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我們的國旗,1949年差一點設計成了這樣

今年是我們新中國成立的七十週年,走過這有坎坷有輝煌的歲月,其中有很多值得細說的事情。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關於國旗的故事。很多人可能還不太清楚,其實國旗這個詞,是近代的舶來品,回首整個封建時期,各家輪番上位,雖然都是中國,但各自的政權都有自己的旗幟,卻沒有一個統一的具有代表國家性質的國旗,直到清朝末年,我們被迫打開我們的國門,和外國的來往也逐漸頻繁,據說李鴻章在外交活動中與外國交涉時,發現其他國家都有國旗,而中國沒有,於是才出現了第一面國旗,也就是黃龍旗。


冷知識:我們的國旗,1949年差一點設計成了這樣

今天中國龍形象在西方的傳播,可以說離不開百年前清政府“黃龍旗”的影響。但是關於這面旗幟在我們國內說法卻很多樣,以康有為為主,多認為此旗幟不具有代表性,且消極影響更大,因為龍在西方是兇獸,在外國人看來是不祥。其實這只是國內外審美的不同,要說真有什麼不妥,也只能說它代表的是封建王朝,推崇的是以天子為真龍這樣虛幻的說辭,無法象徵我們整個民族面貌。所以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便著手設計自己的新旗幟,一面能真正代表新面貌,新中國的旗幟。

冷知識:我們的國旗,1949年差一點設計成了這樣

1949年的7月,離開國大典還有3個月的時間,籌備會開始向全國徵集設計稿,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收到了三千多份,經過仔細挑選,最後有三十八幅作品進入政協,旗幟復字3號與4號獲得的支持最高。

冷知識:我們的國旗,1949年差一點設計成了這樣

只不過在進入最終環節之後,有人認為這兩個設計都缺少點亮點,代表不了新中國。此時距離慶典已經不足十天。在大家都倍感緊張的時候,復字32號進入了大家的眼簾,它以紅色為底,黃色大星為主圖案,星中有鐮刀、錘子圖,四周輔以四顆小星星圍繞,“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斗”整體感覺更簡潔、美觀。

冷知識:我們的國旗,1949年差一點設計成了這樣

而這幅作品的設計者並不是什麼聞名遐邇、才華橫溢的美術大師,而是上海市日用雜品公司的副經理,名叫曾聯松,他想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是以五角星作為自己的標誌的,而且中國共產黨又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進而決定用五角星來象徵它。還聯想到毛主席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書中指出人民在當時包括有四個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就決定以四顆小星象徵廣大人民,人民緊緊地環繞在黨的周圍,團結戰鬥。

冷知識:我們的國旗,1949年差一點設計成了這樣

很快這幅作品就通過大家的表決,當上報給毛主席的時候,他也非常滿意,但他提議去掉其中的鐮刀和錘子,更簡潔點。於是最終的確定版也就是我們今天最熟悉不過的五星紅旗。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後來給曾聯松寄送了公函,正式告知他就是國旗的設計者,並隨信附帶了五百萬元人民幣作為酬謝。這七十年已經過去,在這面旗幟之下,我們中華兒女一直奮勇向前,迎接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