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做好標籤日出500單不刷一單,深度解析人群標籤

今天來深度解析一下人群標籤的原理,和玩法,最近很多老哥不是搜索掉流量,就是直通車掉點擊率。燒不出去錢,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你的人群變化導致直通車掉點擊率,人群範圍縮小錢燒不出去,搜索同理,人群亂了導致點擊率下降,收藏下降,轉化下降,所以流量下降、但是各位不要慌,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好好的梳理一下標籤的原理和玩法,以及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的問題。

首先來解析一下搜索的維度和權重。

第一:點擊率

第二:收藏率

第三:加夠率

第四:產出

等等等。

這是影響搜索排名的幾個主要權重。但是人群標籤又是影響點擊率,收藏率,加夠率,產出的一個重要指標。人群精準,那麼點擊率 產出。肯定高,人群垃圾,那麼點擊率 產出,肯定垃圾。

所以標籤是決定流量大小的開關。

標籤是影響流量的權重大小。但是不等於權重。意思就是標籤會影響你流量的大小,上升下降。但是不會影響你前期來不來流量。一個新品本身就沒有標籤。你來不來流量是和標籤沒有關係。但是流量來了之後,流量遞增還是下降,就會是標籤決定、。這個是原理

那麼標籤是怎麼形成的呢?

標籤是淘寶通過大數據採集,去收錄每個買家的瀏覽習慣和收藏購物車以及消費水平。來形成標籤的。比如A買家經常去看一下北歐風格的實木床,而且最近也收藏和加夠了很多北歐風格的傢俱,那麼淘寶會給這個買家打上一個北歐風格的標籤。這就是形成的原理

當然這裡有個誤區,那就是經常很多老哥們,去查號。查年齡,那個東西沒有什麼用。淘寶判斷一個人的年齡是去根據他瀏覽的軌跡去判斷,假如你用的你媽媽註冊的淘寶賬號。那麼你的瀏覽軌跡肯定是比較年輕化的東西,所以淘寶在打標的時候,是不會根據你註冊的年齡去給你推送老年商品。這個是淘寶標籤的核心。如果能理解這個,那麼標籤對你來說就沒什麼難的了。

那麼商品標籤又是多久形成的呢?

對於商品來說:一般來說商品的標籤都是實時修正的,這個和實時權重差不多,如果你發現你在某一個時間點的流量下降很大的情況下,排查所有原因都沒有問題的話,那就是你的人群發生了變化。尤其是補單佔比很高的人。很容易出現這個問題,11點訪客還有300 12點直接就80 13點40 14點就8個了。

所以說標籤決定了你產品的存活時間。如果標籤亂了,幹什麼都是白費。

不要想著前期隨便補單,等流量起來再用直通車去修正標籤。雖然標籤是實時修正的,但是由於你前面補單積累的不精準人群很大,會導致一個結果就是,你直通車必須要有足夠大的數據。和轉化,才能把標籤修正過來。 而且非常耗費時間。各位不相信可以自己去試試。(有些老哥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

當然====有一點是例外的,那就是單量很大 補單量大的權重就遠高於標籤了,但是一定是量大,每天幾十個的那種,就不要瞎想了,老實做標籤。

所以標籤對於要做好淘寶是最關鍵的因素。

可以說現在的淘寶是

-無標籤無流量

-無標籤無轉化

說了這麼多,那麼精準的標籤到底要怎麼做呢?

下面就是重點了

講兩種操作模式

第一種適合於:長期補單的老哥。 第二種直通車圈人群打爆款

很多老哥補單,經常喜歡去找精準人群,但是真的能找到這麼多精準人群嗎? 如果是自己店鋪圈魚塘的,還可以實現,但是如果自己沒有魚塘這個就有點不現實了。

所以不要糾結於。這個小號是不是精準人群。如果不是我們可以人為的去幹預為精準標籤即可。

第一:找3-8個競品。(競品要是和你商品價格款式,而且銷量高於你1.5-2倍左右的商品且有一定的搜索訪客)

第二:讓你準備補單的人,去找到這3-8個競品。去深度瀏覽,打標。(注意是深度瀏覽-深度瀏覽不是說停留時間,而是指用戶的點擊反饋。)不是什麼停留5分鐘就叫深度瀏覽。這種沒有什麼用。要點擊反饋。點擊反饋收藏加夠就不用多說,其次最主要的就是視頻播放。買家秀圖片以及視頻。和問大家。

當然這個怎麼去找競品。自己各位就自己發揮了,只要是搜索渠道即可。

第三:前一天打標的人,第二天下單,第二天下單的時候再去做一遍瀏覽標籤。因為大部分都是刷手,所以一天會做很多任務。導致第二天標籤淡化,所以下單前在做一遍。

是不是看上去很簡單?可能很多老哥說這三點早就爛大街了,還用得著我來說?

但是我想說的是,淘寶補單也早就爛大街了,為什麼你也沒有做起來?

下面就來解析為什麼這爛大街的乾貨,還是有這麼多人沒有做起來呢?

第一:競品找錯。假如你沒有生意參謀市場行情,找的競品都是經過數據分析,這些競品流量來源都是淘寶客,活動,等渠道來的。那麼你去蹭誰的標籤呢?如果一個長期玩淘金幣的鏈接,本來買他東西的人群都是亂七八糟的你蹭來的標籤有什麼用呢?

