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共和國的藍天,讓美俄不敢輕舉妄動,今天迎來它們62歲生日

1956年10月,中國成立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政委谷景生,下設十個研究室。但就在不久後,1957年11月16日,也就是62年前的今天,我國宣佈成立國防部五院一分院,同時任命錢學森為五院院長兼一分院院長;谷景生為五院副政治委員兼一分院政治委員。

一分院其實就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它現在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發祥地,是中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導彈武器和運載火箭研製、試驗和生產基地。

撐起共和國的藍天,讓美俄不敢輕舉妄動,今天迎來它們62歲生日

現在和大家現在說一分院也許我們覺得陌生,但看到以下這些,大家肯定就會熟悉了!根據2016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成功研製了10餘種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形成了長征火箭系列型譜,能發射近地軌道、太陽同步軌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或航天器。也就是說目前我們所熟知的長征3號,長征5號,長征7號等等運載火箭均是由他們研製。當我們看到火箭上天,航天員翱翔太空時,我們應該感謝航天科研人員所做出的努力!

撐起共和國的藍天,讓美俄不敢輕舉妄動,今天迎來它們62歲生日

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一樣,航天科工二院也是成立於1957年11月16日,他比火箭院更加低調,但他們的地位卻無人能夠替代!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其前身是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在全國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二院走出了一條從仿製到自行設計和自主創新,大力發展我國導彈事業的成功之路。二院先後承擔並圓滿完成了早期地地導彈控制系統,多代地(艦)空導彈武器系統,我國第一個固體潛地戰略導彈、固體陸基機動戰略導彈的研製生產任務,為裝備現代化建設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貢獻。

撐起共和國的藍天,讓美俄不敢輕舉妄動,今天迎來它們62歲生日

沒有強大戰略力量保障的國防,就沒有國家真正的和平發展。

“在座的各位,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中國導彈事業的元勳啦!”1956年10月8日,在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大會上,聶榮臻元帥對著現場近200人說,“現在人數雖少,但只要大家團結一心、艱苦奮鬥,中國的導彈事業一定會有美好的前景。”

從這一天起,我國的導彈研究事業拉開了大幕。次年11月,我國第一個專門研究導彈控制系統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正式成立。

僅僅3年之後,在祖國的地平線上飛起了我國自己製造的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二院研製的紅旗二號導彈一舉擊落入侵的U2飛機,捍衛了祖國神聖領空。

撐起共和國的藍天,讓美俄不敢輕舉妄動,今天迎來它們62歲生日

“作為一個大國,尖端武器是買不來的,國防只能靠自己。”1980年5月,鐘山被任命為“紅旗-7”地對空導彈總設計師。他帶領團隊大膽創新,艱苦攻關,歷時8年終於將“紅旗-7”防空導彈研製成功,填補了我國第二代地空防空導彈空白,標誌著我國已經完全自主掌握了第二代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研發技術。

1982年10月12日,我國自行設計的“巨浪一號”戰略導彈首次水下發射試驗成功,標誌著我國彈道導彈技術有了巨大突破,填補了我國海軍潛地核導彈武器裝備的空白,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水下發射能力的國家。

撐起共和國的藍天,讓美俄不敢輕舉妄動,今天迎來它們62歲生日

1990年1月,“東風二十一號”導彈武器系統定型,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自行設計製造陸基機動核武器的國家之一,標誌著我國具備二次核打擊能力和核常兼備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

張愛萍將軍對此給予高度評價:“國防科技研究貴在獨創,巨浪一號、東風二十一號堪稱範例!”

無論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還是航天科工二院,這兩個共和國的功勳單位共同捍衛了我們國家的高邊疆,祝他們生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