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请《拾遗记》作者预测,两字,认定开战必败

甘肃人王嘉

中国短篇小说鼻祖?

1600多年前,一个甘肃人编写出一本比《山海经》还奇异的小说。这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嘉编写的《拾遗记》。有研究者认为,王嘉是中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生于战乱又死于战乱,王嘉一生传奇令人唏嘘。

1.住岩洞结草庐他是个怪咖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著名的方士。安阳为当时陇西郡下某地,如今已经失考。具体地方,大体有三种说法,一说在秦安东北,一说在貆道(今武山一带),一说在陇西东南。方位虽然不尽相同,但所指地方大体一致,在秦安、武山、陇西交界处,故而专家多采取陇西东南一说。

王嘉举止潇洒倜傥,但貌不惊人,甚至有些丑,可又非常幽默滑稽,常常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事,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话。人们口口相传,说王嘉不食五谷,不穿华丽的衣服,也不与一般世俗中人打交道。安阳有一个叫东阳谷的地方,那里山崖高耸,岩洞众多,王嘉就居住在这个简陋寒酸但却清净孤寂的地方。

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请《拾遗记》作者预测,两字,认定开战必败


虽远离喧嚣,但慕名来找王嘉学习的人却很多。要来学习?那好吧,就住在岩洞,能受得了,就留下学,结果人还不少。史料说:“弟子受业者数百人,亦皆穴处。”

到石季龙末年,他离开陇西安阳到关中终南山结庐而居。石季龙就是石虎。石虎(295年-349年),字季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三位皇帝,开国君主石勒之侄。石虎杀石勒儿子自立为后赵皇帝,他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出名的暴君。

王嘉属于那种真正的世外高人,在民间也有着很大的号召力。他到终南山结庐而居后,门人弟子也追随而来,史料记载:“门人闻而复随之,乃迁于倒兽山。”

从窑洞走向草庐,王嘉的名气就更大了。

2.就不当官你能咋滴

当时长安城里的苻坚,多次想征召他当官。可是,他这种世外高人,怎么能看得上苻坚的官呢?王嘉多次拒绝。

苻坚,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人。公元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公元352年,苻健称帝。苻健死后,苻生继位,淫杀无度。苻坚杀苻生而代之。苻坚算是一代明君,崇尚儒学,奖励文教。由王猛辅政,得以集权中央,经济提升,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苻坚曾短暂统一过中国北方。

苻坚多次征召王嘉。苻坚的做法有两重意思,一来争取北方的汉族势力,二来表现他崇尚儒学、培养人才的想法。不在马上治天下,大凡稍微有点作为的帝王们都是这样想的。可是,王嘉根本就不愿意为官,完全是一副“就不当官,你能咋滴”的样子。


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请《拾遗记》作者预测,两字,认定开战必败


多次拒官不做的结果,使王嘉受到了前秦王公贵族的追捧。看到这里,是不是想到了某些明星的做法。善于炒作,自然成了网红。史料说:“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王公贵族来了,自然要问这问那。尤其谈论到当时天下大事,他丝毫不用考虑,都是随口就答,滔滔不绝。

王嘉的幽默诙谐,在这个时候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说话,喜欢做比喻,似乎是在戏说,实际却又说得很准确。尤其是预测没有发生的事情时,话说得很玄妙,但事情过后,人们才发现和他事前预测的差不了多少。

3.预测淝水之战,他只说了两个字,认定苻坚必败

由于苻坚的特殊作用,再加上长安城的王公贵族的渲染。王嘉的知名度那是直线上升。

苻坚准备南下灭东晋,这就是后来的淝水之战。可是心里没底啊,咋办?这不,就想让王嘉给说说,淝水之战到底能不能赢。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战,也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前秦寿光三年(357年)六月,秦主苻生欲除苻坚,苻坚先下手为强,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此后,苻坚在王猛的辅佐之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实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逐步兼并各地的割据势力。向南攻占了梁、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并派吕光远征西域。如此一来,苻坚的前秦政权就一统了北方。

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请《拾遗记》作者预测,两字,认定开战必败


接下来,他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要不要同南方的东晋开战。起初,苻坚的策略比较明确,不能同东晋王朝开战。因为东晋王朝是正朔,有着天然的正义性。虽然实力不强,但在各地民众中,有着一定的号召力,而且拥有长江天险。再者,苻坚虽然统一了北方,但人心未附,各地原有割据势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而是以暂时归附于前秦政权。同时,以北伐南,气候未必适应。基于这些原因,王猛活着的时候,坚决反对对南方开战。

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决定同东晋政权开战。

东晋这边,宰相谢安主政,做了全方面的准备。晋孝武帝令谢玄招募淮南江北百姓,在广陵挑选良将,训练精兵,选拔了刘牢之等人,成立北府军。作为对前秦作战的主力。双发形势,一触即发。

