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手機鈴聲是輕快的西皮流水、平板電腦裝著愛唱想學的選段、微信裡撲入眼簾的是各色臉譜、床頭上掛滿了精美的各種劇照……

這就是萬曉慧的生活,裡面處處充斥著京劇元素。

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萬曉慧,1981年10月生,國家一級演員,中共黨員,著名張派青衣,湖北省京劇院演出二團黨支部書記、團長,先後獲第二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CCTV第七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表演獎等諸多榮譽,入選文化部2016年青年拔尖人才。

她說:“京劇或許小眾。不接觸,你對它一無所知;但一接觸,你就會鑽進去,痴迷於它。” 20餘載時光荏苒,從一名稚童成長為響噹噹的大青衣,萬曉慧的一片冰心,始終沉醉於梨園之中。

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黨員生活》2018年第09期·上封面人物:萬曉慧

京劇是一罈陳年佳釀,沉醉其中,必將芬芳四溢

京劇,講究天賦,行話說“老天爺賞飯吃”。

萬曉慧的天賦,是孃胎裡來的。從小,在黃石市漢劇團的媽媽,就帶著萬曉慧排練、送戲下鄉,到田間地頭演出。經常,媽媽演出時,她就待在舞臺的側面,模仿著媽媽的唱腔和動作。媽媽的同事們摸著她的頭:“丫頭唱得真好,是吃這碗飯的料。”

然而,天賦雖是必要條件,卻不是絕對條件。

因為,學京劇,太苦太累!

1993年,剛剛小學畢業、年僅11歲的萬曉慧告別父母,以插班生的身份進入北京戲曲學校,獨自一人走上了求學之路。當時,同她一起到班的湖北同學有14名,現在仍在京劇舞臺上的,只有萬曉慧一人。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數九寒冬,北京的冬天滴水成冰,讓湖北伢萬曉慧苦不堪言。清晨五點,鬧鐘響起,萬曉慧和同學們如彈簧般跳起,衝到水房洗漱,水龍頭流出的水寒得刺骨。

5點30分,在寒風呼號的操場上,一起喊嗓、壓腿、練腰。這樣的訓練,日復一日。

有一次,萬曉慧的左腿韌帶嚴重受傷,導致兩週無法訓練。但在她的記憶中,最深刻的不是疼痛,而是無法正常訓練時的焦灼。“我本來就是插班生,年紀又小,生怕又被別人拉下距離。”

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1999年,萬曉慧在全國張派青年演員選拔賽中以《望江亭》一折獲得銀獎第一名。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派傳人薛亞萍“一聽鍾情”,“這個孩子唱得很像我。”於是,她親自教授萬曉慧,嚴格要求,悉心教導。

因為,學京劇,要沉澱、要磨練!

2002年8月,萬曉慧入職省京劇院。

當時,正是傳統戲劇的低谷期,省京劇院的日子不寬裕。萬曉慧還記得,當時自己一個月的工資只有四五百元。這還不是最低的。“1995年左右進團的演員,一個月只有一兩百元。”那一批演員,很多人都選擇了轉行,其中包括現在活躍於影視圈的曾黎和袁泉。

萬曉慧身邊也有人轉行。她說,和影視娛樂圈不同,一首歌、一部戲就能紅透半邊天的“小鮮肉”“小花旦”現象,在京劇行當裡是不可能出現的。“作為京劇演員,沉澱和磨練很重要。”

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2002年至2011年的這十年,萬曉慧作為一名年輕的青衣,刻苦鑽研《秦香蓮》《狀元媒》《西廂記》《春秋配》《四郎探母》等傳統劇目。她樂於到田間、到工地、到學校,到一切可以演出的舞臺演出。這十年,她在省京劇院院長、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丑角大師朱世慧主演的《徐九經升官記》和《曾侯乙》中,分別飾演李倩娘、公主,其精湛的表現、敬業的精神,深受朱世慧欣賞。

京劇是一罈陳年佳釀,沉醉其中,必將芬芳四溢。

那,萬曉慧的綻放之日又在何時呢?

她為京劇而生,京劇讓她綻放

讓萬曉慧在京劇舞臺綻放得最淋漓盡致的角色,是蔡文姬;

讓她在京劇藝術生涯從模仿到跨越的角色,也是蔡文姬。

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京劇《建安軼事》劇照

“悲莫悲兮悲莫悲,不知鄉關何處兮,不知魂魄之所歸。”柳葉眉、桃花眼、唱腔清晰婉轉,詮釋蔡文姬這個角色時,萬曉慧用自己獨特的風格打動了觀眾,不僅完美體現了唱調之美,同時生動展示了劇情之美。

