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全球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約4.63億,每30秒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截肢,在35~64歲的年齡段,每10個人中至少有一個死於糖尿病。

根據IDF2019年公佈的最新數據,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為1.16億。

糖尿病本身不致命,可怕的是併發症。全球糖尿病患者2017年醫療費用7270億美元,約為當年全部疾病醫療費用的八分之一。

治療的最大困難在於,讓患者控制飲食、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本身是反人性的,很難堅持。

藥物是剛需。政策可更人性化,以減少患者堅持治療的阻力,例如提高報銷比例,優化複診延方流程。

昨天(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發佈了最新的2019第九版全球糖尿病概覽,全球目前20~79歲人群中約4.63億患有糖尿病,到2045年,預計會達到7億人。這一年齡段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為1.16億,患病率為10.9%。

而根據國家衛健委官方公眾號健康中國昨天發佈的科普文章,全球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截肢;在35~64歲的年齡段,每10個人中至少有一個死於糖尿病。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糖尿病日始設於1991年,當時為“世界糖尿病日”,從2007年起,升格為“聯合國糖尿病日”。

11月14日也是加拿大科學家班廷的生日,他於1921年發現了胰島素,使得糖尿病從一個致死病轉變為慢性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並因此獲得了192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弗雷德裡克·格蘭特·班廷

每年的糖尿病日都有一個宣傳主題,今年的主題為“防控糖尿病,保護你的家庭”,糖尿病常常存在家族聚集性。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世界糖尿病日標誌

從“富貴病”到“大眾病”

1980年,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為0.67%,到了2010年升高到11.6%,從下圖可以看出糖尿病從傳統認知中的“富貴病”走向“大眾病”的過程。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 Chan J.C., Zhang Y., Ning G. (2014 Dec). Diabetes in China: a societal solution for a personal challenge.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 969-79

從全球範圍看,4.63億成年糖尿病患者中,79%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快速城市化、不健康的飲食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導致了較高的肥胖率和糖尿病發病率,許多國家沒有足夠的資源為國民提供預防或醫療。

從增幅看,未來患病人數增長最快的將是非洲以及中東。

糖尿病不僅不是一種“富貴病”,相反,可能與貧窮關係更為密切。國際上對於中國、荷蘭等多個國家的研究證實,饑荒時期出生的嬰兒,成年後可能出現糖耐量受損,因而患糖尿病的比例更高。

褪去了“富貴病”的誤解,糖尿病成了中低收入國家的“大眾病”,併為這些國家帶來了沉重的醫療負擔。在全球範圍內,僅在醫療方面,糖尿病患者一年可以花費7270億美元(2017年數據),這相當於當年所有疾病醫療費用的八分之一。

糖尿病是怎麼來的?

糖尿病是人體血液中葡萄糖水平過高而導致的一種慢性疾病。

食物經過腸胃消化後,葡萄糖進入血液,變為血糖。正常情況下,胰島素能夠將血糖輸送到細胞,轉化為人體需要的能量。

一旦人體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無法有效使用胰島素,血糖就會升高,從而致病。

從類型看,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來自健康中國科普文章

1型糖尿病也稱青少年糖尿病,病因不明,主要特點為患者體內無法生成足夠的胰島素,需要每天補充胰島素。2型糖尿病則表現為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主要病因是肥胖和缺乏運動。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根據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CKB)對近50萬參與者長達7年的隨訪,大約72.6%的2型糖尿病可以歸因於工業化和全球化對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由此帶來的不良飲食習慣。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飲食習慣是2型糖尿病高發的主要原因。

血糖升高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隨著病程的進展而引發的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損傷、糖尿病足(足部潰瘍,嚴重者需要截肢)、口腔疾病等。

其中,心血管和腎臟併發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實際患病人數遠遠超過現有統計數據。因為病人患病而不自知,全球幾乎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未經確診。根據IDF的統計,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未確診糖尿病患者,未確診比例達56.0%。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賈偉平發表的《2018年我國糖尿病防治進展》,中國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38.6%、35.6%和33.0%。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糖無處不在,病防不勝防

攝入大量糖鹽脂可能並非全都出自人們的自由意志,食品廠商都在想方設法往我們的食物中添加更多的糖和鹽,正是他們在“暗中操控”我們的飲食習慣。

《可口可樂帝國:一部資源掠奪史》一書中提到,可口可樂創始人彭伯頓早在研製飲料之初,就把香料與大量的蔗糖相配,在配方中,“每加侖(1加侖≈3.78升)濃縮蔗糖糖漿中配5磅(1磅≈453.59g)蔗糖,彭伯頓之所以毫不吝嗇地放那麼多糖,是因為他知道糖會讓飲料大賣”。

《糖鹽脂》一書中同樣講述了卡夫、可口可樂、方便午餐盒、菲多利、雀巢、奧利奧、可沛利等食品公司是如何利用鹽、糖、脂肪來誘惑我們的。書中說:“如果你們打算增加銷售額,就必須讓人們變胖。”

健聞君近日特地去了一趟超市,想看看那些常見的食品飲料中,究竟有多少糖,簡要列表如下。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事實上,我們在超市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有很多食品飲料,成分中含有白砂糖、葡萄糖等,卻並未標註含糖量。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通過增加稅收等強力行動來遏制含糖飲料消費,以降低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的風險。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目前有30多個國家及城市徵收糖稅。支持者認為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高發,說明了市場的失靈,需要政府出面強制徵稅。而反對者則認為糖稅的出臺並不會達到降低糖攝入、降低相關疾病發病率的目的。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抗糖是與人性的鬥爭