第二:還是競品找錯。如果你賣的商品價格是88的,你的競品是58元,你的銷量是500 而競品是1500

如果你去蹭他的標籤,那麼會有兩種結果:

結果1:A買家搜索關鍵詞會展現88的商品,點開看完收藏了,再次搜索的時候可能會展現58的商品,本身兩款風格一樣的情況下。那麼A買家肯定會點開58的商品,在綜合對比,最後下單58(別問為什麼,淘寶的消費者就是這麼愛便宜。)

結果2:同上。A買家同時看見了88和58的商品。最後選擇了88的下單(這種可能性很小)

那麼第一種結果很明顯結果就是你想蹭競品標籤,反而被競品吧你的標籤蹭了。偷雞不成蝕把米

第二種結果,我感覺這種情況很少很少。所以各位自己可以去感受感受。

絕大部分都是第一種情況,那麼這種情況有導致一個後果那就是流失金額。佔比過多。導致商品轉化嚴重跟不上。導致補單量加大。從而又進入補單死循環。

當然還有第三種:那就是補單關鍵詞就圈死了自己

什麼意思?比如我賣北歐餐桌。我補單的時候關鍵詞用 北歐簡約現代餐桌,去補單。

各位常年補單的老哥們看看,如果用這個詞曲補單行不行?---------------北歐簡約現代餐桌

當然不行啊。 我們來拆分一下。

北歐簡約現代餐桌

風格詞:北歐 簡約現代

主詞:餐桌

這一個關鍵詞就包含了兩個風格。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喜歡北歐人群的佔500人,喜歡簡約風的人群佔500人,但是你補單的關鍵詞是同時包含著兩個風格的詞,要麼展現的結果,也要同時包含這兩個風格的人群才能看見,本來兩個人群一共才1000人,還要同時包含 簡約 和北歐的人群我估計可能只有100人,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說你自己把自己刷自己——(這裡突然想起了武林外傳了裡面,呂輕侯問的一句話,-----是誰殺了我,而我又殺了誰? :是我殺了我)

(這裡可能寫得有點多,多看幾次慢慢理解。這如果都不是乾貨,那麼各位也不用繼續看下去了。)

所以說,不是蹭標籤沒有用,而是取決於每個人的操作和思維模式。

就比如前幾天一個老哥問我。他最近關注了一個競品。直通車從第一天200 燒到第七天1500 單量從第一天5單到85、

他也跟著去操作。第一天第二天到第七天。別人每天刷什麼詞,他跟著刷什麼詞。別人直通車開多少他也開多少。最後競品在第七天爆發了2000+搜索,而他卻只有300多個搜索。還被降權了。

所以說單純的模仿是沒有用的,還是得有具體的數據規劃和一定的原理支持。

你連別人為什麼每天補這些詞都不知道,你去盲目的跟,那不是瞎子過河嗎。

本來是還想講一下直通車圈人群打標籤的乾貨,但是我感覺寫不完了。因為要寫直通車的話,我估計得寫2個小時,都可以單獨寫了,所以下次在寫吧。

但是可以給你們看看直通車精準人群的威力。

這是17年做的一個小類目。18年就開始直通車慢慢修正標籤,圈精準人群,減少補單。到現在一單不刷,每月賣80w+毛利20%。直通車每月6w+ 現在這店鋪基本不怎麼去動它。因為這個類目一個商品可以賣幾年。所以平時除了調調車。其他沒什麼優化的。

各位可以自己感受一下。

最後

來分析解答幾個最近很多老哥問的東西。

1.為什麼競品點擊率比我低,但是流量確比我多?

2.為什麼競品沒有我產出高為什麼能和我拿到一樣的流量?

還是來給大家解析一下搜索權重的原理。各位一看就懂了。

我們來進行一個假設,商品權重一共100。

點擊率:佔20 假設3%的點擊率能拿到5的權重

收藏佔:佔20 假設3%的收藏率能拿到5的權重

購物車:20 假設3%的加夠率能拿到5的權重

產出:佔20 假設3w的產出能拿到5的權重

其他:佔20

切記:(這個是假設,因為多少點擊率能拿多少權重誰也不知道,不要來給我說為什麼3%的點擊率能拿5的權重。問這種問題的,那真的不適合腦力事業。)-------這個是為了後面好讓你們理解。不要抬槓。

那麼現在有A B兩個商品。

A商品點擊率3% 收藏率6% 加夠率12% 產出3w

B商品點擊率6% 收藏率3% 加夠率6% 產出6w

按照上面的假設3%的點擊率

那麼A的權重分佈

擊率權重是:5 收藏權重:10 加夠權重:20 產出權重5 總權重40

B的權重分佈

擊率權重是:10 收藏權重:5 加夠權重:10 產出權重10 總權重35

雖然A商品的點擊率和產出都趕不上B商品,但是A的總體權重是高於B的,所以你的流量沒有A高。

這個才是原理、

所以你要想超越一個競品的時候,不要傻傻的就看產出。競品今天干1w的產出,你幹到2w。傻傻的等流量。要整體數據都要超越競品。這種數據起來是最快的。

我感覺很多人補單補傻了。一提淘寶,就是產出。產出權重的確是一個因素。但是不是全部。

你可以用直通車去推我的話有沒有道理。

一個正常的直通車。尤其是女裝這類,新品直通車轉化是很差的。

但是為什麼直通車還是能拉起來搜索?

按道理如果產出是唯一的話,為什麼一個女裝轉化率不到1的車能撬動搜索呢?所以各位自己思量一下。

產出權重固然重要,但是也得配合其他數據。除非你的補單量特別大,比如我們自己操作的男裝店鋪。一天日銷3000多單,補單800+ 每天補單800+。如果到達這種境界那麼,就可以放開乾產出了。其他數據只要過得去,流量肯定能暴漲的。但是如果你補單量不是特別大,產出和你的競品拉的距離也不是很遠。那就還得主抓整體數據。

最後還是那句話:只要不死總會翻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