《大雅》中的祭歌,叙说了周族的起源和发展,是雄浑昂扬的史诗

《大雅》中有一组古老的祭歌,它们叙说着周族起源发展以至建国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古代传说、历史事件,赞颂着周族著名的英雄,是周民族坚韧前行雄浑昂扬的史诗。这组诗,依所述历史事件时间的先后,分别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它们产生的年代大致在西周初期。

《大雅》中的祭歌,叙说了周族的起源和发展,是雄浑昂扬的史诗

《生民》是周始祖后稷的颂歌。诗开篇即以浓厚的神话色彩讲述了后稷的神奇来历。后稷之母姜嫄,祈祷神灵以求子,其后,她踏了神的脚印,感而怀孕,生下后稷。在这位男祖身上显赫着他的灵异。当姜嫄丢弃他的时候,他历难而不死——“诞宾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宾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吁,厥声载路。”这一述说,曲折反映了周民族对其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这一重大历史进步的记忆;这半人半神的形象凝结着周人对自己祖先的无比崇敬,它也展示着周民族顽强而充溢的自信力。接下来,诗篇描写后稷对于农艺的天赋才能和他对农业的伟大贡献。

《大雅》中的祭歌,叙说了周族的起源和发展,是雄浑昂扬的史诗

诗中描写,后稷刚刚长大,就聪明过人,懂得稼穑,而且“后稷之穑,有相之道”。对农事有着非凡的经验,周人得以凭藉丰厚的农业经济获得了生存、发展的保障,他们在有邰(今陕西武功西南)成家立业,奠定了周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后稷成了周民族顶礼膜拜的农业之神。这里艺术地反映了周人由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经济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诗篇把周民族的祖先们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创造性劳动概括在后稷的形象中,使之以史诗的面貌,展示着先民的艰苦创业活动。最后,描写周人的祭祀。从后稷开始,周人有了极为盛大庄重的祭祀,藉以祈求上帝继续福佑来年的农事兴旺。《生民》反映了周民族的发生观念和历史观念,及其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同时它也曲折地再现了周民族的艰苦创业、顽强进取的英雄业绩。

《大雅》中的祭歌,叙说了周族的起源和发展,是雄浑昂扬的史诗

《公刘》已脱尽了神话色彩,诗中主人公公刘完全是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据《史记》说法,公刘是后稷曾孙,生当夏代末年,由于受到其他部落侵扰,公刘率周族从有邰向豳(今陕西旬邑县、彬县一带)迁徙,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是“周道之兴自此始”。公刘是一位才德并茂的忠厚酋长与民族英雄。诗篇描写他为周族的发展“匪居匪康”、思深谋远,使周人能“思辑用光”,团结一致,光大邦族,率族迁到地后,公刘“陟则在,后降在原”,“逝彼百泉,瞻彼溥原”,“相其阴阳,观其流泉”,亲自登山冈,走原野,勘察土地,相度居处环境,同时组织生产,建造家园,使得刚刚迁来的周人完善地安顿下来,“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一派欢歌笑语。诗篇以宏阔的手笔描绘了周人在公刘率领下妥善迁徙、再建家园这一历史过程中周部族的整体形象。

《大雅》中的祭歌,叙说了周族的起源和发展,是雄浑昂扬的史诗

比之《生民》,《公刘》显得更壮阔一些,作为史诗,它涵蕴了更丰富的历史内容,它将部落间资源的争夺、武装斗争、治理军队,以及水土勘察、生活中的礼仪活动等等真实的历史画面都作了或详或略的展现,在诗中表现了开拓者的英雄气概,记下了周人历史前行的足迹。