這個角色源自《建安軼事》,是湖北省京劇院為備戰第六屆中國京劇節,特地推出的大型原創新編歷史劇,講述了一代奇女子蔡文姬的跌宕人生。

與傳統劇目不同,新編劇沒有“套路”或“範式”,全靠演員的理解和創作。這對萬曉慧和省京劇院而言,都是一個挑戰。

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2011年5月至10月,火爐武漢最熱的夏季,萬曉慧一頭扎進了排練室,從早到晚。第一次排練,面對嚴格的曹其敬導演,萬曉慧硬著頭皮,嘗試用傳統戲的方式呈現蔡文姬,一出場導演就直搖頭,“這個感覺不對”。

“傳統戲千人一面,區分在於行當;新編戲一人千面,人物各不相同。”萬曉慧感慨地說。每唱一段戲前,她都會查閱書籍資料,反覆揣摩人物心理,爭取讓觀眾在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唱腔中品味故事。

一個出場動作,她嘗試了上百種,出來,感覺不對,回去,換一種腳步,再出來,感覺不對,再回去。直到導演說:“就是這樣。” 而後記住。接著,又嘗試了千百種哭泣、水袖、演唱、動作,不停地呈現,不停地否定,從太大了、太小了、太橫了、太豎了,終於正好了。

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萬曉慧在《四郎探母》中飾鐵鏡公主

痛苦地磨練中,萬曉慧完全跳出了傳統戲的範式,不再模仿流派的唱腔,終於“磨”出了一個有人性、有個性、有血有肉的“新”蔡文姬,真正萬曉慧版的蔡文姬。

舞臺上的萬曉慧,會沉醉於勾魂攝魄的藝術之美,因盡情綻放而忘記自我。其中,一段長達15句的唱段,全部用清唱呈現,現場鴉雀無聲,觀眾的心絃,全部被萬曉慧的表演牽引,心潮澎湃、激動落淚、如痴如醉,不知今夕何夕。

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在路上》劇照

萬曉慧成就了《建安軼事》,《建安軼事》也成就了萬曉慧。

2011年,萬曉慧憑《建安軼事》蔡文姬一角,技驚四座;

2012年,在第六屆中國京劇節上,《建安軼事》一舉奪得一等獎頭名,併入選2011—2012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萬曉慧也於同年榮獲第七屆青京賽金獎;

2013年該劇又榮獲第十四屆“文華大獎”,萬曉慧則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2015年,她獲得第二十七屆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成為劇院最年輕的“梅花”;

2017年,她在現代反腐新編劇《在路上》中飾演女紀委書記韓梅,英姿颯爽、一身正氣。該劇堪稱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她則被觀眾親切地喚為“女版侯亮平”……

希望自己能成為人民的藝術家

2016年,萬曉慧開始擔任京劇院演出二團團長、黨支部書記。

從此,下鄉送戲,總能看到萬曉慧的身姿;而商業演出,卻看不到她的影子。這是萬曉慧作為一名黨員、業務帶頭人,遵循內心的選擇。

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2017年7月1日,香港迴歸20週年,省京劇院在香港演出。萬曉慧帶領大家在下榻的酒店大堂,開展了一次特殊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作為省黨代表,萬曉慧在現場深情地說:“文藝工作者要與黨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自覺為祖國的繁榮發展作貢獻。謳歌時代,自己就要認識時代;樹立新風,自己就要一身正氣;追求藝術之美,自己的思想品質就要大美,這樣才能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

萬曉慧認為,只有技藝,沒有藝德,無法攀登藝術的高峰。“黨性是藝德的昇華。”她希望,自己能成為人民的藝術家。

“你給百姓一粒種,萬斛糧倉堆起來。你給百姓一滴水,萬頃清波湧出來……”萬曉慧在《在路上》一劇中飾演的韓梅,用明亮高昂的吟唱,讓觀眾感受到角色對群眾的萬般深情。這種深情,沒有演員發自內心的感受,是很難呈現的。

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參加省第十一次黨代會

她的追求,還體現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

王勝男是省京劇院的青年演員,對萬曉慧的素質和作風欽佩不已。2017年9月至12月初,湖北省京劇院先後分3批次,組織該劇深入省內14個市和神農架林區展演,惠及萬餘名黨員幹部和觀眾。“曉慧姐下鄉巡演時,一個月連演9場,真的是‘鐵嗓鋼喉’!”

演出二團50餘名演職人員中有13名黨員。在萬曉慧的帶領下,每次演出,舞美裝卸的緊急任務,所有的黨員都是帶頭衝在前面幫忙。每次演出結束後,黨員帶頭清理化妝間,將油彩、垃圾等收拾整潔。演出場館的單位,沒有一家不點贊,“湖北省京劇團真是好樣的”!

被稱為女版侯亮平,飾演京劇版《人民的名義》,張派青衣萬曉慧

堅守梨園,鑄魂魄、健風骨,不因名利停步,不為桂冠懈怠,只求勇攀藝術高峰,永不停歇,樂在其中。

這就是萬曉慧的一片冰心。

(轉自黨員生活網,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