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五年投產計劃已完成,它將如何收割中國新能源市場?

已經81歲的大眾汽車正在電動化的道路上加速狂奔,這一次的主賽道卻是中國。

11月18日,有報道稱,大眾2020年至2024年的五年投資計劃已經制定完成。根據規劃,大眾集團計劃這5年在混合動力、電動出行以及數字化領域投資600億歐元(約4650億元)。與該集團上一輪五年計劃相比,這次的投資增加了約10個百分點,而其中的330億歐元(約2560億元)投入到電動移動出行上,其餘270億歐元(約2090億元)投入到混合動力和數字化領域。

同一天的另一則消息稱,大眾汽車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工廠本週破土動工,該工廠將生產兩款電動汽車。第一款車將是基於ID. CROZZ概念車(或命名為ID.4)的純電動跨界車型,預計2022年下線。這將是該公司美國市場上市的首款基於大眾MEB平臺的車型。

10天前的11月8日,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落成,首輛ID.系列車駛下生產線。再往前,10月31日,大眾汽車在廣州舉辦了全新品牌戰略發佈會,迎來歷史上第12個標識。當晚,醞釀兩年的6款ID.家族純電動車型集體亮相,包括首款緊湊型純電動轎車ID.3和首款緊湊型純電動SUV ID.初見。

不到一個月,大眾籌謀已久的電動化戰略越來越清晰。

大眾全力以赴的事

大眾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將不包括在上述五年規劃之內。大眾在華的合資企業將利用自己的資源為工廠和產品提供資金。此前,大眾宣佈,在中國,到2022年將攜手合資企業夥伴在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數字化和全新移動出行服務領域直接投資約150億歐元(約1160億元)。

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位於上海安亭,總投入170億元,規劃年產能30萬輛,2020年10月投產。這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純電動汽車工廠。

大眾五年投產計劃已完成,它將如何收割中國新能源市場?

新工廠從開工建設到落成僅僅一年。目前,衝壓、車身、油漆、總裝和電池裝配車間設備已開始做最終調試。工廠採用1400多臺工業4.0標準機器人,車身車間擁有約1000臺機器人。工廠大量藉助人工智能識別技術、自學習趨勢預判技術、機器人視覺系統、人-機器人協作技術、AR/VR等技術,實現製造全過程的智能化和數字化。

此次安亭工廠下線的ID.系列車是一款純電動中型SUV,2020年下半年正式亮相。未來,新能源汽車工廠還將生產ID.3以及大眾汽車集團多個品牌的全新一代純電動車。

ID家族還包括ID. CROZZ、ID. BUZZ、ID. VIZZION、ID. BUGGY、 ID. ROOMZZ以及 ID. R。除了安亭工廠外,大眾在中國專門生產電動車的還有與一汽大眾共同運營的佛山工廠,兩座工廠未來總年產能60萬輛,這樣的工廠全球未來共有8家。

大眾五年投產計劃已完成,它將如何收割中國新能源市場?

ID.BUGGY概念車

下一個15年,產品電動化將成為大眾全力以赴的事。按照規劃,到2025年,純電動車型在整體產品中佔比將達到25%~35%,至2035年,這一數字將提升至50%。

大眾五年投產計劃已完成,它將如何收割中國新能源市場?

到2029年,大眾集團計劃推出多達75款純電動車型,這高於此前預計的70款。大眾汽車預計,到2029年,將生產約2600萬輛電動汽車。

不得不說的MEB平臺

目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這個平臺對於未來大眾電動化戰略的實現至關重要,是大眾2019~2025年電動化戰略的核心部分。

MEB平臺是大眾耗資70億美元為純電動汽車研發的專屬平臺,2018年9月在德國德雷斯頓正式發佈。模塊化指的是電驅、電池、懸掛、車身部件等部分都是一個一個的分立模塊,可以根據車型需要進行自由組合。

其最大的特點是搭載的模塊化電池組是可擴展的,用戶可以根據需求來選擇不同的續航里程。目前 MEB 平臺的電池包有三種規格,分別包含7個、9個和12個電池模組,電池包兼容軟包電池和方型電池。

大眾五年投產計劃已完成,它將如何收割中國新能源市場?

