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

相傳,民國時期一位女子因和男人相約徇情而自殺,不過男人卻苟活於世,時任臺大校長的傅斯年為此創作一首輓聯:

“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讀罷讓人唏噓。

而電影《大約在冬季》同樣如此,安然和齊嘯始終無法跨越那灣淺淺的海峽,也無法跨越親情和婚姻的牽絆,這是兩人得不到而失去的永遠,似乎也是齊秦那首同名老歌背後的故事。齊秦和王祖賢分分合合的故事,全部濃縮在經典情歌中。時光告訴觀眾,1991年頂峰時期的齊秦,在情感上也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時間線切割跳轉表達愛的瘋狂

這是一個關於相愛與分離的愛情故事,也是關於城市與發展的時代故事。懷舊的瘋狂愛情,配上齊秦的老歌作為引子展開,成為該片打動人心的情懷。雖然婚外戀有點三觀不正,但九十年代的印記和“疼痛愛情”卻都很唯美。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1991年齊秦北京演唱會,北師大學生安然(馬思純飾演)因沒票進不了演唱會現場,從臺灣來的攝影師齊嘯(霍建華飾演)給了她一張門票。自此兩人萌發了一生的愛恨糾葛,齊嘯因需要照顧父親重返臺灣。兩人的感情,也因齊嘯的前任女友、後成為妻子的葉雨宸的阻隔,而矛盾重重。28年後,電影用齊嘯的兒子齊一天,和安然的女兒小念作為線索,串起這段塵封的情感往事。回憶與現實雙線切換,追溯兩人父母間的未了之情,延續愛情的結晶,這其實是安然這位文藝女青年,對當代女性最大的善意和告慰。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一切都是命中註定,葉雨宸沒有和齊嘯同往看齊秦演唱會,使得齊嘯邂逅了安然。

而安然的女兒小念知道母親的心結後,到臺灣尋找已經不再年輕的齊嘯,促成了母親的愛情心願,也促成她和齊一天成為一家人的可能,這是一場心理治癒。齊嘯可以從原地走出,而安然那個原以為自己可以忘記舊情的女人,好不容易從這些年孤單堅強、甚至對女兒小念有些刻薄執拗的形象中走出,又重新進入愛情的漩渦。所以,這部電影不是單純販賣懷舊和情懷,而是治癒、告別,是一箇中年女子,與自己的青春達成和解的過程。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電影雖不完美,但這段跨越時空的純愛讓人動容。齊嘯和安然相伴相守共度艱難歲月,煽情的鋼琴樂,鴻雁傳情的臺詞,都使人觸摸到青春本來的模樣。愛情是自私的,愛不分對錯。從一而終是愛,婚內出軌也是愛。安然為自己做好了備胎的準備,她和葉雨宸這對情敵的較量,使得電影高潮迭起虐戀重生。電影中的川妹子安然看似單純,卻對愛無比執著和倔強。而齊嘯,恰恰是那種即使安然知道會受傷,也會讓她飛蛾撲火愛上的文雅男人。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兩個女人背後的男人究竟怎樣?

