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導語】

姑娘是一個入口,有人一入成佛,有人一入成魔。不論是佛是魔,歷盡人生給你的千劫百難,你終將找到自我。讀懂隱喻,讀懂弗洛伊德,你會發現《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你想象。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洛麗塔》遠非情色片那麼簡單,它究竟是在講什麼?

每個年少時代的“延遲滿足”,都會化作心中的一個執念,一個心魔,在漫長的歲月裡,你控制著它,它啃噬著你,而在這一過程中,有人變成更強壯智慧的自己,故而一念成佛,有人變成了更猥瑣不堪的自己,故而一念成魔。

而不論是佛是魔,歷盡人生給你的千劫百難,你都將找到自我。

慾望,是人類基因的底層代碼,你沒法徹底打敗,只能瞭解它,接受它,制御它,最後,Enjoy。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一、被困住的14歲


賈寶玉的14歲,困在了一個園子,園裡盡是可愛的姑娘,後來她們都死了,他看破紅塵,出家為僧,人生再無半點奼紫嫣紅。

張愛玲的14歲,困在了繼母給她的一箱舊衣,怎麼也穿不完,像是渾身生了凍瘡,以至於她經濟獨立後拼命穿各種奇裝異服,一生都在與那箱可怕的舊衣抗爭。

亨伯特先生的14歲,困在了一個死於傷寒的姑娘。那是他的初戀,他的初代“洛麗塔”。他收藏了她內衣裙角上的帶子(別問我他為什麼會有),他對女性的慾望永遠被定在了14歲少女的模樣。

直到他40歲,再次遇到一個14歲少女,他被激活,他被重啟,他前半生的整個陰霾都被姑娘的一個笑容打亮,他開始瘋狂釋放他的愛與欲。

直到他上了法制頭條。

這就是電影《洛麗塔》。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14歲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是課間操偷瞄到心儀的她一眼都會小鹿亂撞,是兩個人的作業本挨在一起都覺得幸福爆棚,14歲,可愛到犯規。

可一個男人被永遠困在14歲,這一點也不酷。

上學變成上班,打球變成了打牌,××變成×總,衣冠楚楚,人模狗樣,可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個從他生命殘忍下線的姑娘,永遠活在他半夜的輾轉反側裡。

這個無法逾越的坎兒,成了他的底層操作系統,走最多的路,見再多的人,喝再多的酒,掌握再多的資源和技能,都只是他的一個個APP,底層操作系統不穩,遲早宕機。

而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被困在這些自我侷限裡,路徑依賴裡,父母關係的陰影裡,成長環境的投射裡……它們困住了我們的生命,我們卻稱之為命運。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二、情色片的極致審美


優秀的小說文本,出色的視聽語言,國寶級男神的演繹,《美國往事》同款配樂大師的配樂,使全片似一條舒緩又憂傷的河流,緩緩流過你的心房。

1.優秀的原著文本

“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慾望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麗—塔:舌尖從上顎向下運動三步,第三步輕叩牙齒,洛。麗。塔。”

“昔日的如花妖女,如今敗如枯葉。但我愛她,如今的洛麗塔,蒼白,臃腫,混俗,懷著其他男人的骨肉。她可以褪色,可以萎謝,我不在乎。我只要看她一眼,萬般柔情,湧上心頭。”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俄裔美籍作家,1955年創作了小說《洛麗塔》。小說中的多處文字都直接化作本片臺詞或旁白,他的筆力使全片都沉浸在這種濃得化不開的深情中,像一首流淌的抒情詩,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有如此的文學美。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2.演員的神級演繹

天使少女易尋,高級大叔難遇。

大叔+蘿莉的搭配如果讓你看起來很高級沒有不適,那一定是這個大叔很“高級”。

傑瑞米·艾恩斯,國寶級英國演員,這部情慾片正因有他才色而不淫。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銀幕上,他是偷得少女心的“慣犯”:《烈火情人》中,他與兒子的女友打得火熱,貝託魯奇的《偷香》中,他飾演的作家貪戀著甜美少女,託納多雷的《愛情天文學》中,他又上演了一出天文學教授與博士生的黃昏戀。

與他搭戲的女演員大都比他小很多,但這從來不是問題。也許英國的潮溼天氣帶給了他天生的陰鬱氣質,無論是一廂情願還是兩情相悅,他總是能用他出眾的外表和收放自如的演技把觀眾注意力集中到情感本身,而捨不得對他道德審判。

