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風能生萬物,也能害萬物。沒有風的推動,人就會吸收很多不應該吸收的東西。我們之前講了很多風,東,南,西,北風,那麼中央刮什麼風?中央的就不叫風了,中央為土有兩種可能,一個是一整年不颳風,沒有風,有人說,風對身體會有害,沒風不是很好嗎?不見得。風能生萬物,也能害萬物,但是沒有風的話會怎麼樣?在沒有風的情況下,人就會得到一些脾胃方面的疾病。

“病在脾,俞在脾”,病在脾就是說沒有風的推動,人就會吸收很多不應該吸收的東西,造成人體富營養化,江河湖泊富營養化,就會生很多水藻,長很多水葫蘆,為什麼?因為沒有風,水流動不起來。東方是肝,西方是肺,南方是心,北方是腎,中間指脾胃。脾和胃,胃主消化,吃進東西由胃來磨碎,大的變小了,冷的變熱了,脾的主要功能是什麼?大家認為脾主運化,這是個誤解,脾是太陰,什麼叫太陰?太陰溼土。

黃帝內經: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陰在內,陽之守也,陰負責什麼?收藏,就是老公掙錢了,交給誰?交給老婆,老婆是管家。脾叫太陰,什麼意思?大管家婆,一個具有看家護院本領的“人”,它會不分青紅皂白的把很多東西都收斂進來。

為什麼說肝木克脾土呢?如果東風不起來,或者肝木對脾沒有推動作用的話,脾就不停地去攢東西,舉一個自然界的現象:沙漠化。怎麼去控制沙漠化?植樹造林,樹是什麼呀?樹是木,沙漠是沙土,木克土,用樹把沙土固定住。不讓沙土四處蔓延。

再舉一個例子,衣服溼了,我們會把它掛出去晾乾,不是依靠外面的溫度把它烤乾,烘乾,主要是風把它吹乾。冬天你把一件衣服掛出去晾也能幹,為什麼?有風。中央為土,位居中央好像佔便宜,也吃點兒虧,沒有風,氣流動不起來,容易讓人產生高血糖、高血脂,還有很多人會出現過敏,其實就是脾吸收了很多東西,那些多餘的、破爛的東西留在身體裡排不出去。如果要調治脾胃病,我們會從任脈下手。想喚醒人的脾,就觸動她的陽氣,讓陽氣萌動,去調他後面的脊柱。

黃帝內經: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從正面的就是任脈,我們腹部有一個主管胃的經脈,有上脘穴,在肚臍上面七寸;中脘穴,在肚臍上面四寸;還有一個下脘穴,在肚臍上面兩寸。這上、中、下脘穴是分別負責胃的入口、主題、出口,你不想吃飯,或者吃了就咯硬,噎在那兒下不去等胃方面的毛病,就調這三個地方。怎麼去調脾呢?在肚子上面有個穴叫章門,具體在第十一根肋骨遊離端的端頭。早期的脾胃消化不好,都表現在哪兒?表現在陽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