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新改造6万亩 沐川笋用竹缘何异军突起

时下,正是竹业大县沐川的农户采方竹笋的季节,农户们尽情享受着收获的喜悦。记者在沐川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以方竹为代表的笋用竹,正一步步改变沐川过去纸浆竹“一竹独大”的格局。

2011年以来,在竹业大县沐川,过去或野生、或零星分散种植的方竹、苦竹、楠竹等笋用竹,与沐川竹业“老大哥”纸浆竹较上了劲,短短几年时间就新改造6万亩。


2011年以来新改造6万亩 沐川笋用竹缘何异军突起


改种笋用竹一亩产值两千元

10月18日,沐川县永福镇楠木村。农户们三三两两来到海拔1000多米的位置,采收方竹笋,卖方竹笋的收入是他们一年中的一项重要收入。

楠木村六组农户袁代一边打笋一边告诉记者:“我家种了两三亩的方竹。今年方竹笋的行情是3元/斤,虽然价格比往年低,但毕竟每亩有七八百斤的产量,亩产值也有2000元左右。”

楠木村村主任袁魏说:“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我们打方竹笋最忙的时候。方竹笋由于市场波动小,行情相对稳定,平均亩产值可达2000元。方竹已成为全村传统产业,全村家家户户都种方竹,种上几十亩的有几十户,上百亩的也有3户,每年出售食用笋的收入占到农民家庭收入的一半。现在,全村方竹已投产6000亩,2016年以来还新发展了2000亩,财政有250元—300元/亩的补贴。”

记者了解到,楠木村与沐川县永福、建和、武圣、利店的众多村落,自2014年以来,在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支持下,积极打造四川笋用方竹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基地,在2014年至2017年的建设期内,建设了高产高效方竹笋用林基地5万亩,项目投产后,预计综合年产值4亿元。

发展笋用竹还需加工来助力

不仅仅是楠木村,近年来,以方竹为代表的笋用竹在沐川异军突起。记者从沐川县林业局了解到,在竹子资源极为丰富的沐川,曾经81万亩竹子就有60万亩纸浆竹,方竹、苦竹、楠竹等笋用竹仅有15万亩。但是,自2011年以来,全县笋用竹的面积已新增6万亩。

这是为什么呢?“以前,我们的纸浆竹确实种得多一些,而方竹、水竹等笋用竹大多是天然生长或零星分散种植的。从2011年开始,全县逐步规模化发展笋用竹。”沐川县林业局林技中心主任胡世友解释道,沐川之所以大力发展笋用竹,主要原因在于沐川的纸浆竹相当一部分是种植在交通不便无林区公路的山区,此外,纸浆竹采伐运输困难,产量和效益都比较低下。“纸浆竹,每亩只能砍六七百斤竹片,1吨才卖500多元,但是,发展笋用竹,每亩的采笋收益至少是纸浆竹的两倍。”

沐川县积极利用 2011 年省林业厅关于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和林业产业强县建设的意见、2013年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项目,坚持优胜劣汰,通过竹种更替、丰产培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等措施,近年来累计新增笋用竹 6 万亩;坚持提质增效,与四川农业大学、省林科院等合作,大力推广丰产培育等技术,形成“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户”的三级竹林丰产培育示范体系,丰产培育后,食用笋亩均收入 2000 元,是纸浆竹的 2倍;坚持固本强基,整合林业、农业、交通、扶贫等项目资金近 8 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 2137 公里和林区路700 余公里,有力保障了竹笋和其他竹子的运输。

胡世友介绍说,沐川将结合创建全省竹产业示范县的契机,在现有21万亩笋用竹的基础上加强管护和低效残次林改造,进一步实现笋用竹的增值,同时引进精深加工企业。

“全县现在有两个加工企业,仅仅是进行干笋和调味笋的初加工,年加工鲜笋不到1万吨。”胡世友说,“我们希望引进一个年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鲜笋的精深加工企业,这样不仅能有效利用全县的笋用竹,而且还能将过去我们基本没利用的绵竹、麻竹、慈竹的鲜笋利用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