此外,MEB平臺可集成全新的車載輔助、信息娛樂、控制和顯示系統,實現整車高度智能網聯化。基於MEB平臺,可生產純電動轎車、SUV與MPV多種車型。平臺將會提供後驅和四驅兩種驅動方式,未來MEB平臺下即使是最入門的車型也是後驅車。

大眾曾經雄心勃勃的宣稱,其MEB平臺車型推出之後,售價會與燃油車保持在同樣的水平。到 2020 年底,大眾、奧迪、斯柯達和西雅特品牌將推出27款基於MEB的車型。

“模範生”的中國焦慮

乘聯會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1~9月,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分別以142.2萬輛和139.2萬輛的累計銷量,包攬了國內汽車廠商銷量排行榜的冠亞軍。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南北”大眾雖然仍然雄踞銷量榜首,但已雙雙出現了下滑態勢。乘聯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銷量分別同比下滑5.6%、8.2%

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對於大眾這樣的傳統汽車企業首先需要拿出壯士斷腕的魄力。2016 年,大眾發佈了 2025 戰略(TRANSFORM 2025+),向電動化轉型的趨勢顯現出來;時隔一年,大眾發佈“Rodmp E”電動化戰略,全面轉型電動化的戰略格局逐漸清晰。

中國是大眾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曾表示,中國是電動車最強勁的市場,也是大眾真正的機會,大眾電動車40%的銷售將在中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在今年的法蘭克福車展期間也表示,中國將成為大眾電動化轉型的“驅動力”。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馮思翰也表示,大眾在中國的電氣化將會全面提速。

2019年至今,大眾一口氣發佈三款純電動車型:朗逸純電動版、寶來純電動版、高爾夫純電動版。三款車都基於專門生產燃油車的MQB平臺,都是直接進行油改電的產品。價格在14萬左右至17萬左右之間。三者NEDC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分別是278公里、270公里、270公里。

大眾五年投產計劃已完成,它將如何收割中國新能源市場?

顯然,這是一場品牌好感度與里程焦慮之間的對決。在當下新能源汽車續航普遍達到400公里的中國市場,不到300公里的續航確實已不佔優勢,從目前市場接受度來看,高續航、低價格所代表的性價比優勢,是主流量產品牌要在純電市場獲得銷量的核心賣點。

以新能源領域賣的不錯的北汽EU系列為例,北汽EU5定位於緊湊型轎車,售價區間為:13萬~17萬元,NEDC續航最高為501公里;北汽EU7車型定位於中型車,售價區間為16萬~18萬元,NEDC續航為451~550公里。

目前消費者比較關注的10萬~20萬元級別純電車型,無論是續航里程還是科技配置,自主新能源車型都有著更強的產品力,大眾這三款產品並不佔太多優勢。有網友就認為,270公里的續航感覺就是雞肋,同等的價位都能買一臺很好的國產電動汽車。

大眾匆忙推出的3款油改電的產品的一個說法是“應對雙積分政策”。2019年,中國全面實行雙積分考核,百平均油耗要達到6個以下,目前大眾的普通燃油車很難達到,所以才迫使大眾改變方向,通過新能源汽車來達標雙積分。

但事實是大眾的電氣化進度還是落後了。11月7日,比亞迪官宣,豐田與比亞迪成立純電動車的研發公司簽訂合資協議。又是同一天,特斯拉在那個僅用10個月便飛速建成的中國工廠上,其對媒體展示了全新的國產Model 3。貼在那輛寶藍色的國產標準續航升級版車尾上的“特斯拉”三個大字,正在對距離100公里外的大眾工廠,發出了挑戰。

按照之前的規劃,大眾在中國新能源戰略將會分三步走,首先是推出插電混動車型,陸續實現共計10款新能源車型,然後發佈MEB平臺下的純電動車型。大眾的邏輯是先通過2~3年逐漸培育市場,再推出更高水準的產品來收穫市場。從MEB平臺誕生的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可達550公里以上,最能體現大眾製造電動汽車的最高水準。從現在看,大眾的速度顯然在加快。

未來,大眾將電動汽車進一步實現本土化生產,在國內進行技術研發,並進一步爭取中國市場上更多的年輕用戶。這將打破原有的模式:在德國進行技術研發,然後用到中國。馮思翰承認,在中國確實存在一些“經驗豐富”的對手。但他堅信,當大眾帶著“深思熟慮”的想法進入市場時,就一定能夠贏得用戶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