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公司的門第觀念

今天小編這就來給大家掰扯掰扯乾貨,有啥不夠精確的,歡迎在留言區留言,小編會第一時間糾正的。小編通過多方蒐集,總結一些地產公司的情況,或許對大家跳槽會起到作用。

01

萬科中海龍湖金地的人最受歡迎

如果在開發商混跡了五年以上,且你有以上四家公司的從業經驗,恭喜你,中獎了。你會發現天天被獵頭騷擾,想方設法勸你離職,因為太搶手了。如果獵頭收到一份有以上公司工作背景的候選人簡歷,也是立馬眼睛會發亮,因為意味著這單生意大概率能成。為什麼是這幾家?其他家也不要不服,除了這幾家本來就排名很靠前外,我曾經跟幾位資深的地產行業HR和獵頭聊過,這幾家公司出來的人有兩個共同特點——專業紮實、職業化強。說直白點,就是這幾家公司是著力培養職業人的,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基本上成為他們一種不用多說的素養。

地產人都知道,雖然萬科以前的大股東是華潤,但其實主要執掌這家公司還是一幫職業經理人;中海一直很低調,但海之子計劃是培養全能型的地產經理人,跳槽後,新僱主大多評價就兩個字——好用;龍湖雖然吳老闆是最大股東,但是龍湖的文化好是一直被業內所稱讚的;金地當年的光芒雖然已不復存在,但這家由精英管理的公司(大家可以查查金地管理層的學歷背景),透露出是理性和專業。

02

要想賺快錢,華夏碧桂園中梁可以考慮

在地產圈,大家都知道,華夏幸福是出了名的金主,之前傳出的從萬科挖走的前分管HR的副總裁鄭雲端年薪超過千萬,某些事業部的年終獎獎金包有超過億的,在市場挖人唯一法寶就是開高薪。當然拿高薪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加班是家常便飯,還有產業新城大多都是遠離城市,所以工作狀態怎麼樣就不用我描述了,大家自己腦補一下就知道。

碧桂園實際開出的薪水也算不上特別高,跟華夏幸福比可能還是有點差距,但碧桂園的跟投制度確實會讓很多人賺到快錢,這招雖然是萬科比較早推行,但感覺碧桂園玩的更溜,跟投制度實際上就是一種股權融資手段,跟自己的員工融資多爽,綁定利益還不用嘰嘰歪歪耗費時間談判。只想說,這招真厲害!

中梁是地產圈的黑馬,近年來也是在不斷創造新聞,之前有“公司實現三千億,幫助高管實現收入過億,中高層收入過千萬……”的口號,先不說能不能實現,但這錢肯不是那麼好拿的,“要麼交業績,要麼交屍體”也是這家公司喊出來的口號,有多厲(kong)害(bu),想想就知道。小編真是納悶了,不就是個工作嘛,搞得要把命搭進去似的,真是嚇壞寶寶。

03

如果你不怕加班,可以去恆大、融創、萬達、華夏

小編曾經是寫文章寫的想吐,後來聽很多地產的朋友說地產公司是加班加的想吐,真還不知道,蓋個房子有那麼多事嗎?以前總是聽說,騰訊的晚餐制度和打車報銷制度,就是通過一些獎勵制度比較柔性的鼓勵員工加班,這麼說來,跟地產公司相比,小馬哥真是太人道了。小編以前跟地產朋友聊天,聽到什麼“6912”,聽了半天一臉懵逼,經一解釋,嚇的臉煞白——一週六天班,每天早上九點到晚上12點,本來想跳槽到地產公司的小編立馬打消念頭,還是乖乖的敲字吧。

