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到極致的草——我連光合作用都不想做

懶,是舒服的另一種解釋,而舒適感是人本能的追求。

但是,你能想象一棵只靠光合作用就能活的植物,卻連光合作用都懶得用嗎?


懶到極致的草——我連光合作用都不想做



在農村鄉下,一些大樹的樹根下經常能看到一種很奇特的植物,說它是植物吧,看起來又有點像菌類,說它是菌類吧,但是它似乎又沒有菌類的肉質感,對於它的物種問題人們也是一直非常困惑的。

而且更令人驚奇的是這種植物一旦選定了一棵大樹作為宿主,就再也不能離開。它們一呼一吸都要依靠大樹,連植物生來就具有的本能——光合作用都放棄了,只會從大樹中獲取自己生存的所有養分。

懶到極致的草——我連光合作用都不想做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就像人離不開空氣一樣,這種植物離開了宿主就不能活,而且它的一生只能選擇一棵大樹,如果這棵樹不小心發生了什麼意外,它可沒有反悔另投他“樹”的機會了。

而這種植物,在植物學家的眼中,叫做內寄生植物,它是一種一年生的寄生性的草本植物,春秋兩季為潛伏期,大約在每年的九月份左右開始萌芽,在冬季開花,它們多寄生在海拔600至800米的地方,一般喜歡寄生在一種喜歡陰冷潮溼的地方的植物身上,這種植物是殼鬥科的,名字叫長尾柯,喜歡寄生在這種植物的根部,它的名字叫做“菱形奴草”。

懶到極致的草——我連光合作用都不想做


奴草的名字,其實就暗合了它的屬性——像奴隸跟著主子一樣它跟著自己選定的大樹,而且還是個非常“忠誠”不會背叛的奴隸。

奴草這個略有貶義的名字其實不是它的大名,它的大名叫帽蕊草。因為帽蕊草植株一般在10釐米以下,肉色或黃白色,底部竹筍樣的兩片大葉片稍向斜上方生長,有點僧帽的樣子,因而得名“帽蕊草”


懶到極致的草——我連光合作用都不想做



帽蕊草在中國很多地區都有分佈,在雲南、四川、福建等地都能看到帽蕊草的影子,除了中國之外,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地帽蕊草也能生長。其實最先發現帽蕊草的地區並不是在中國,而是在日本,應該是在日本的大正時期被發現,而有相關的資料記載的發現是在南投魚池鄉蓮花池,目前帽蕊草有兩種,一種是臺灣奴草,一種是菱形奴草。

懶到極致的草——我連光合作用都不想做


奴草植物是通過蜂類或者蠅類觸食花葯而達到傳播目的,而它們的種子應該是通過雨水的衝擊和動物的踐踏進行傳播的。

似乎它的一生都是過的極其佛系,在種子時期就是被動物或雨水帶著到處跑,找到一個主人賴上它(大樹),然後就可以萬事不愁了(可能它也愁不了),只等著長大結子然後開啟下一個輪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