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故里:風景如畫,蔣介石最後離開時,向鄉親們伸出三根手指


【剡溪】浙江奉化溪口古鎮,這裡是蔣介石故鄉,風景美如畫,人傑地靈。民國期間,蔣介石在每逢人生的重大抉擇時刻,他總會回到溪口鎮生活一段時間。1949年1月21日至4月25日,蔣介石度過了他在家鄉的最後歲月。離開時,當鄉民問他何時再回來,蔣介石沒有回答,只是伸出了三根手指,寓意至今成謎。

【武嶺門】武嶺門因建在武嶺山上得名,它是溪口鎮的大門。1929年前武嶺門有兩間低矮房屋,內部供奉著幾尊菩薩,稱之為“武嶺庵”。1930年,被蔣介石改建為三間兩層的武關式城門建築,門額兩面都鐫“武嶺”題字,正面為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所寫。

【豐鎬房】豐鎬房的佈局為傳統的前廳後堂,兩廂四堂格局。樓軒相接,廊廡迴環,墨柱赭壁,富麗堂皇。前廳及左右還有三個花園。廳堂廊廡內佈滿雕刻彩畫。1895年蔣介石父親蔣肇聰去世,次年兄弟分家。家族中的長輩族中以蔣介石在宗譜中屬“周”字輩為由,推及西周豐邑、鎬京兩座都城之名,各取首字,定房名“豐房”、“鎬房”給蔣瑞元、 蔣瑞青兩兄弟。


【玉泰鹽鋪】這裡是蔣介石的出生地,也是蔣介石祖父、父親開設的鹽鋪所在地。鹽鋪店房分前後兩幢,前幢樓下店面三間,樓上家居,後面一幢是作坊。光緒十四年,玉泰鹽鋪失火,店面和住房全部燒燬,關門停業,此後多次修繕。

【樂亭】樂亭前樹立了一塊《樂亭記》碑,蔣介石曾在《樂亭記》盛讚家鄉美景,“凡遠方同志來遊者,莫不徜徉依戀而不忍舍,蓋無間乎仁與智,皆有樂於此,乃取其義而名之曰:樂亭。甚願吾鄉間同志,朝夕遊樂,顧其名而思其義,因觀感而有所興起,卓然自立也,庶不負今日改造斯亭區區之意也夫。”

【小洋房】小洋房位於文昌閣東側,負山面溪,西式三開間平頂樓房。房頂水泥平臺,四周欄杆護衛。房屋風格為西洋住房,又因修建過程中使用的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稱為“洋灰”,故名小洋樓。當年蔣經國從蘇聯回來,就是在此生活起居的。


【蔣介石母親王採玉墓地】1921年6月14日,王採玉在溪口去世,終年58歲。蔣介石給母親選擇了一塊風水寶地,位於溪口鎮西兩華里白巖山的魚鱗岙。王採玉墓地是典型的民國墓地風格,墓碑上方的扇形攔土石上刻有“壺範足式”四字,寓意女中模範、楷模等意思。墓碑上是孫中山題寫的“蔣母之墓”;兩邊別頭柱上刻著“禍及賢慈當日頑梗悔已晚;愧為逆子終身沉痛恨靡涯。”

【武山廟】武山廟位於武陵門外、武山南麓,歷史上曾是溪口鎮任、宋、蔣、單、張五姓宗族共祀之廟。武山廟修建時間不詳,但歷史悠久,現存的建築分前後兩進,東西兩廂廊廡,中間為天井戲臺,後進的前廊設儀態生動的盤龍石柱。

【“以血洗血”碑石】1939年12月12日,日軍戰機轟炸溪口,期間蔣經國母親毛福梅躲在豐鎬房門口,結果被炸塌倒下的牆壓死。1939年12月25日,蔣經國在母親毛福梅的靈柩前噙淚揮毫,寫下了這四個字,以此來表達誓死報仇的決心。

【蔣氏宗祠】這是一棟清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築,它屬於溪口蔣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每逢春節、清明等傳統節日祭祖、演戲、聚眾及舉辦紅白喜事時,蔣氏宗祠總會人滿如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