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的栽培技术

莴笋为菊科,原产地地中海,喜冷凉性气候,株高一般在40-50厘米之间,茎部成圆柱形,体内有白色乳状液汁。各类型根据根茎的色泽又有白笋、青笋、紫皮笋之分。根据莴笋叶片形状可分为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冬莴笋栽培技术包括:

一、培育壮苗

1、播期确定:在秋季9月左右播种,不同品种,有效积温、光周期的要求不同。

2、苗床准备:保肥保水力强、疏松肥沃的的壤土,播前整平床面,浇足底水,苗床地勿使用除草剂。

3、种子处理:冷水浸泡6h,在15-20度条件下包裹种子进行催芽,直至30%-40%种子露白为止。

4、苗期管理:出苗后,在子叶平展及1~2片真叶时各间苗1词,将过密幼苗以5cm见方进行间苗,间苗后覆以细潮土;苗龄40d左右,幼苗具4-5片真叶时定植,定植两天前,用1000倍液的多菌灵喷施。

二、整地定植

1、选地势高、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不同品种对土壤墒情要求不同)。

2、施腐熟有机肥1000-2000kg/亩做机肥,如果是生地,第一年应重施肥,同时,注意防止地下害虫,施肥后做成1.6m宽的平畦。

3、栽植密度依每667㎡、30-40cm见方栽4000-5000株。

4、栽苗时浇定植水。

三、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移栽后30天左右进入莲座期(开盘期),叶面积迅速扩大,嫩茎开始伸长和加粗,加强墒情管理。

2、棚膜覆盖:11月中旬左右,在第一次寒潮到来之前盖大棚膜,在盖膜之前一次喷施杀菌剂。

3、棚内控温:上膜后,勿在棚内浇水,适时通风,降低棚内温度。

4、控温:通过放风口大小、放风时间,调节大棚内温度,控制莴笋长势,12月中旬后,当夜温降低到零下时,棚内开始内覆盖,当温度降到零下3度时,要双重覆盖。

5、病虫害防控

(1)选择高产抗病品种。

(2)莴笋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褐斑病、病毒病,主要害虫有蚜虫、潜叶虫。

(3)盖膜后,每10天左右喷施一次杀菌剂,如杜邦克露、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轮换选择杀菌剂,减少其抗药性。

四、适时采收

茎顶端与最高叶片尖端相平时即可采收。

莴笋的栽培技术

莴笋的栽培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