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再創歷史新高,分析卻認為風險正在積累,這矛盾嗎?

施羅德投資集團11月7日發佈預測,稱美股衰退概率不斷升高,但是未來還能創造更高點。實際上,美股在美聯儲持續的降息支持下,確實還有持續走高,甚至繼續創造歷史新高的可能性,但是風險也在逐漸積累。作為投資者,不建議此時投資美股市場。

一、美股為何能夠繼續走高?

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一般來說股市的漲跌非常,但往往都是圍繞著經濟走勢這條基準線進行的。正所謂水漲船高,經濟增長,股市上漲,經濟不行了,股市很難繼續上漲。

但是美國股市今年以來的走勢卻與大家通常認為的不一樣,在全球經濟整體下行的背景下,美國經濟下行的趨勢也逐漸明朗,然而美股卻一再走高。所以按照通常的理解來看,美股的下跌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也的確如此,很多經濟分析師都看到了美股下跌的徵兆,如下圖預期所示。

美股再創歷史新高,分析卻認為風險正在積累,這矛盾嗎?

那麼為什麼說美股還可能繼續上漲呢?

首先,是美聯儲的降息。

今年七月份美聯儲宣佈進行一次預防式降息來對逐漸下行的經濟趨勢進行干預,到10月為止,這樣的預防式降息一共進行了三次。雖然美聯儲在每一次降息之後,都號稱不會再有下一次降息了,但是降息還是一次次的到來,如下圖所示,今年降息總共達到了75個基點。

美股再創歷史新高,分析卻認為風險正在積累,這矛盾嗎?

所以我們預期隨著美國經濟的繼續下行,美聯儲非常有可能繼續降息,因為如果不降息,美股的風險爆發可能導致衰退提前到來。

其次,是全球央行的寬鬆。

今年各國央行都掀起了降息潮,其中最為矚目的就是歐央行再次開啟了量化寬鬆,並且擴大了負利率規模。這些寬鬆其實都有利於美股市場。

美股再創歷史新高,分析卻認為風險正在積累,這矛盾嗎?

事實上從2015年開始,歐日央行都展開了負利率政策,但是這些資金並沒有助推本國市場,而是更多流入了美國。因為對比全球市場美國經濟領先於世界平均水平,同時每股也要強於其他資產,這樣全球央行的寬鬆帶來的流動性也將流入美股市場,非常可能助推美股繼續走高。

因此我們可以期待美股至少在明年上半年還有可能繼續上漲,但同時背離經濟走勢的上漲不會持續太久。

二、美股風險爆發不可避免。

這裡我們先去探究一下,為什麼美股會背離經濟走勢繼續上漲。這就如同水已經乾涸了,但是船還懸浮在半空中,這可能嗎?

美股的上漲實際上開始於2017年底,特朗普的稅改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海外資金流入,但是美國的公司,並沒有用這些迴流資金投入實體經濟,而是投入股市回購自己的股票。這樣股票市場掀起了一輪高潮,市值不斷的上漲,在迴流資金用完之後,美國企業開始了發債借貸進行回購,讓美股進一步升高。正如下圖所示,股指與回購正相關。

美股再創歷史新高,分析卻認為風險正在積累,這矛盾嗎?

但是這樣的上漲並不會持續太久,受限於兩個關鍵的因素。

第一種情況,如果回購無法進行,沒有更多的資金流入市場,那麼美股就會開始下跌。美聯儲現在的降息解決的就是這樣的問題,降息帶來融資成本降低,可以讓美國公司繼續借貸維持回購,同樣維持了美股的價格。但是降息畢竟也是有限度的,當降息週期結束,美股依然會面臨風險。如下圖預測。

美股再創歷史新高,分析卻認為風險正在積累,這矛盾嗎?

第二種情況,即使降息繼續支撐美股上漲,但美國經濟持續的下行帶來了衰退,投機資金大幅度撤出依然會引起美股的下跌。

所以說現在的情況與2008年的情況近似,美股可能可以積蓄上漲,甚至創造新高,但是不可避免最終的下跌風險。關鍵在於美股的拐點很難被準確預測,所以任何一次投資都有可能成為最後的接盤俠。

三、面對風險應該如何選擇?

首先,在整體的大環境下,美股雖然仍有上漲的可能性,但是風險逐漸積累,隨時都面臨著下跌的可能。這意味著現在投資美股不是很好的選擇,不過同樣也不建議賣空美股,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未來的下跌傾向,但卻無法準確的判斷下跌時間。

其次,全球的經濟都處於下行階段,美股的風險只是其中之一,那麼通過投資黃金的貴金屬進行避險的選擇優勢就更加突出。按照以往經驗,衰退週期黃金的上漲趨勢比較確定,這將帶來較好的收益。這也是施羅德的建議之一。

美股再創歷史新高,分析卻認為風險正在積累,這矛盾嗎?

綜上,美國股市在美聯儲降息和全球央行寬鬆的支持下,確實可能繼續上漲甚至再創新高。但隨著全球經濟和美國經濟的持續下行下跌難以避免,風險會隨著上漲逐漸積累。目前繼續投資美股並不明智,黃金等貴金屬是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