據說恆大有規定,許家印的電話要是響三聲沒人接,便會罰款2萬元。據說有某副總裁洗澡時候,讓夫人在邊上拿著電話,生怕有閃失。五六十歲的副總裁當著集團幾千人痛哭流涕作檢討,在恆大也有發生過。融創一直以來以“狼性營銷”聞名業內,典型的以結果為導向,將狼性執行進行到底。以50人的渠道團隊為例,招聘時會招100個人左右。據說首月不要求業績,次月業績不達標工資減半,第三個月業績不達標直接淘汰!正常上班時間沒完成任務的,自動加班。因此,融創營銷人員每天工作超15個小時,一個月無休是常有的事,而且天天有考核指標。據說萬達對工期要求特別嚴格,在規定的時間沒達標是沒有例外情況,什麼政府證件辦不下來、施工隊不給力這些統統都是扯淡,籤個合同還要提不可抗力情況下大家可以友好協商怎麼辦,萬達的工期完成時間是沒有不可抗力的情況的。萬達四川廣元萬達廣場的口號是“寧願累死自己,也要餓死同行”,工作強度可見一斑。華夏在前面有提過,這裡就不展開了。

不過,對於還沒有入坑的小夥伴們說一句,加班在地產公司基本上是一種流行文化……

04

沒有好的學歷背景,就不要投華潤和中海

知名地產商對學歷基本上都是比較看重的,像萬科金地保利綠地都多多少少有點這種傾向,碧桂園也在全球招聘博士,但華潤和中海表現的更突為出。從招聘應屆生就可以看出來,雖然大家在招聘要求上都沒有提一定要是名校畢業的(至少也是個211吧),但是你發現最後錄用的都是清一色985及海歸碩士,這就是現實。

不久之前小編的一位在地產行業還比較資深的朋友接到獵頭的電話,說是要推薦華潤置地某個崗位,大家一通暢聊,聊專業聊工作背景工作業績,獵頭聽完就感覺這就是她苦苦找了幾個月的不二人選。到了快要掛電話的時候,獵頭突然問了一句:某某先生,請問您是哪個學校畢業的?我那朋友說:都工作了10來年了,畢業學校還重要嗎?獵頭很客氣的說:您還是告知一下吧。我的朋友說:XXX學院。獵頭聽完,語氣立馬都變了:噢,一個二本學校啊,那好,後續有什麼消息,我再通知你。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要不是每年刷地產公司銷售收入的排行榜,很容易讓我們遺忘了這家很牛逼的公司——中海地產。據說中海是地產裡面流動性很低的公司,中高層也基本上都是一步一步的從下往上提拔起來的,所以幾乎看不到獵頭會向你推薦中海的崗位。那麼進中海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應屆生招聘——“海之子”計劃,這個計劃為了培養公司未來中高層管理人員,加上中海培養的複合型人才,自然對人員的招聘標準很高,基本上沒有個像樣的本科學歷都不用投簡歷,投了也是浪費表情。

05

這個市場還有兩個特別需要介紹的——潮汕系和閩系開發商

如果不是姚老闆在“寶萬之爭”之中落敗(不知道究竟誰敗了,反正姚老闆現在炒股賺了600多個億),萬科也會成為潮汕系開發商。目前典型的潮汕系開發商主要還是集中在深圳,深圳的福田CBD與北上廣CBD相比更有特色,北上廣CBD的高樓大多是知名外企、國企、綜合性開發商開發的,而深圳CBD的樓卻很多都是地方民營企業開發的,尤其是潮汕老闆居多。潮汕人被譽為“東方猶太人”,出了名的會做生意。但同時,潮汕系開發企業還是帶著濃濃的圈層文化和家族文化,如果你融不進去這個圈子,你會覺得格格不入,很難受。我這裡就不指名道姓告訴各位哪些公司是潮汕企業,你們自己跳槽的時候多關注一下,尤其是在深圳的小夥伴,一不小心就碰到潮汕企業。

閩系開發商在近幾年可謂突飛猛進,風光無限。以旭輝、陽光城、泰禾、融信為代表的閩系開發商在這幾年異軍突起,旭輝的業績飆漲、泰禾則是頻頻拍地王(雖然有些拍完也不知道做什麼),正榮剛在香港登錄資本市場。閩系開發商不像潮汕系開發商,特點如此鮮明,但有一點,“膽大心細”可能可以來形容他們在某些方面的共性。閩系開發商基本上是藉助這波房地產市場的高潮而順勢起來的,這幾年到處拿地,然後快速銷售,基本上是踩在房地產大週期的點上,可謂是精準的。

以上大多是豪門的事,如果你待在100強以外的公司,可以忽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