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增长降速了?

华为增长降速了?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了公司在10月增长速度下滑到17%。

其实平心而论,达到这个体量,营收依旧能够保持15%以上的增速已经非常非常出色了。但是既然企业自身高要求,那么我们也就蹭蹭热度,来侃侃到底会是什么原因可能造成华为的增速放缓。

在我们“分析”之前,先看看华为之前的一些财务数据,华为从第一季度以来,每季度的累积营业额增速情况,第一季度39%,上半年23.3%,前三季度24.4%。确实从数字来看,10月的增速确实下滑比较厉害。

那么就来找找原因吧:

  • 双十一,对的,你没有看错,双十一确实是10月最大的敌人,这个不仅针对华为,对于大多数目前中国市场的消费品都是如此。之前就说过,对于双十一的“聚拢”效果,是对于前后一段时间销售的巨大牺牲换来的。因为谁都认为双十一会有“优惠”
  • 5G,今年算是5G元年,而华为Mate30 5G版的上市是在11月,因此之前发布的Mate30 4G系列,其实对于电子发烧友的吸引力还是非常有限
  • 苹果降价,在手机领域,我们都知道华为将三星和苹果作为最为主要的竞争对手,而在中国市场,三星基本可以忽略,那么在华为前面最为主要的对手就是苹果(虽然出货量已经超过苹果)。而我们知道苹果去年遭遇的销售业绩滑铁卢​,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定价策略。过高的定价,使得消费群体的萎缩,​进而影响销售额。而今年9月发布的iPhone 11系列虽然最高端机型价格依旧高昂,但是入门款价格和中端机型的大幅下降不仅挽回了大量的消费群体,​而且打压了安卓阵营的定价区间。(这里就为什么说苹果还是手机的最大品牌,可能不在于它的出货量,而是在于定价权)
  • 新增业务有限,苹果在经历了去年的业绩下滑后的股价下挫,但今年以来几乎一路向上,不仅股价再创新高,更是再次夺回了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的​位置。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苹果服务部门的收入大幅增长,这里面就包括了云服务,苹果商城,延保服务等;而再想想之前燃起第二春的微软,也是依靠自身的云服务实现了自我的超越​。这是目前科技类企业巨大的增长点,毕竟超过10亿的用户,本身就需要庞大的服务器,而服务器资源的闲置本身就可以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从而大量采购服务器本身,又对上游供应商具有了议价优势,因此IBM这类企业与现代科技类企业真的是亦敌亦友,友的是,这些企业本身就是服务器供应商最大的客户,而敌的是,这些供应商又在其他企业和个人用户端与服务器厂商进行了市场争夺,造成了总体市场的集中和业务收入的减少(更多是产品价格的原因)​。而华为虽然也在做这云服务的业务,最近也在搞一些活动,但是不得不说其实起步有些晚,总体效果应该也不如这些​科技企业。不说海外竞争对手,国内的阿里、百度、腾讯的云服务就走在华为之前。
  • 配件的质量,在去年苹果手机销售出现问题时,其他配件以及iPad的销售依旧保持较好的增速​。对于这点其实我的发言权还是有些的,我是华为蛮久的用户了,从Mate9时代开始,而且还安利了家里的长辈纷纷投入华为​阵营。而我老婆则是从4S时期开始就一直使用苹果​。而最近几年随着各家配件的增加,为配合手机的使用,我们也添置了各自品牌的配件,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刚开始都觉得没什么差别,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华为手机的配件就出现了诸多瑕疵,比如蓝牙耳机的连接灵敏度,手表连接问题(已经重置了2次了),运动时(跑步)蓝牙耳机杂音​等问题。但是苹果的配件在这方面的瑕疵就少很多​。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我是否要在之后更新配件留下了诸多​疑问。而且相信这些品质上的问题肯定不是个别现象,那么对于华为诸类产品的销售必然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在9月以来公布了诸多配件的升级,相信对于销售业绩会有影响。)

那么华为未来的增长是否会好转,会​更有希望?我觉得正面的概率更大​。

华为增长降速了?

华为毕竟在通讯基础设施方面的业务也是非常重要的,而5G时代的全面来临,市场需求的转换也将越发明显。只要市场能够打开,那么因为份额的增长而话语权的增加将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不得不说,华为还需要投入更多,在产品质量和核心​技术方面有更大的改善。基带、芯片功能设计、自身操作系统的​研发推进,以及各方面质量的提高(包括我之前提及的质量问题)。只有产品真的更具竞争力,独树一帜,才能真正脱颖而出,拥有顶级权。毕竟靠别人失误,靠爱国牌,都不是​可靠而长久的策略。

本周末,我们资本市场也有几条重要的信息​。

1.上海对虚拟货币交易的排摸工作需在22日前完成,之前文章提及过,我们推的电子货币、区块链并不是一种新型的数字货币,而是基于法币而在新技术上的运用。这个可能会持续对之前过热的区块链、数字货币板块有明显的打压。

2.扩大ETF范围,作为如今市场非常重要的资金力量,ETF的扩大也可能标志着​机构时代的加速推进。特别是更多指数ETF的出现,将会在行业、板块细分上​做到更多。未来选择ETF也可能会更具挑战​,毕竟标的多了,选择也将更难。但是同时,相信指数基金,特别指数ETF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股票地图”,也欢迎支持我们的书《股海方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