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德聯盟”計劃為何流產?這裡是美國的後顧之憂

兔子急了也會咬人,即使是弱者也不會坐等滅亡。二十世紀初期面對日本在東北咄咄逼人的態勢,清政府也是進行了一番掙扎和努力的——締結中美德同盟,抑制日本在東北的擴張。

“中美德聯盟”計劃為何流產?這裡是美國的後顧之憂

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後俄國勢力被排擠到北滿地區,日本在中國東北取得了獨佔優勢,尤其是南滿地區,它決心想獨佔該地。對於統治岌岌可危的清政府來說別的地方或許在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可以放棄,但是東北不一樣,這裡對於清政府來說有著重要意義。“東三省非他,乃祖宗陵寢所在,而朝廷根本之重地也。此而不保,全局動搖,中國其尚能自立乎”。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態度,清政府一方面決定對東北的行政體制進行改革,由原來三省分設將軍改為和關內各省一致。另外一方面清政府很清楚自己是無法阻止日本的野心的,只有把其他列強拉進來才能平衡各方勢力。於是確定了“廣開商埠,實行開放,平均各國勢力”的方針。居於此清政府開始了外交行動。

日本的動作明顯快多了。在日俄戰爭取得勝利後,日本為鞏固自己的“成果”立即展開了外交行動。1905年8月日本與英國續訂《英日同盟》條約,英國承認了日本所取得的勢力範圍。此後日本又與法國在巴黎締結條約,雙方承認了各自在中國的勢力範圍。1907年7月日本又主動向俄國表態,雙方達成協議互相尊重在各自控制內的權利和義務。實際上是日俄由戰爭狀態變成了相互勾結。這樣日本在東北的實際利益得到了英法俄等列強的同意和支持。這時候就只有兩大國被排斥在外了——美國和德國。

“中美德聯盟”計劃為何流產?這裡是美國的後顧之憂

美國“門戶開放”政策

美國在中國沒有殖民地也沒有租借地,因此這位後來者一直主張“門戶開放”政策,希望和其他列強分享在華利益。當時美國在中國對外貿易中佔據第三位,而主要的市場就在東北。1900年俄國入侵東北,力圖建立自己的獨家勢力範圍。俄國拒絕向美國開放東北的港口,並且阻礙美國在該地增設領事館。俄國是想把美國勢力排擠出東北,由此美俄矛盾激化了。日俄戰爭後爆發美國十分高興,羅斯福總統還稱“日本是在為我們打仗”。於是美國和英國等一起對日本實行支援,幫助其打敗俄國,最後又出面調停戰爭,想借此分享戰後在東北的利益。戰後美國趁機積極謀求在東北利益,1905年夏天鐵路大王、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董事長哈里曼來到日本,希望利用機會從日本手裡購買南滿鐵路,實現其建築環球鐵路計劃的關鍵一步。哈里曼得到美國坤洛公司的支持,該公司曾在日俄戰爭期間給予日本大量貸款,是日本的恩人。1905年10月哈里曼與日本首相桂太郎簽訂了一個關於南滿鐵路問題的備忘錄。之後他還把這項“成果”報告給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後者對其表示很有興趣,並說哈里曼可以隨時來找總統彙報。就這樣哈里曼高高興興的回國去了。沒想到三天後回到日本的外相小村反對把勝利的成果拱手讓一半給美國。於是次年1月日本宣佈備忘錄作廢。美國打算分享日俄戰爭成果的希望破滅了,美國外交失敗。

德國是最早提出中美德三國結盟的,對此德國還做出了不少努力。我們的都知道當時德國與英國的矛盾衝突嚴重,對於英日同盟,還加上法俄同盟這一系列的集團德國人是非常煩惱的。日俄戰爭後英日同盟在遠東地區佔盡上風,還把法俄兩國也拉了進來。德國自認為這樣的局勢對其也是十分不利的,他也認為日本的這些動作不利於德國在遠東利益。這點早在三國干涉還遼的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德國不甘心被排除在列強協作機制以外,試圖打破這種孤立的局面。因此德國在1906年時就正式提出中美德三國結盟的問題,為此德皇威廉二世還親自召見清政府駐德公使孫寶琦,兜售這一“對世界和平與中國自立有著非凡意義”的方案。對於德國的這一建議美國是相當積極的回應。1907年德國駐美大使與羅斯福就在東亞聯合對日問題上進行了多次秘密的談話。羅斯福表示他願意在遠東的大問題上始終與德國攜手前進。德國還就這一問題與清政府進行了多次協商。

“中美德聯盟”計劃為何流產?這裡是美國的後顧之憂

德皇威廉二世

到了現在,中美德三國結盟的客觀條件似乎已經成熟了。目前這種情況清政府是十分樂意看見的,與其制定的引入第三方勢力來平衡日本的計劃不謀而合。現在就只需要一個恰當的機會了,這個機會不久就來了。在八國聯軍侵華以及美國出臺的排華法案引起的抵制美國貨運動之後,美國希望採取一些行動來表達對中國的友好以此改善兩國關係。於是美國採取了這麼一項措施:1908年5月美國國會做出決議,將美國多收取的庚子賠款從1909年起退還給中國。清政府對此表示十分感激,通過這麼一個機會,清政府內部的重要實力派人物袁世凱、徐世昌、唐紹儀等人積極主張向美國提供有吸引力的機會來抵禦日本在南滿的擴張野心。