他用眼神就能輕易顛覆是非,讓你心甘情願追隨他穿越罪惡和黑暗,共赴一場場禁忌與不倫。

本片他飾演一個來美國教法國文學的大學教授,儒雅,斯文,西服三件套永遠像他的措辭一樣妥帖。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初期,洛麗塔與他每次無意的身體觸碰,都使他洶湧的荷爾蒙一次次衝擊著倫理的河床。內心狂喜,但表情上永遠正經,只流露出最小幅度的歡愉。出於倫理道德,動作上他甚至還在躲閃,在後退,而恰是這每一次的人天交戰都令人更加為他意亂情迷。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你很難想象一個有豐富閱歷和社會地位的40歲男人,也可以浮現出少年般的羞赧,他在中年和少年間自由切換,他對每一次微笑或皺眉的劑量都精心設計,不是頂級的表演天賦,沒有對人性的洞若觀火,達不到如此精準的表情管理。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在佔有洛麗塔後,他患得患失,他癲狂,他焦慮,前一刻如蜜糖般甜蜜,後一秒如砒霜般苦澀,他深知自己是手握天使的惡魔,雖然幸福如天堂,但這天堂的顏色卻如地獄之火,焦灼,時刻在他眉間燃燒。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三年後,再見洛麗塔,昔日如花妖女,如今枯枝敗葉,還懷著別人的骨血,但他依然愛她,只要看她一眼,萬般柔情,湧上心頭。

“洛麗塔,你熟悉的老爺車離這裡只有25步,你願意走出這25步嗎?”

然而,三年時間,滄海桑田。

當他發現洛麗塔已永不可能回到他身邊,甚至把他給錢當成所謂的“嫖資”和交換時,他內心山崩海嘯,地動山搖。

洛麗塔接過遠超預期的錢,興奮得想要親吻他的臉時,他像受到巨大的刺激:

“別碰我,碰我我會死。”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一碰就千瘡百孔就瞬間石化就肝腸寸斷就巨浪滔天。

請原諒我此刻語言的蒼白,如此絕望的時刻,任何人類文字都無力迴天,太痛了。

想起胡蘭成逃離前來張愛玲寓所看她的最後那晚,張已得知他在溫州鄉下的各種韻事和這個男人的不可挽回,所以當胡張開手臂想擁她入懷時,張愛玲也同樣向後一退,發出瘮人的駭叫。

太痛了。

回到本片,一個缺失父愛而戀父的女孩,一個初戀故去而相思成災的男人,一輛瘋狂的老爺車,一路瘋狂做愛,橫穿美國全境。最後,在警車的追捕中,他走下那輛曾經滿載歡聲笑語的老爺車,忽然聽到遠處山谷下兒童的歡笑,一時間,所有前塵往事湧上心頭。

開到茶蘼花事了,情到深處已成殤。

他心痛,不是因為他身邊沒有洛麗塔,而是那片歡笑聲中沒有她。

他從慾望出發,終於抵達了愛。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蝴蝶飛不過滄海,他終歸毀了她的一生。

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他還是會義無反顧,哪怕萬劫不復。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3.出色的視聽語言

鏡頭、場景、美術、配樂等共同營造出一種高級美學氛圍。

一切始於一個慵懶的夏日午後,她穿著輕薄的衣裙躺在草坪上看畫冊,噴泉打溼了衣裙,陽光微撫著少女。

他看見了她。

一眼萬年。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這是男主與洛麗塔的第一次相見,古典油畫構圖,噴泉,少女,綠草,水汽,似乎空氣中都氤氳著催情的分子,一切都為讓這個男人淪陷,淪陷,淪陷。

而這場宿命般的邂逅,卻始終帶著史詩般的感傷,這得益於本片的配樂——意大利國寶級配樂大師埃尼奧·莫里康內,《美國往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的配樂皆出他手。

莫里康內彷彿將洛麗塔和亨伯特的魂魄注入其中,用純樂表現男主對少女的渴望與道德的掙扎,用爵士樂表現洛麗塔對男主的調侃捉弄,以及她本身的自由、爛漫和玩世不恭。兩種音樂交替,預示著二人似平行宇宙,終究無法永恆。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三、影片豐富的內涵遠超一般情色片


1.第一人稱敘事的迷惑性

本片與小說一脈相承,採用男主第一人稱敘事,全部都是男主的主觀回憶,附以大量的內心戲獨白和懺悔,而這點最具迷惑性。

英國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說:“凡事都有一個與一望而知不同的真相”。

這世間的事永遠都有三個版本,男性的版本,女性的版本,事情的真相。

於男主而言的一場唯美虐戀,從洛麗塔的視角看,有沒有可能是一種“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男主自述的洛麗塔投懷送抱與自己的道德困境,有沒有可能是加了美化濾鏡,對這場虐戀的主觀糾偏?

