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君子不器"?

"寫作的主要目的是分享日常修身心得、體會、人生感悟,我信奉生命的意義在於參透生命,內容有不恰當、錯誤的地方還請留言指出、討論以明得失,同時願廣結四海志趣相投的朋友共襄紅塵。"

何謂

先說說什麼是君子?

用孔子的話說,君子是:弘"天地人"之道的人 ,能做到"盡人事以聽天命"的人。

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大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通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成為君子,君子思想行為是立在了"小人"之上的,其本質等於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

因為人性相同,君子通過修身看透人性,看透人類社會的本末,通過人性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通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通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何謂

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呢?

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礎是"不惑",是極致的"盡人事"。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極致的"盡人事"、論"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能得完美結果,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種安排。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也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基礎。

何謂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

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掠奪、奴役。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何謂

“君子不器”是什麼意思呢?下面通過一個事例來說明。

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特別顯眼。但見這樹:其粗百尺,其高數千丈,直指雲霄;其樹冠寬如巨傘,能遮蔽十幾畝地。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何謂

這是莊子"無用之用"的由來。

就原文中的樹而論,有用的樹,成為了各種"器",無用的樹成為了它自己。作為一棵樹,他的使命與意義是完成樹的一生,而不是成為器。反過來說當樹成為了器,也就等於樹的生命結束了,失去了作為樹的意義。而不能成為器的無用之樹,則完成了樹的一生,成就了樹的使命。

君子不器就是把主語"樹"換為"人",一個道理。

我們作為高等智慧的人,活著的使命與意義是什麼?就是要把什麼是人搞清楚嘛,然後完成作為人的使命嘛,這是人活著的意義所在嘛。而我們現實生活中所追求的又是些什麼呢?人有人的特性,而當我們成為了有用的器、被事物所束縛、所左右,不就與成為器的樹一樣嗎?喪失了人性、失去了靈魂,就不能稱之為人了,而是德山和尚所說的活鬼。

這就是"君子不器"。

何謂

擴展閱讀"顏回",加強理解"君子不器"

《論語》裡面經常出現的三個弟子,子路、子貢、顏回。很多人說他們是孔子喜歡的弟子,跟孔子時間最長的弟子,所以出現的次數最多。在我看來這個解釋毫無意義,因為經典的本質在於思想,不在於個人的喜好和跟隨老師時間的長短上。

他們三人個性不同、思想境界不同,又恰好代表三種社會現象。

  1. 子路的氣質勇猛,代表階級社會,代表"物質"爭奪,代表戰爭。因為弱肉強食、戰爭掠奪需要武力嘛。
  2. 子貢的氣質有智、有財,代表富的資本社會。通過資本遊戲,通過智力、外交就達到掠奪的目的。
  3. 顏回的思想境界高,代表天下大同的共產主義社會。此時人看透了人性,看透了生命,看透了社會的真實面目,用蘇格拉底的話說:吃飯只是為了活著。所以顏回能在一単食、一瓢飲中找到快樂。

我們以什麼樣的價值觀去看待顏回?是理解君子不器的核心。

  1. 從"小人"的地角度去看。他窮得叮噹響,也沒有做官,也沒有著述,而且還早死。能在一単食、一瓢飲中找到快樂,只不過是窮快樂,沒有追求財富的本事而已,所以是失敗的人生。
  2. 從"君子"的角度去看,他能在一単食、一瓢飲中找到快樂。而我們普通人呢?子曰:人不堪其憂啊!在與孔子談論志向,在被困陳蔡的問答上足矣說明他的境界高,思想通透。

所以他並不是沒有能力謀"物質得失",而是不屑於謀,有更大的謀。

更大的謀就是為了人類共同的幸福、共同的命運、共同的未來而謀。是"天地人"之道的君子之謀,是君子的使命與意義。

就像"無用"的樹一樣,要成就君子的偉大,就要超脫世俗、物質的束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