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这位大学生遇到好学校,暖心

因双腿残疾,王凯(化名)的求学之路异常辛苦,为了帮助王凯,学校不仅帮他和妈妈安排了一楼的“无障碍”单间宿舍,还帮妈妈在学校食堂找了份工作。


汉中这位大学生遇到好学校,暖心


在外求学只能靠轮椅

好在一路有人帮助

王凯家住汉中市南郑区农村,1岁3个月时被在外打工的父母留在奶奶身边,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才接到身边,在北京上了幼儿园。

“4岁时,检查发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王凯的母亲刘女士说,随着年纪的增大,孩子很容易骨折,去北京积水潭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骨纤维发育不良”,随着身体的发育骨头逐渐变弯,到了小学四年级弯曲程度严重,做手术也没能扭转。

“后来有了他妹妹,我们就回到老家了。”刘女士说,小学阶段孩子还能自己走,初中就只能靠拐杖,高中就只能坐轮椅。

“孩子很坚强,到高中我才去陪读的。”刘女士说,高中的教室在二楼,每次都是同学背着上楼,考试一直是在老师办公室考的,学校老师还义务给他补过课。去年,王凯顺利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提前去家访

来校前已安排好宿舍

“我是提前打电话了解到学校教学楼有电梯,才报了这所学校。”昨日,说起自己上的大学,王凯很是自豪。

去年暑假,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们还特意去了他家进行家访,了解了他的实际情况。由于生活难以自理,妈妈早想好要陪读的,原计划是在外租一间房,他住宿舍,需要时妈妈来帮帮忙。没想到一开学,学校已经为他和妈妈安排了一个单间。为了方便他的出行,宿舍专门安排在一楼,为了让他方便出入专门给了他一把应急门钥匙。

妈妈闲不住

学校帮忙找了份工作

王凯的宿舍里摆了两张床,门口一张单人床是妈妈的,靠里面大一点的床是王凯的,房间里摆了一张书桌和一个书架,王凯平时就在这里学习。陪读的妈妈在宿舍对面的食堂里工作,她每天早7时到下午1时30分、下午4时到晚上7时30分在食堂收盘子、打扫卫生。

“学校特别关照我们,真的很感谢。”刘女士说,来陪读的前两个星期,他带着儿子熟悉了学校的环境,除了洗衣服以外,儿子其他事情大都可以自己完成。突然闲了下来,刘女士就想在学校找份活干。孩子告诉了老师,学校就帮她在学校食堂找了这份工作。

暑假期间,王凯的轮椅有问题寄回厂家维修,担心无法及时修好,刘女士花了1900元给孩子买了个新轮椅。得知这一情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兼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卢琳说,她已申请由资助中心将购买轮椅的钱补贴给学生。

梦想研制出智能四肢

让残疾人可以站起来

说起孩子,刘女士总是忍不住流眼泪:“他上个学期考的不太好,说是有点迷茫。”

“您有什么困难就说出来,我们会尽力帮助孩子。”卢琳对刘女士说,他从王凯辅导员处得知,为了让王凯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他们还特意组织学生来到王凯宿舍开展同学小课堂,大家一起互相交流。

“我很喜欢我的大学,老师和同学们也特别热情。”王凯说,从小和别人不一样,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几乎每年都会骨折,有时候骨折躺在床上动不了就会觉得苦恼,但这种苦恼都是短暂的,一旦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就会发现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况且身边的人都在帮他。他现在只想好好学习,以后考研,因为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命运。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利用自己所学,研制出给残疾人专用的智能四肢,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站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