4.淝水之战失利,人们才明白,两字的玄妙

383年8月,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 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一年的冬天,也就是公元382年冬天,苻坚特地派遣了使者,到终南山中,询问王嘉,这些大战,究竟能不能取胜。这话哪敢乱说,胜还罢了,要是败了,那还有活路。王嘉含含糊糊,故作高深对答一番,将苻坚的使者打发走了。

使者回去,给苻坚汇报。听了半天,苻坚也没有弄明白,王嘉的意思。进攻东晋之战,究竟是胜,还是败。无奈,只好又派了一拨人,问问到底赢不赢。

这回,王嘉被逼到了墙角。不回答不行了,当然,把话说实就更不行了。王嘉说了两个字:“未央”。苻坚听了这话,大为开心,未央二字,多指汉代皇家宫殿未央宫,也有长乐未央,万年未央这样的汉代四字吉语。这不是说,此战一定胜利吗!

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请《拾遗记》作者预测,两字,认定开战必败

谁知,事与愿违。拥有百万之众的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了,而且败的一塌糊涂。苻坚在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中逃回长安。

这时,人们想起了王嘉的预言“未央”。不是说未央吗?怎么就给输了?谁知,王嘉另有解释,未央是未年有殃,淝水之战这年是干支纪年的癸未年。这下大家哑口无言,果然未年有殃。

其实,这不是啥高深的预言。只不过玩了一场文字游戏。上世纪三十年代,两广事变广东实力派陈济棠,广西实力派李宗仁、白崇禧等发起反对蒋介石发动事变。当时,陈济棠心中没底,就找一个“高人”给算算。

那高人说,机不可失。这下,陈济棠心中大定,要抓紧时机赶快行动。后来,陈济棠失败。有人追问,不是说机不可失吗?怎么就败了。算命先生说,机不可失啊。

陈济棠的人哑口无言,为啥呢?陈济棠失败的原因,就是广东的航空部队被蒋介石策反了。这不就是机不可失吗?飞机丢了,能不失败吗?

5.写诗歌也写小说

王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最有影响力的学者诗人。有人评论:“在陇右诗人兼散文作家中,王嘉成就最大。” 近年,学者们经过研究认为,王嘉是中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一不留神,住窑洞结草庐的王嘉,在写诗歌之余,竟然写起了小说,而且成了中国第一个写尕小说的人!


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请《拾遗记》作者预测,两字,认定开战必败


在战火纷乱的南北朝,王嘉经历了后赵、前秦、后秦三朝。在王嘉的人生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由于战乱纷杂,年代久远,王嘉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现在,人们能看到的有《歌三首》《凤皇歌》《皇娥歌》《白帝子歌》《采药歌》《时俗四言诗》等。

《歌三首》感叹战乱和民众之苦:“金刀治世后遂苦,帝王昏乱天神怒。灾异屡见戒人主,三分二叛失州士”,也谴责统治者的好战和无道,带有浓厚的政治批判色彩。

不过,王嘉最大成就还是《拾遗记》,也叫《王子年拾遗录》。

7.中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拾遗记》是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记载了从伏羲到东晋以来的各种异闻,由于有大量神话和想象内容,正史多不记载此。后来,人们把《拾遗记》列入小说类,这才逐渐为人所重视。

贾逵勤学的故事,就出自《拾遗记》第6卷。故事是这样的:曹魏大臣贾逵,小时候聪明过人,五岁时,姐姐带着他去看邻居家的孩子读书。谁知,他一听就上瘾,不哭也不闹,只是安静地听着。听到十岁,贾逵就能背诵《六经》了。这下家人、邻居都惊呆了。

这个故事,在情节表述、人物描写等方面都比较完善。后人认为,初具短篇小说诸多特征。由此,王嘉被认为是中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之一。《拾遗记》原本22卷,因为战乱散佚不少。南朝梁代萧绮缀拾成文,合为一部,改编为10卷。


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请《拾遗记》作者预测,两字,认定开战必败


王嘉一生,生于乱世,亡于乱世。后秦姚苌有一次问他说:“我能杀掉苻登平定天下吗?”王嘉说:“略得之。”这句话惹怒姚苌,能就能,不能就不能,啥叫个“略得之”。二话不说,一刀就砍了王嘉。后来,姚苌的儿子姚兴(字子略)杀苻登。这时,人们这才明白“略得之”的意思。可惜,王嘉已经被杀了。

据说,王嘉并没死,因为他死后,有人在陇西还看到过他。他的归处,如同《拾遗记》中很多神话一样,充满了玄幻和传奇色彩。


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请《拾遗记》作者预测,两字,认定开战必败


请关注 请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