姜文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說:“我不斷髮誓,要老老實實講故事。可是說真話的願望有多麼強烈,受到的各種干擾就有多麼大。我悲哀地發現,根本就無法還原真實,記憶總是被我的情感改頭換面,隨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得頭腦混亂,真偽難辨……我以真誠的願望開始講述的故事,經過巨大堅韌不拔的努力卻變成了謊言……”

一切交由讀者審判。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即本能的我,完全處於潛意識之中,對洛麗塔的慾望,對奎爾蒂的復仇,都是男主的本我。

超我,即高度道德化的我,壓抑內心的邪惡,用道德約束行為,這是男主的“超我”。雖然他得到了洛麗塔,釋放了“本我”,但強烈的負罪感也如影隨形。

自我,即面對現實的我,是“本我”和“超我”的調節者。初戀的死使他成年後也只對少女著迷,“超我”的道德約束,又使他一直壓制慾望之火。直到遇到洛麗塔,變得更加慾壑難填,“自我”只能更艱難地維繫“本我”和“超我”的平衡。

全片就是一場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奏,納博科夫採用這種方式,實際是在表達自己由歐洲流亡美國後的無家無根精神無處寄託。男主年少痛失初戀,作家年少背井離鄉痛失祖國,這都給他們造成難以癒合的心理創傷和無法克服的精神障礙。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3.大量隱喻

(1).腳

陽光下沾著水汽和綠草的少女的腳,踩到男主褲腿的溼漉漉的腳,輕踢男主搖椅的塗著紅指甲的魅惑的腳,第一次開房被男主輕輕托起褪下鞋襪的腳,在討價還價時挑動男主下身的腳……

少女的纖纖玉足,永遠是撩撥情慾的最好道具。

三年後的再次相見,鏡頭又特意劃過洛麗塔的腳,臃腫,俗氣,拖著髒髒的拖鞋,再沒有天使之足的光彩,少女終究隕落。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2).嘴

下巴會動的嘴,嚼口香糖的嘴,帶牙套的嘴,嚼玩具的嘴,對浴室玻璃嘟起的嘴,吃香蕉的嘴,口紅凌亂的嘴……

洛麗塔的嘴部特寫也異常豐富,它是開放的,充盈的,一刻不得閒,充滿了性暗示,最後男主也是通過她嘴上凌亂的口紅,發現洛麗塔揹著他與別的男人接觸。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3).雨

雨是男主情緒的外化,也是與洛麗塔的關係轉變的表達,每當他陷入掙扎或關係遭遇危機,不是雷聲滾滾,就是滂沱大雨,洛麗塔的離家出走,也是在大雨之下。

(4).狗

全片共出現8條狗,共計11次。初戀出場,牽狗,初訪洛麗塔家,遇狗,洛麗塔離家去夏令營,出現狗,洛麗塔初遇奎爾蒂,出現一條被繩牽的狗,洛麗塔離家出走,出現惡狗,三年後再次相見,出現狗。

寵物狗,被牽繩的狗,對人狂吠的狗,狗代表什麼?我認為可以理解為洛麗塔與男主的關係,有寵愛,有被牽制,也有對男主的傷害和反撲。

(5).方向盤

方向盤意味著駕馭,絕大部分都是男主開車,他在掌控局面。唯一一次,洛麗塔開動油門緩緩向前,也正是這次後,洛麗塔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方向,逃離男主奔向那個變態跟蹤者。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6).酒店名稱

第一次開房入住的酒店名為 Enchanted hunter,著魔的獵人。獵人,獵物,正是對男主與洛麗塔關係的指涉。

(7).燈

在酒店與變態奎迪對話時,反覆出現燈的特寫,一個個飛蟲不停飛向燈,然後慘死,前仆後繼。飛蛾撲火,萬劫不復,寓意非常明顯。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8).湖的名稱

男主與洛麗塔媽媽去的那個湖濱,名為hourglass lake,沙漏湖,而沙漏寓意把時間囚禁,永恆鞏固時間。14歲痛失初戀,男主的愛與欲永久禁錮在了14歲的那個夏天。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結語】

什麼是真正的愛?

80歲入手一枚18歲小妾並得意洋洋地髮圈——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不是愛,是曬秀炫。

82歲入手一枚28歲正室說要攜手餘生,這不是愛,是用自己的落日餘暉去禁錮一個女人的鮮嫩生命。

李鴻章說,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慎而重之。

財富、地位、閱歷之於男人,又何嘗不是一把把利器。

所謂不倫之戀,不倫的並不是年齡,而是識字的人拿賣身契來讓文盲畫押,

是古玩行家若無其事地用買狗食盆的價格買走了宋代的瓷,

是站在活死人墓裡的人對洞外的少女喊,進來呀,外面的陽光惡毒,這裡蔭涼。

《簡愛》中說: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棲,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高質量的愛情只能發生在兩個獨立人格之間,兩個能量不對等的人,不是愛,是交易,是交換。

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洛麗塔》的審美和內涵遠超情色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