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塊福田。所謂不計較,其實就是拔除心靈上的雜草,才有富餘的地方盛開幸福的鮮花。

01

遇到小事,不計較。

快樂的源泉來自每個人的內心,計較多了,反而迷茫。

凡是太過計較的人,實際上大都活得不幸福。

雙眼死死地盯著生活,生怕錯漏一分一毫的利益,每時每刻都要和別人攀比,因此惶惶不可終日,疲累不堪。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都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會遇到許多煩惱,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朝著希望的方向發展,沒有誰的人生完美無缺。

是你的,不用計較;不是你的,算計不來。

經歷越多,越能體會到: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能把握手中的幸福。

02

遇到小人,不理會。

《論語》裡有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和人交流心得,分享經驗是一件身心愉悅的事,但並非所有交流都值得你投入精力。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生活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充滿負面情緒,一旦碰撞出些火花,就將所有憤怒都發洩在別人身上。

對於這樣的人,如果斤斤計較,糾纏不休,那麼你的思維和情緒也會不自覺地被他牽動,陷入苦惱之中。

因此,最好的辦法是:不理會,不計較。

不計較並非懦弱無能,而是任他氣急敗壞,我自心寬似海。

03

越不計較,格局越大。

不計較不是消極懈怠,而是保持理性,格局高遠。

世事如棋,下棋的時候需要有大局觀,起承轉合,縱橫捭闔,才能不落下風。

同樣,對待生活也需要從容恬靜,不被短暫的利益矇蔽雙眼,才不會因一時得失而鬱結在心。

一葉障目,便不見泰山;高瞻遠矚,則世事洞明。人的生命格局越大,越不會在瑣碎的煩惱中沉淪。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面對瑣碎的生活,要懂得善待自己,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身心健康。

不計較,其實就是與生活和談,與世界言歡;不在無謂的小事上浪費過多精神,讓心靈重返自由自在的福地。

一個人的快樂,從來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舒服的人生,貴在不計較。

01

善於麻煩別人

作家武志紅在《巨嬰國》裡寫道:

“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

而好的關係,往往也就是通過互相麻煩建立的。

以前有一個小男孩在院子裡搬一塊石頭,父親在旁邊鼓勵:“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來!”

但是石頭太重,最終孩子也沒能搬起來。

他告訴父親:“石頭太重,我已經用盡全力了!”

父親說:“你沒有用盡全力。”

小男孩不解。父親微笑著說:“因為我在你旁邊,你都沒有請求我的幫助!”

其實一件事情如何達成,誰又規定只能用自己的力量呢?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有時候借用別人的力量,是為了在不完美的條件下,也能夠達成自己的心願。

如此,得償所願,皆大歡喜。又有何不可呢?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02

不要老是想當初

回憶就像一包痱子粉,癢癢時總想去拍打它。而無節制地拍打只會讓你眼前塵霧瀰漫,迷恍了你未來的路。

但念舊似乎是一個人的天性。“想當初,我要是……”,“曾經我……”,類似這樣的話,我們聽過或者說過不下上百次。

但這樣的話說多了,除了給現實生活一點懷舊感之外,毫無用處。

晏殊就寫道: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最好的時刻,一個是現在,一個是未來。所以,趁有空,趁現在,努力過好餘下的每一天。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03

遠離負能量

正能量,是一種充滿陽光的心境。而負能量,則是揮之不散的陰雲。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
與有些人聊天,興致勃勃,意猶未盡,就算是陰天,心裡也裝著太陽,令你容光煥發,信心倍增,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和社會的美好;
與有些人聊天,會被對方的幾十個“鬱悶”變的鬱悶。
因為他們從工作說到生活,從朋友說到家庭,從過去到現在再到將來,說到網上或社會現象,沒有不讓自己感到鬱悶的。

就算那天雖是晴空萬里、豔陽高照的天氣,也會頓覺眼前烏雲密佈,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令你感受到人心的險惡,讓你對未來沒有期待。

所以,和一個能讓你變得更好的人在一起,很重要;而和一個能讓彼此都變得更好的人在一起,更重要。

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同的人能量場的強度也是不同的,但有相同夢想的人,能量是能夠相和的。
和充滿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是今生的福報,一定要好好珍惜,並傳遞對生命的感恩及對生活的熱愛。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04

不要拒絕新事物

拒絕新事物,其實就是一個人廢掉的開始。

這個世界是瞬息萬變的。寫信快不過電話、微信;馬車快不過火車、高鐵;珠算快不過計算器。

如果再不接受新事物,就只能被時代淘汰出局!

三十年前,洗衣機一上市,有人說洗不乾淨,猶豫了十年,結果比別人多用手洗了十年。
十五年前,太陽能上市,有人說騙人的,不好用,用不慣,結果多花了十年電費。

十年前,樓房開盤上市,有人說房價會跌,結果房價翻了10倍。
拒絕新事物,我們除了固步自封之外,得不到任何好處。


當下社會若不學習、不成長、不接受,那誰也幫不了你,一年後的你依然還是你,只不過年齡大了一歲!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05

收住脾氣

脾氣越大,身體越差;脾氣越溫,福報越深。

《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沒死在為關羽報仇的沙場上,反倒在暴躁脾氣的陰溝裡翻了船,丟掉了性命。

清代作家李漁排解的方法是寫字:“予無它癖,唯有著書。憂籍以消,怒籍以釋。

鄭板橋更加直接,當鬱郁不得志時,就提筆畫竹。畫完以後,心裡就舒坦了,畫技也愈加純熟,一箭雙鵰。

被脾氣控制的人,傷人又傷己;懂得控制脾氣的人,化脾氣為爭氣,這樣的人情商都很高。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有句話說得好:“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紅樓夢》中,寶玉生氣要砸玉,林黛玉哭哭啼啼;薛寶釵探病送來燕窩,林黛玉暗自垂淚;中秋賞月,熱鬧不如以往,林黛玉無語凝噎;最後,驚聞寶釵和寶玉訂了婚,竟活活咯血而死,不禁令人扼腕嘆息。

其實人生說到底,不過就是一場花開花落。

花開的時候,珍惜時光,盡情綻放;

花謝的時候,風乾過往,禪心珍藏。

如此這般,日子不是過得也十分美好。

所以,千萬別讓脾氣阻擋了你的福氣,因為,你所有的福氣,都藏在脾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