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澧縣荊河戲簡介~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南澧縣荊河戲簡介~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美麗豐饒的洞庭湖西端,神奇廣袤的澧陽平原,距湖南省會長沙250公里的湘西北重鎮——千年古城澧州,即今日飛速發展的國家衛生縣城澧縣,流傳著一種傳統的古老戲曲——澧州荊河戲。它是湘西北以及湖北荊州、沙市等地廣為流傳的地方大戲劇種。以其流行於長江荊河段(既荊、襄、府、漢四派中的荊河派)而得名。解放前以班社進行活動,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臺戲”等名目;抗日期間,又有“楚劇”、“漢劇”、“湘劇”等號。1954年,湖南省文化廳對全省民間職業劇團定點安排,定名為荊河戲。

(一)源流、沿革及傳承發展

據1962年在臨澧舉辦的荊河戲遺挖掘繼承工作委員會的老藝人瞿翠菊、許宏海、翦同榮等座談:荊河戲起於明初永樂年間,但已無從查證。康熙四十二年(1703)顧彩在《容美紀遊》中提到的“終帶楚調”,就是指當時流行於這一帶的地方戲曲。由於她深深地植根於當地語言、風俗、樂舞、俚歌之中,所以“初學吳腔,終帶楚調”。由此可見,楚調已深深紮根於廣大人民和藝人心中,學別的腔調免不了要帶出本地的楚調來。這種楚調,就是區別於吳腔、梆子腔的早期荊河戲。

明末清初,李自成攻佔澧州(1643)隨軍帶來了秦腔劇班,這些藝人流散各地,把他們帶來的秦腔逐漸與楚調相結合,演變為荊河戲的“北路”,約順、康年間,基本完成了這種楚調與秦腔的“南北結合”,形成了荊河戲彈腔“南北路”。

1954年,荊河戲民間職業班社定點為五個荊河劇團,即:澧縣荊河劇團、津市荊河劇團、石門荊河劇團、臨澧荊河劇團和湖北省石首縣荊河劇團。

(二)藝術特色及傑出價值

荊河戲與其它皮黃劇種一樣,角色分生、旦、淨、醜四大行。在音樂、表演、服裝、習俗等各方面,有一些基本的共同點,但作為荊楚一帶的地方大戲,她又有獨具的特色,除了舞臺語言用澧州官話以別於其它劇種之外,荊河戲最大的特色,主要表現在音樂方面:

1、呔腔呔調,獨具特色

荊河戲北路唱腔,無論生、旦、淨、醜至今都保留有由秦腔向彈腔衍變過渡後期的呔腔。據老藝人談:呔腔是用以刻劃山、陝一帶北方藉人物如關羽、趙匡胤、高振、路遙等人物的專用唱腔。如《三元會》中高振唱的《這一位狀元真出奇》、《打洞》中趙京娘唱的《叫罷一聲苦》的呔腔導板,《三搜索府》中施有倫唱的《金牌召來銀牌宣》乃至《有魏虎跪殿角》等,都不同程度保留了呔腔。這為其他皮黃劇種所無,確屬荊河戲所獨有的特殊唱腔。

2、南北交融,韻味別緻。

荊河戲有一種北路唱腔用南路定弦演唱的叫《南反北》,又稱《子母調》(母調用5//2定弦,子調用1//5定弦)和北路一樣,有導板、一流、慢二流、流水、快打慢唱、三流等一套完整板式,用以表現人物思慮、悲傷、恐怖等情緒,而子調則表現病危、死亡等情緒(又稱陰調)。前者如《捉放曹》陳宮所唱《一輪明月照窗紗》、《八義圖》中程嬰唱的《一片忠心反落空》、《蘆花蕩》中周瑜唱的《憶昔當年九里山》等;後者如《玉清觀》中孫策唱的《說罷一會長嘆氣》,《蘆花蕩》中周瑜的《周公瑾自幼兒操弓演箭》等,如泣如訴,令人魂銷。這在其它皮黃劇種中亦屬少見。

3、特殊唱法,亟待傳承。

荊河戲南北路唱腔中,還有很多特殊唱法,如關羽、趙匡胤一類人物的“淨腔”比一般生腔音域要高四、五度,又有十八板、十三板、正八句、龍擺尾,南路有正反《馬頭調》、正反《老闆頭》、《八塊屏》等等。

4、鑼鼓一響,觀眾滿場。

荊河戲的武場以打雙鈸為其特色。過去多在野地演出(謂之唱“草臺”),為了召引觀眾,必須由武場打一通鑼鼓(謂之“鬧臺”)而這時往往鼓師未到,無人指揮。於是就由操頭鈸者代理司鼓指揮,編排了一套相互連接的武場曲牌,看頭鈸的眼神、握鈸的姿式、擊法等統一指揮,循序不亂。以後又把打擊樂和嗩吶結合成為“吹打南路”(或稱“打點子”)至今民間婚喪喜事,都要僱請服務。

長期以來,荊河戲以她特有的唱、做、念、打。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舞臺上,藝術的再現了歷史的興衰起落,趣事軼聞,用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荊河戲形式,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成為荊楚人民自覺接受倫理道德教育的大課堂,成為湘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寄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