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格铁路二线再到格库铁路,十一年坚持靠的什么


铁建员工耿爱民


伟大的时代诞生伟大的英雄。在青藏高原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诞生耿爱民这个榜样,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

从西格铁路二线再到格库铁路,十一年坚持靠的什么

耿爱民很平凡,他是中铁二十二局集团上万名建设者中的普通一员。耿爱民又不平凡,因为,他始终按照企业和组织要求,带领广大职工在艰苦的青藏高原拼搏奉献,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历史的使命交给中铁二十二局,我们就要扑下身子,打出当年铁道兵的精气神!”透过铮铮誓言,人们看到了他的初心,而他的一切作为,只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初心不因环境恶劣而改变,使命不因来路艰险而淡忘。耿爱民同志11年扎根高原,默默奉献,靠的是拚劲,靠的是意志,更靠的是情怀和信仰。向着天路不断延伸的钢轨,就是他的初心的最好注脚,也标注了新时代奋斗者的生命高度。

在中国铁路一日千里的发展背景下,我们的身边不乏耿爱民这样的优秀分子。实际上,正是耿爱民和项目团队的超常努力、超常付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才在青藏高原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正是像他们一样的数万建设者的拼搏奉献,

中国才实现了在“一带一路”上的拓路前行,敢于在世界大变局中亮出“中国方案”

中国的伟大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公司要做强做大做优,也呼唤更多耿爱民一样的企业管理者和带头人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科学管理,锐意进取。我们坚信,在榜样的鼓舞之下,经过全体职工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卓越发展,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公司的明天会更美好!

11年坚持靠的是什么?

有人问耿爱民,这11年坚持下来的理由是什么?他回答:“哪有什么理由,你不来,我不来,总要有人来。共产党员,就要吃苦在前,冲锋在前,路就在那,选择了就要勇敢地走下去!”

在干部职工的印象中,耿爱民总是一副淡然的样子,是一位逢大事而有定力的好领导。有一句话他常常挂在嘴边:“其他人可以退,我们不可以退!我们不光是项目上的领导,我们更是一名党员。如果我们都退缩了,这个党支部就垮了,还谈何高原铁路建设!”



恪守职责风雨无惧

2019年入夏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冲毁了塔尔丁1号中桥,而这座桥是通往地处无人区的甘森梁场的唯一通道。一瞬间,梁场制梁厂及路基施工两支队伍的一百多人被“与世隔绝”在无人区那一边。耿爱民接到消息,立刻放下手中的碗筷,皱紧眉头沉默了片刻,低沉着嗓音说道:“前线遭灾了,甘森梁场断粮了呦!立刻通知指挥部班子成员,制定救援方案!”

风雨中,耿爱民看着眼前肆虐的洪水,看着对面一个个冻得发抖的面容,他用嘶哑的声音大声地向着对岸的职工们呼喊:“同志们,坚持住!党支部不会放弃,我老耿也不会放弃你们!大家要沉着冷静,只要一起努力,就能早日打通‘生命线’!”两天三夜后,生命线终于被抢修通,矿泉水、食品源源不断地送到梁场,

熬得双眼通红的耿爱民终于退下了一线,他说:“这下可以安心了!”

是领导者更是慈爱的长者

在年轻同志的眼中,耿爱民不仅是一个富有责任心的领导,更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他注重企业未来人才的培养,关心职工思想和生活,处处发挥一名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019年6月,他正在西宁参加会议,得知次日现场举行新入职职工的“拜师仪式”,会议完毕后他连夜驱车500多公里赶回工地,凌晨才到指挥部,主持完活动又返回西宁联系设计单位。他心系职工、不悔不怨,以党心为己心,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他经常对弟兄们说,“工作交给你,你个人的事交给我”。

为了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耿爱民和项目党支部建设了一个花园式的项目驻地,定期安排前线职工回来休养身体;专门配置生活给养配送车,每3天为沿线500多公里的17个工点送去新鲜蔬菜及生活用品,还联系格尔木市人民医院

为职工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

从西格铁路二线再到格库铁路,十一年坚持靠的什么

十一年来,从西格铁路二线再到格库铁路,耿爱民带领广大职工还锤炼并形成了以“扎根高原,勇于奉献,敢为人先,建造精品”为主要内容的天路精神,这将鼓舞他们不断攀登高峰,锐意进取,为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和“一带一路”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转自:铁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