性感嬌嗔的臺灣女人葉雨宸(侯佩岑飾演),有著妖嬈的身姿,足以成為任何一個男人的繆斯,但她卻從小偏愛齊嘯。她任性地和齊嘯提出分手,可自己卻一而再再而三從臺灣飛來北京找他,以期破鏡重圓。作為北京來說,安然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漂外來者。她在藝術上有才華橫溢的一面,從大學生,到報社記者,一直到知名女主持,但這些都不足以讓她的情感找到寄託。兩個女神背後的男人,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齊嘯是個對愛情至死不渝的人,一次次錯過安然,令他感到生活索然無味,他想和愛的人同住陽明山下的玫瑰園,卻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他是一個精緻而細膩的臺灣男人,也在片中被戲稱為“臺灣大蘿蔔”。他被家庭、事業和愛情四分五裂,最後失控甚至是崩潰,陪伴兒子齊一天在臺灣老去,濃縮為中年的深沉和苦痛。片中有一個細節,把他刻畫得入木三分,他回臺灣為了照顧父親去買一碗麵,臉上卻寫滿了無奈,這和他在北京開影樓時、優雅的穿著形成鮮明對比。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在那場知名主持人安然,對話知名女星葉雨宸的訪談中,兩個女人都為這個男人撕破了臉,葉雨宸告訴齊嘯:這是她這輩子演的最好的一場戲。齊嘯、安然、葉雨宸,這個“三角戀”是所有罪惡的開始,也是把每個人推入深淵的終極原因。而安然沒有從齊嘯那裡得到愛情,卻從另一個男人——於楓,那裡得到。同樣愛安然的於楓,執著得讓人心疼。他對安然不僅是喜歡,而且是單純專情到深入日常,他幫安然設計個人簡介圖冊、找到安身立命北京的報社工作,陪伴安然每一次失意的經歷。安然在齊嘯一次次回臺灣後,終於和於楓勉強走到了一起。因為齊嘯才是安然的真愛,於楓可以聽得到她的心,卻走不進她的心。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萬幸的是,安然在片末還能找回自己的歸宿,那就是齊嘯。安然的女兒小念和齊嘯的兒子齊一天幫兩人買下2019年齊秦演唱會的門票,“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兩人在現場隔著舞臺淚如雨下,留下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安然去愛、去付出、去承擔“三角戀”的後果,在冰冷的北漂叢林裡,安然內心的溫存如同過年看煙火,那樣忘我的他戀,單純而毫無理性。記憶好像依舊停留在兩人相識之初,她把這份愛偷偷寫進相冊裡。“有些人見三百次都沒用,有些人見三次就足夠了。”

該片就像1998年李亞鵬和徐靜蕾主演的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從校園擴展到社會,那一代年輕人的成長和愛情,像是久別重逢的故事。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愛情故事如何講述更超然脫俗?

從《後來的我們》被評價為狗血俗套後,似乎國產愛情電影都陷入了困局。

但該片除了北漂的錯過和誤會卻很不一樣,從齊嘯的父親一夜病重開始,劇情急轉直下一波三折,齊嘯面臨家庭和愛情之間的抉擇。一邊是父親,一邊是安然,他兩邊都無法拋棄放棄。安然不捨得齊嘯離開,卻替他說出了最狠的分手。這是一場深深的自戀,他們聚少離多,安然真正愛的,其實只是齊嘯在心中投下的影。被她用詩意的想象填充得異常美好,即使現實無情敲打,安然也不願清醒,最後頭破血流,傷痕累累。安然和齊嘯的愛情,遵循著所有戀人的軌跡:初遇期、熱戀期、矛盾顯現期、平穩期和最後結局。兩人無法修成正果,那就是因為外力阻隔造成的,其中一方餘情未了,但愛情宣告失敗。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時間雖然可以沖淡一切,但當兩人久別重逢時,已不復當日模樣。當年的報社記者安然脫離死水,一躍成為中國最知名的女主持。而當年甜言蜜語的攝影師齊嘯,卻淪為家庭主夫,和葉雨宸結婚又離婚,誕下兒子齊一天,也要兼顧癱瘓在輪椅上的父親。“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分離,請你記得,我們深深相愛的時光。” 情感困境和痛苦在電影中異常清晰。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齊秦的《大約在冬季》反覆出現在故事的轉折處,歌聲就好像一個記錄者,加深了情的濃度,鐫刻了情的意義。這首音樂IP衍生出小說IP,齊秦的歌,配合饒雪漫的文,再加上馬思純和霍建華的傾情演繹,構成了時代懷舊的純愛故事,抵達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深處。從1991年到2019年,28年的情感維度,橫跨大陸和臺灣兩地,光陰流轉空間位移,卻讓齊嘯和安然的愛情變得更加厚重。故事裡的安然抱著模糊又堅定的信念,守候在痴戀中,就像閨怨等待浪子回頭的那一刻。許多愛情電影的結局似乎盡然,但愛情的內容卻不同,愛如杯子,承載著青春這本倉促裝訂的紀念冊,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大約在冬季:無緣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文/王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