胰島素的發現,使得糖尿病從致死病轉為慢性病。但目前的醫學條件下,對糖尿病還沒有找到根治的方法。得了糖尿病幾乎可以說就會成為一輩子的病友,需要終身服藥。

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關鍵在於做好預防。通過剋制的生活方式來減少體內脂肪,以及定期做糖尿病篩查,控制血糖。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想要改變已有的、滿足口腹之慾的生活習慣,需要非常強大的意志力。

一位從事糖尿病管理工作的朋友透露,治療糖尿病最大的困難在於,讓患者控制飲食、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本身是反人性的,很難堅持。

作為一種慢性病,糖尿病的危害來得沒那麼快,在沒有併發症、能吃能喝的疾病早期階段,說服患者去為幾十年後可能出現的危險買單,更是難上加難。

通常患者對於治療方案的依從性都比較差,以及缺乏風險意識和自我管理意識。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糖尿病管理機構的經營之難。

超過1個億的糖尿病患者數字,曾經讓創業者興奮,讓投資人沉迷。他們認為,這個巨大的人群都是潛在的糖尿病管理付費用戶。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八點健聞通過apple store的數據查看,2019年內還在更新的糖尿病管理APP僅有7家。

糖尿病管理有“五駕馬車”:糖尿病教育、血糖監測、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2014年移動醫療興起時,各類糖尿病管理APP快速湧現,呈現“百糖大戰”格局。

然而,大多數都因為獲客艱難、找不到盈利模式而逐漸銷聲匿跡。

慢病管理政策需要更人性化

要求每個病人堅持“反人性地”抗糖,幾無可能。對大多數需要長期服藥的糖尿病人,藥物是剛需。

從政府管理角度看,如何在慢病治療過程中提供多一點點的人性化服務,以減少患者堅持治療的阻力,更有意義。

今年9月,醫保新政頒佈,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藥可報銷50%以上,這無疑減少了患者的自費壓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2005-2015年,中國由於糖尿病及相關心血管疾病導致的經濟損失達5577億美元,其中80% 用於併發症的治療。糖尿病給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伴有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年度直接醫療費用比沒有併發症的患者高4-5倍。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把支出移到前端,從而降低後期併發症的可能,對糖尿病實施醫保報銷用藥到全額免費用藥,是全世界各國正在努力的方向。

醫保對於糖尿病門診報銷的全國性覆蓋,無疑讓這種疾病治療藥物未來的市場規模激增,尤其是2019年新版醫保藥品目錄中的甲類降糖類藥物。

我們統計,目前被納入新版醫保藥品目錄中,中成藥目錄的降糖類藥物有3種:消渴丸、玉泉丸和參芪降糖片。被納入西藥目錄的降糖類藥物有24種:阿卡波糖、格列齊特、二甲雙胍、胰島素、重組人胰島素等。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另一個問題是,慢病患者需要每天服藥,而因為醫保控費的要求,每次去醫院,醫生能開出的藥量只夠吃一個月。這就意味著,每隔一個月,患者都必須跑一趟醫院,掛號費暫且不談,為了換回一張自己都知道該怎麼寫的處方,在掛號、候診中消耗了大量時間。俗稱“排隊三小時,看病三分鐘”。

為解決這一問題,無論政府還是企業,都在做著各種嘗試。

今年8月,國家醫保局發佈互聯網醫療醫保支付新政,9月,寧夏銀川率先推出落地試點。10月1日起,《銀川市醫療保險門診大病互聯網醫院管理服務辦法(試行)》正式實行,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線上醫保支付、送藥上門;複診的慢性病患者處方藥也可快遞到家,並且享受醫保報銷。

銀川線上醫保支付才開通半月,阿里浙江衢州慢病在線支付平臺也上線了。打開支付寶,搜索對應的互聯網醫院遠程問診,醫生開出電子處方,在線完成支付(包含醫保),然後可以挑選藥店線下取藥,或是配送到家。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慢病管理在線支付流程圖

一個抗糖成功案例,西西弗斯神話

最後,分享一個勵志的5年抗糖成功案例。

這位糖友名叫八捺,確診糖尿病時年僅28歲,恰逢妻子懷孕、房貸剛還了一年的人生負壓時刻。面對糖尿病的無法治癒,他並不甘心,在堅持了一個理工男基於“假設-計劃-驗證-分析-結論”的五年抗糖之路後,他最終實現了不打針不吃藥、血糖一切正常的喜人成就。

而這五年來,他習慣了精確到克的米飯餐標,午餐120g,晚餐80g。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這是一次個人意志的勝利。

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被天神懲罰,每天都要從山下推巨石到山頂,但每當他把石頭推到山頂時,石頭又會從山頂滾落。

中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過億,關於糖尿病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和糖尿病抗爭,就像西西弗斯,日復一日,週而復始。

法國作家加繆在《西西弗斯神話》中說:“登上頂峰的鬥爭本身足以充實人的心靈,應該設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在他離開山頂的每個瞬息,他超越了自己的命運。他比他推的石頭更堅強“。

另一位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得更熱血:“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吳曄婷|撰稿

八點健聞微信訂閱號:HealthInsigh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