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麗塔》:詩意與病態碰撞出乖張美

人類的道德觀念是我們
不得不向美的現世觀念所致的敬意。

這是書籍《洛麗塔》引用的一句話。

《洛麗塔》是“小蘿莉”一詞的出處。洛麗塔=小蘿莉,指的是性感迷人的少女。文中的洛麗塔在12歲左右,是亨伯特的繼女,他為了她而娶了她的母親。

《洛麗塔》:詩意與病態碰撞出乖張美

(具體形象可參見電影《洛麗塔-一樹梨花壓海棠》

《洛麗塔》:詩意與病態碰撞出乖張美

and 《這個殺手不太冷》。)

有時藝術和變態只有一線之隔,與性糾纏不清。
洛麗塔是個問題少女,邋遢,但很迷人。最初的她處於一種無意識狀態。但終於在作者抽絲剝繭的敘述中變得複雜、狡猾。

洛麗塔說,他(指奎,洛麗塔為之痴迷的情人)傷了我的心,你乾脆毀了我的一生。

洛麗塔也說,我再給你倒點酒,噢,別哭了,我很抱歉,欺騙了你那麼多次,可生活就是這樣。

而亨伯特說,他甚至不是洛麗塔的第一個情人。

每一寸肌膚都散發著迷人氣息的少女,透過亨伯特的回憶一點點豐富起來,原來她所愛另有其人,原來她曾因亨伯特而憤怒、哀傷,而這些情緒被亨伯特無限放大的痴迷掩蓋了。

越是漂亮的女人就越會騙人,這句出自殷素素的話似乎也適用於洛麗塔。

亨伯特說他愛孩子。他和奎一樣喜歡孩子:

這是一種混合情慾的對孩子的喜歡。

亨伯特沒有辦法拒絕洛麗塔的請求,他羸弱,乃至被洛麗塔戲耍。亨伯特身上洋溢著一種歐洲老紳士氣質,他對體面有一種難以剋制的追求;他喜歡頻繁引用詩句和經典作品來描繪洛麗塔;會在趕去槍殺情敵之前認真收拾自己。

這就好比《沉默的羔羊》裡,變態殺人狂總會播放古老的《哥德堡變奏曲》;《西部世界》殘酷的故事被鋼琴曲修飾,心理有些扭曲的羅伯特喜歡引用莎翁的經典名句。

正如作者在書所寫,你一直往下扒開,會在《洛麗塔》裡看到巴爾扎克、高爾基、曼。文化和更深層的藝術性帶來的美,加持和昇華著故事。

陽痿而且戀童的奎臨死之前居然在彈鋼琴,這讓原本有些骯髒和沉重的主題具有了一種乖張的美感。得承認這種美感。

《洛麗塔》:詩意與病態碰撞出乖張美

亨伯特說他最後見到的那個長大了的洛麗塔像枯柴一樣喪失了光芒。亨伯特對洛麗塔的迷戀裡有一種光,這是一種病態的柔情與痴心。一種奇異的投射。絲毫不亞於偉大的蓋茨比的投射。

蓋茨比投射的是理想,亨伯特投射的是“紛紛情慾”裡的理想,他眼中的洛麗塔不是洛麗塔本身,是幻象。

至於《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有人認為這是洛麗塔記錄的自己的故事。我並不認同。洛麗塔是一個性感,早熟的少女。洛麗塔註定戀父,亨伯特大叔也總是痴迷於少女。這和房思琪有很大區別。

《洛麗塔》:詩意與病態碰撞出乖張美

Lolita,light of my life,fire of my loins.My sin,my soul.Lo-lee-ta: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at three,on the teeth.Lo.Lee.Ta.

“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 ,我的慾念之火,我的罪惡 ,我的靈魂。”

——————————————————

以上回答來自長期關注閱讀與寫作的【書痴編輯】伍小仙,如果您對書籍、閱讀、書店、新媒體運營等話題感興趣,可以搜索關鍵詞:書痴評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