《大雅》中的祭歌,叙说了周族的起源和发展,是雄浑昂扬的史诗

《绵》叙述了周著名先公古公亶父率领周族由豳迁岐(今陕西岐山)直至文王受命的历史。公刘之后,经九世至古公亶父。亶父之时,豳地受四周戎狄侵扰,于是周人再一次举族迁徙,移到了渭河流域。《绵》记述了在这一过程中,周人“乃贬戎狄之俗”(《史记·周本纪》),建城郭居室,设置“五官有司”等国家机构,建立强大武装力量,他们获得了文明的极大进步,为周族崛起奠定了基础。诗篇叙写古公亶父偕其妃姜女,循行踏察,ト居岐山之下的周原,“筑室于兹”,开始在“周原朊朊,堇荼如饴”的肥沃土地上定居。诗中对“筑室”场面的描写最为精彩“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人们以版筑的方式筑墙,倒土,捣土,削土为墙,井然有序,繁忙而热烈,劳动弄出的声响竟至于超过了巨鼓的震天响。

《大雅》中的祭歌,叙说了周族的起源和发展,是雄浑昂扬的史诗

这一场景不仅气势宏大,有声有色,而且透露着周人的建筑水平已相当高超,所以能“作庙翼翼”、“皋门有伉”、“应门将将”,使建筑群规整而有气派。最后,诗篇还描写了周人奋扬威武,使侵扰者昆夷远遁,文王继承了乃祖古公亶父的遗烈,使得周邦昌盛。亶父迁岐,令周能崛起翦商,周人以诗笔来赞颂这位民族英雄。全诗叙事条理分明,结构谨严,很好地概括了那一重要的历史过程。同时,它与《公刘》篇将主人公形象融合于部族整体形象之中的写法有所不同,《绵》的叙述,更多地侧重于亶父本身,使亶父多少能脱离部族整体形象而独立出来。

《大雅》中的祭歌,叙说了周族的起源和发展,是雄浑昂扬的史诗

《皇矣》事兼三王:先写太王(即古公亶父)迁岐,开辟了周族崛起的基业,次写王季以德光大邦族,“受禄无丧,奄有四方”,再写文王伐密伐崇大壮邦威。该诗强调:周邦是受天之命而崛起发达的,全诗在赞颂上帝,颂扬三代周王的总体格调下,记叙着周的这段开国历史。诗宏阔而有气势,大跨度地描绘周的崛起,其中对太王居岐的拓展基业,文王伐密、伐崇写得较详。叙述文王伐密,气吞山河—“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将周邦崛起,凛然难犯的神态写得雄强而具有威势。写伐崇,则以相对具体一些的场景来突出周人的形象。全诗层次清晰,规模宏阔,刚劲有力,通过对三王的赞颂塑造出周民族昂扬崛起、势不可挡的整体形象。

《大雅》中的祭歌,叙说了周族的起源和发展,是雄浑昂扬的史诗

《大明》仍然以颂美周受命于天为基调,其中描述了王季与太任,文王与太姒的成婚。写文王的婚礼“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以及“造舟为梁”,“亲迎于渭”,富于礼俗风情,较为生动。诗的末两章与其他文献互证,可说是历史场景的实录。它是全诗最为精彩的部分,诗将武王伐纣、一举克商的牧野战场描绘得生动可感,如在目前。

《大雅》中的祭歌,叙说了周族的起源和发展,是雄浑昂扬的史诗

除上述诸篇外,在西周后期的诗篇中也有一些史诗性的叙事诗。如记宣王时伐严狁、征蛮夷的战争就有《小雅》的《出车》《六月》《采芑》,《大雅》的《江汉》《常武》等等。如果将这些诗贯穿起来,则周“东迁以前的史迹大都具备了”。这一系列诗篇,叙写了周的起源,发展的历史大事,将周民族艰苦奋斗、昂扬前行的精神熔铸于诗篇使诗篇流贯着雄浑昂扬的气概。上述作品称之为“史诗”,主要是就广义而言的,因为从其实际看,它们虽具有史诗的因素,但并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史诗,其本身还是一篇篇乐歌和祭歌。而且,这些叙事性的作品,还存在偏于记述史实(包括被当作史实的传说)和颂扬祖先,以及略于故事情节、缺乏人物形象的倾向,就中国诗歌艺术发展史来看,它说明在其发轫期,从《诗经》开始,就显示了中国诗歌不太重视叙事诗的倾向。

《大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