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孩子太有出息”,六旬老人发声感慨,希望儿女平平淡淡

现在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叫方面都十分看重,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儿女以后能有一番大作为,好光宗耀祖。于是他们下大力气培养子女,拿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有一位六旬老人和他们的想法不同,他只希望孩子们平平淡淡。

“我不想孩子太有出息”,六旬老人发声感慨,希望儿女平平淡淡

周老汉已经年过六十,前些年妻子因为一场大病离开他,儿女们也都各自成家,平常基本他一个人生活。

日常中,他溜溜鸟,下下棋,日子看来也算惬意。

“我不想孩子太有出息”,六旬老人发声感慨,希望儿女平平淡淡

儿女们都很争气,各有各的事业,虽然不经常来,但是都很有孝心,经常给他买各种东西或者往他的卡里打一笔数目不小的钱。

外人很羡慕他,称赞他教子有方,晚年生活幸福,他却摇摇头,叹了口气,无奈地说:“我不想孩子太有出息,他们平平淡淡的也挺好,这样他们就能经常回来看看我了,现在过年过节的,孩子们都忙,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

说罢,周老汉离开了,背影格外孤独。

目前,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和周老汉相似,儿女长大后因为事业不能留在父母身边,剩下老两口或者其中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他们被称为“空巢老人”

想让孩子平平淡淡,只因父母的这些“小私心”

有出息的孩子,往往会在事业上拼搏努力,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在事业上用去的较多,陪父母家人的时间就会减少,就如同周老汉的儿女,他们不是不孝顺,他们只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陪伴自己的父亲。

“我不想孩子太有出息”,六旬老人发声感慨,希望儿女平平淡淡

父母希望子女平平淡淡,这样虽然他们没有大的理想和报复,但是也因此生活会比较清闲,可以经常回家陪父母,和父亲说说话,吃母亲做的菜,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对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如果孩子太有出息,眼光就会高,见识也会不一般。而父母因为年老,视界会狭窄一点,和儿女沟通起来感觉难以跟上儿女的步伐,和儿女的关系变得疏远,这样更加剧了老人的孤独感。

不管是不是有出息,父母慢慢变老,子女这样做父母很开心

1:多交流,视频电话用起来

现在大家工作忙,但是也能抽出时间给父母去个电话,不需要每天嘘寒问暖,隔三差五总是可以的。

“我不想孩子太有出息”,六旬老人发声感慨,希望儿女平平淡淡

把你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和父母多多分享,不论是搞笑的,还是奇怪的,悲伤的还是少分享一些。有时间的话,多跟父母视频,他们老了,不光想听到你的声音,更想见到你的样子。

2:礼多人不怪,让父母出去吹吹牛

儿女给父母买了东西,虽然父母嘴里说别乱花钱,家里都有,但还是喜滋滋地用上了。所以日常生活中,多给父母买些礼物,当然这些礼物不用多贵,只要是儿女买的,父母就很开心啦,他们会感觉到你心里有他们。

而且很多老人比较喜欢在外“显摆”,经常拿着儿女的东西说这是我闺女或者我儿子买的,这让他们又有面子又自豪。

3:节假日要有仪式感,父母在你心中重千斤

很多地方都说生活要有仪式感,对待父母也是如此,赶上父亲节,母亲节,元旦什么的,可以带父母去买买衣服,旅旅游,一起吃个饭什么的。

“我不想孩子太有出息”,六旬老人发声感慨,希望儿女平平淡淡

实在没时间,备个“薄礼”也是好的,子女这样做,能让父母感觉到儿女的重视,心里也会宽慰很多。

4:多吹“彩虹屁”,父母常开心

父母年龄大了,很多事做得不比年轻人,聪明的子女会经常对父母吹“彩虹屁”,哄得老人特别开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有些事不好拿捏,容易产生“不中用”的想法,所以子女们不要吝啬自己的夸赞,“彩虹屁”吹起来,让父母感觉自己“宝刀未老”。

父母年龄大了,需要的是陪伴,不管发展如何,一定要多回家,曾经春晚上有首《常回家看看》唱红了大江南北,其中有句歌词让人记忆深刻:“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各位父母,你们自从有了子女后,对孩子的以后和自己的以后考虑过吗?欢迎在留言区说出你的想法,我是豆宝奶奶,对于子女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请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