“中美德聯盟”計劃為何流產?這裡是美國的後顧之憂

唐紹儀

1908年10月清政府派遣唐紹儀為特使訪美。唐是早期的留美幼童,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過。這次他出訪名義上是為了表示對美國庚子賠款行動的感謝,實際上是洽談東三省開發貸款和試探中美德三國結盟的可能性問題。美國政府對此表現的十分重視,美國報紙不僅進行了長篇報道,還刊發了唐紹儀的大幅照片

美國駐奉天總領事司戴德對東北三省貸款的問題最為活躍。1907年他就同清政府達成修建新法鐵路的協議(新民屯至法庫門)。與此同時還和時任奉天巡撫的唐紹儀簽訂了美國出資建立東三省銀行的備忘錄。這位年輕的美國外交官勁頭十足,竭力想讓美國資本打入東北,決心同日本展開爭奪戰。

清政府和美國的這一系列外交活動最終還是沒能逃脫日本密集的外交情報網絡,就在唐紹儀訪美之際,日本知曉其真實意圖後決心採取行動破壞這種可能對日本產生極大不利影響的外交行動。日本內閣決定主動出擊,一方面拖延唐紹儀的訪美進程,另一方面向美國表達改善兩國關係的意願。美日雙方進行了多次密談,最終在唐紹儀剛好到達美國華盛頓的當天,美國務卿羅脫與日本駐美大使高平小五郎簽署了《羅脫—高平協定》,主要內容是“

兩國維護太平洋地區的現狀,互相尊重對方在該地區的屬地,維護機會均等原則,鼓勵各自商業的自由與和平發展;兩國以一切和平手段維護中國獨立與完整等等”。這個協定表面上美國還是堅持了門戶開放政策,實際上卻是日本外交的一大勝利,美國對日本再次讓步,等於承認了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利益和勢力範圍,而美國得到了只是一些空口保證和聲明而已。更重要的是這個協議的出臺使得唐紹儀出訪美國的行動也就失去了意義,中美兩國聯合的問題還沒有談就失敗了,中美德聯盟的計劃也就隨之流產了,清政府聯美抗日的幻想破滅了。就連時任美國國務院遠東司司長的司戴德也非常不滿,他認為這是美國“一個可怕的外交失策”。後來由於清政府內部問題,就連貸款的事情也告吹了,這一系列的政策計劃最終徹底失敗。

“中美德聯盟”計劃為何流產?這裡是美國的後顧之憂

西奧多.羅斯福

那麼這麼一個條件成熟的聯盟計劃因何這麼經不起考驗就快速流產了呢?主要在於美國方面有自己的考慮。有人說是唐紹儀到訪美國的時機不對,也有人說這是美國當時的國內政治影響的結果。確實,當唐剛到美國不久國內就發生了變故——光緒皇帝和慈禧相繼病逝。面對這種動盪的局勢,尤其是主要掌舵者袁世凱的去留問題無法確定的情況下,美國人明顯是猶豫了。同時美國國內總統大選剛結束,塔夫脫成功當選總統取代了羅斯福,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的政策出現延遲也是正常的。但是這些都不是美國犧牲自己在中國東北的利益、背後向清政府捅刀子的根本原因。美國人之所以對日本人做出讓步和妥協根本在於他擔心菲律賓的安危。

“中美德聯盟”計劃為何流產?這裡是美國的後顧之憂

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及其海外殖民地

美西戰爭後美國從西班牙手裡面奪取了菲律賓。由此這裡也成為美國亞太戰略的基地,也是美國對中國實行門戶開放政策的跳板。因此對於美國來說這裡是美國在海外的最大、最根本的利益所在。當時的美國雖然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其工業生產總值早就位居世界第一 ,但其海上力量還不足以保護菲律賓的的安全,加上該地距離美國遙遠,因此菲律賓成為了美國防禦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正如羅斯福所說的那樣“菲律賓是美國唯一致命的弱點”。而當時美國在華投資也僅佔其對外投資的3%。在這種利益的權衡之下美國認為為了保護菲律賓的安全,美國只能對日本做出妥協。就像羅斯福在給其繼任者塔夫脫的信中寫道的那樣;“如果日本要在滿洲遵循與我們政策相反的方針,我們是不能阻止它的,除非我們準備走向戰爭,而一場有關滿洲的成功的戰爭需要英國那樣強大的海軍與德國那樣強大的陸軍”。這句話深刻表明美國當時的實力還不足以既能保證菲律賓的安全又能保證自己在東北的利益,美國因此對日本讓步了,也不再關心中國的利益。

實際上在清末時期美國與日本多次外交較量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菲律賓問題成為了美國施展身手的掣肘。

“中美德聯盟”計劃為何流產?這裡是美國的後顧之憂

美西戰爭後美國獲得的海外殖民地

美國之所以和日本達成這個協定就是想以此來換取日本的剋制,並至少在原則上尊重美國的在華利益,日本也在協定中保證“不侵犯菲律賓以及門戶開放”。這場看似美日的互相妥協的協議實際上是日本外交的一大勝利,它以極小的代價就輕鬆地瓦解了即將出現的中美德同盟,又換取了美國對其在東北利益的一種認可,在與日本的這次較量中,美國又輸了。

其實憑當時美國的實力日本根本不可能在事實上威脅到菲律賓。但是美國認為相比於在東北的利益而言,解除菲律賓的後顧之憂才是最重要的。至於中國的利益美國也根本不會考慮,美國人也不會為了中國的利益與日本對抗到底,日本人就這樣利用其狡猾的外交手段輕鬆的讓美國做出了讓步。假如這次中美德聯盟可以成功實現的話日本絕對不敢肆無忌憚的在東北擴張勢力範圍,或許清政府還能有再次翻盤的機會吧!

參考文獻

《中美關係史》、 《美國外交政策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