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談武術發展現狀

現代武術的發展讓人擔憂讓人悲!正如歌曲裡唱的:我的愛人!我拿什麼來拯救你!這是每一個武術愛好者的心理呼聲!為什麼精湛優秀的傳統武術淪落到如此地步?原因很多!如冷兵器的結束,科技的進步,傳統文化的傳承。。。等等,先放下這些不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武術和文化的不和諧不統一組合!

影視文化是近百年來,深受老百姓喜愛的一種娛樂文化。70年代功夫明星李小龍到電影《少林寺》,電影以最快的速度將武術介紹給全世界的人們,這對武術的推廣起了不可抹滅的貢獻。功夫之王李小龍將低迷了40年的香港電影重新激活推向巔峰,使武俠電影在香港突起狂潮,他憑著非凡的武功和氣質贏得了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億萬觀眾的心。他所主演的《唐山大兄》;《猛龍過江》等影片令觀眾為之傾倒,讓全世界都知道了什麼叫“中國功夫”。李小龍從13歲就拜在詠春拳名師“葉問”的門下,學習了純正的中國功夫,詠春拳動作緊湊,手法靈活,講究貼身靠打,是以實戰為主的南拳拳法之一,它是一門樸實無華;簡單實用的功夫,這為李小龍以後創辦“截拳道”和拍功夫電影打下良好的基礎。1973年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功夫片《猛龍過江》將自己的事業也推到了巔峰,劇中充分展示了他高超的武功,其中片中李小龍與羅禮士的打鬥場面又為精湛,被視為練武人的教學片,被視為中國功夫與空手道較量的典範之作,從此世界影壇才正式出現了“功夫片”,可見武術對影視發展也做出了不可乎視的貢獻。繼李小龍之後成龍從香港快速崛起,出身京劇班的成龍,自幼就練得一身好功夫,身手異常敏捷,在功夫片中主演《蛇形刁手》《醉拳》大獲成功,形成了自己的詼諧風趣功夫片風格,最終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也成為好萊塢票房價值最高的華人明星,使世界人民對中國武術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肯定,於此同時,中國大陸也升起了一顆璀璨的明星-李連杰,自幼習武的李連杰是武術名師吳彬的高徒,從1973-1978年連獲五屆全國武術全能冠軍,多次隨團出國表演;1982年香港中原電影公推出影片

影視媒體的作用是驚人而快速的,如果運用得當對武術的宣傳和推廣能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反之也會收害無窮。目前低迷的武術市場,大專院校似有似無的做法就可以看到這一點,人們已分不清什麼是真正的武術,是現在無味兒的武術比賽,還是誇張的影視效果?武術是一門專業的搏擊術,不能過於誇張過於神話,武術要發展不能離開強大的影視;媒體宣傳,但一些電影誇張的將武術神話,對武術的發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反作用,現在的一些武打片為了提高票房,增加娛樂性,讓演員掛著鋼絲滿天飛,再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將電影拍的比神話還誇張,這樣觀眾會誤以為這就是高深絕頂的武術,再看看當下的一些武術表演和武術散打,大家從頭涼到腳,心裡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形成一種對武術的反感頓時覺得武術索然無味,是騙人的,沒有價值相比之下還是外國的格鬥術高。近年來學習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的人劇增,我們可以想一下看國外是怎樣拍武打片的,年齡大一點的都有印象,日本拍的“姿三四郎”,美國拍的“靈與肉”,“洛奇”,最近泰國拍了拳霸。。。等等,那部片子不讓觀眾叫好呢?那部片子不賣座呢?有掛鋼絲嗎?有飛來飛去嗎?所以說好的作品不一定要靠特技!影視的魔力確實非同小可,它可以以假亂真,讓人難辨真偽。如最近走進國內的美國職業摔跤比賽,明明是一種技巧表演賽,卻讓很多年青人佩服的五體投地,認為這才是高超的搏擊。讓人哭笑不得!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的傳統文化——武術,怎麼發展?怎樣傳承?最近央視百家講壇上講的“先秦諸子”,易中天教授就提出了“主流價值觀”一說,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所謂的“主流價值觀”是說一種文化想傳承下去,必須得到廣大群眾,社會主流的認可,如果一種文化得不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必將會被丟棄,淘汰。武術作為千年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我們應該加強電影和武術之間的相互認識和溝通,讓電影還原武術的真貌,多拍一些《少林寺》《猛過過江》這樣的功夫片,但也要考慮到電影的商業性,娛樂性,畢竟電影是商業化的產物,我們可以將功夫片和娛樂神仙武打片分開,讓廣大群眾沒看電影之前就知道它是那一類型的片子,從觀念上就讓觀眾將武術和娛樂分開,這樣不但不會影響電影的娛樂性,而且也不會誤導觀眾的判斷力,使武術為電影服務的同時,電影也可以宣傳推廣武術。最近,有一部由甄子丹主演的片子《葉問》在全國上映,引起了不小轟動,它講述的是李小龍師傅“葉問”的平生事蹟,該片得到了葉文之子葉準的大力支持,片中不論故事還是動作設計,演員表現,都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佳作。演員甄子丹樊少皇都是專業的武術運動員,所以在武打動作方面得心應手,拳拳到位,讓人領略到“詠春拳”精湛的技擊魅力。作為一部真正的功夫片,該片導演葉偉先生為了儘可能的還原歷史,特請了葉問之子葉準當該片的顧問,向這種求實負責的導演怎能拍不出大家喜愛的片子呢?據葉準證實,該片百分之七十的故事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為了拍好此片,甄子丹刻苦地跟葉師傅練習了整一年的詠春拳,走到哪裡都帶著詠春拳習練工具——木人樁,即使住在賓館也不例外。一部好的作品就是要有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態度,這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對觀眾的尊重,此片不僅票房極佳,而且口碑極好,讓觀眾對武術也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給許多拍功夫片導演指出了一條可行之路。

中國武術是中國古老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傳承久遠,歷史內容豐富,它不僅有極高的技擊實用性,還有很好的健身作用和觀賞性,它是影視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讓武術和影視文化和諧發展,找到二者之間的平衡,相互合作,相互發展,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得到良好的傳承,永久性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