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最著名的鷓鴣天之一,寫出了無數人的心聲,末二句千古名句

眾所周知,晏幾道是晏殊的第七子,早年在家境殷實,可以說是整天在歌舞中度日的公子哥,但是隨著父親的去世,晏家開始衰落,晏幾道也開始淪落到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的地步。雖然,歷朝歷代都不乏落魄的才子文人,但是,像晏幾道這樣,從小在富貴鄉中長大,之後又落拓江湖的還真不太多,或許這反差太大了,讓晏幾道更能深刻體味到箇中艱辛和悲涼。

晏幾道最著名的鷓鴣天之一,寫出了無數人的心聲,末二句千古名句

有一次,晏幾道在奔波的路途中,忽然聽到了杜鵑的叫聲,心中不禁激起一層漣漪,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千古著名的《鷓鴣天》詞作。這首詞,抒發了奔波天涯,有家難回的感嘆,尤其是結尾兩句,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起首兩句點名時節和環境,“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所謂“翠微”是青翠的山色,但是這裡解釋成青山會更好一些,比如杜牧便有句雲:“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詞人為我們描寫了周邊的環境,青山之下是十里樓臺,春天已到,百花繁盛,在那花叢深處,突然傳來了陣陣杜鵑啼叫聲。

晏幾道最著名的鷓鴣天之一,寫出了無數人的心聲,末二句千古名句

接著詞人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到動物身上,“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說杜鵑在花間不斷啼叫,彷彿是在殷勤地勸告行人回家,比起那毫無感情、隨意亂飛的黃鶯,是大不相同的。本來,行走在百花之中,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可是因為詞人奔波勞累,又想歸家但卻不得,所以在他聽來,杜鵑的叫聲,便十分淒厲了,這正是相由心生。

下片開始,轉而抒情,寫詞人聽到杜鵑啼叫後心理上的變化,“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詞人因為想要回家的心情不能停止,所以越聽杜鵑的聲音,越像是在勸他歸家,“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即便是在夢中,詞人也被杜鵑驚醒了,可謂是不得安寧!

晏幾道最著名的鷓鴣天之一,寫出了無數人的心聲,末二句千古名句

於是詞人生氣了,他起來,向著杜鵑大喊:“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不是我不想回家啊,只是我自己不能決定回家的日期,生活逼著我奔波啊!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詞人這一番話,是對杜鵑勸人歸家的回答,更是自己內心無言的傾訴。讀來深婉動人,引人共鳴,這是多少忙於生計、有家難回人的心聲啊!

晏幾道最著名的鷓鴣天之一,寫出了無數人的心聲,末二句千古名句

晏幾道的這首詞,寫奔波中聽到杜鵑的叫聲,因此有感而發,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表現了出來,意境深遠,讀之一唱三嘆,十分能引人共鳴,確實是一首上上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