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陝●西

上一期,我們領略了5部富有陝西特色的影視作品,相信其中肯定會有你喜歡的類型。包含陝西元素的影視劇還有很多,今天我們接著看。

1.白鹿原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看著電視劇《白鹿原》播出,一幅陝西關中50年變遷的史詩畫卷徐徐展開,白鹿原上的風情在一聲秦腔、一片原、一碗麵中初現,白鹿兩族人的風雨飄搖在張嘉譯和何冰的鬥嘴與明爭暗鬥中埋下伏筆。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在劇版《白鹿原》中漸次登場,陝西關中平原上的生活群像和民俗民風、特色鮮明的文化元素,也在熒屏上覓得了新的生命力。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白鹿原上的蒼涼和遼闊,民風民俗的古樸和厚重,讓人垂涎的陝西美食……《白鹿原》一開篇,就勾勒出陝西關中獨特的農村生態,牢牢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

據悉,為了真正找到陝西關中農村的感覺,在正式開拍前,劇組讓所有主演提前近一個月進駐農村,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在這部劇中,主演們展現出了不俗的演技。其中,扮演核心人物白嘉軒的張嘉譯,發揮了身為陝西人的獨特優勢,舉止談吐活脫脫就是個當地農民的模樣,在他的演繹下,白嘉軒被展現得十分生動。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而何冰版鹿子霖的圓滑狡黠,劉佩琦版朱先生的沉穩大氣,秦海璐版仙草的賢良樸素,李洪濤版鹿三的忠誠勤懇,也都清晰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劇中很多細節都讓觀眾直接感受到地道的原上風俗。比如陝西八大怪之一的“麵條像褲帶”,秦海璐手法熟練地擀麵、切面、下面、澆油潑辣子,很多觀眾對這個印象深刻。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而鹿老爺子過壽一場戲,又把關中人在家擺席的風俗展示給觀眾,陝西大菜葫蘆雞的亮相讓很多吃貨味蕾大開。觀眾對劇中的臺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雖然為了照顧全國觀眾不能說陝西方言,但保留了把爸叫大這一點,覺得非常好。”


陝西元素:陝西方言,biangbiang面,葫蘆雞,民俗文化。


2.高興


《高興》是由北京綜藝星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喜劇電影,於2009年2月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由阿甘執導,郭濤、黃渤、田原等主演。

影片改編自賈平凹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劉高興等來自農村、流落都市的拾荒者的故事。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該片故事內容很簡單,也很單純。該片可以是一部勵志電影,也可以是一部愛情電影,更可以是一部飯後娛樂一下的開心電影,得到怎樣的感受完全看觀眾當時的心情。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片中包袱不少,想不笑都難。導演加入歌舞元素所做的大膽嘗試是相當成功的,歌舞帶來的表達力是言語所無法比擬的,而且歌舞穿插的幾個場面也恰到好處,尤其是主人公和他兄弟在田裡辦完事後引吭高歌那段,深深地唱出了農民進城打工的那種複雜的心情。

這部電影的臺詞基本上都是用陝西話表達,而且還在鐘樓、大雁塔、黃河等著名景點取景,向觀眾多方位地展示出了陝西的特色和魅力。

陝西元素:陝西美食,陝西方言,鐘樓。

3.秋菊打官司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秋菊打官司》是1992年上映的一部農村題材的電影。故事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由張藝謀執導,劉恆編劇,鞏俐、雷恪生、劉佩琦等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了一口氣,討個說法向村長踢傷丈夫的事情提起復議並最終訴訟的故事。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該片值得探索,給人以啟迪。這部故事簡單平凡的影片之所以吸引人,正是由於秋菊的性格美,她那種尋求一種“說法”的精神,不能不使人感到同情和思考。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取景地:寶雞關山牧場。

經典臺詞:額今天來,奏不是圖個錢,圖的是個理。

陝西元素:陝西方言,風俗文化。

4.走著瞧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走著瞧》是由李大為執導,文章、嶽紅、 白靜聯袂主演的一部愛情喜劇片。影片改編自獲獎小說《雙驢記》。

影片講述了七十年代市知青馬傑插隊時的愛情,以及他和兩頭驢之間的鬥爭故事。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故事背景是在周至縣厚畛子鎮,電影裡面除了幾個知青以外都是飈的陝西話,是一部反思知青下鄉歲月的荒誕的而悲哀的魔幻現實電影。

陝西元素:陝西方言。

5.一把掛麵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電影《一把掛麵》是以吳堡非遺項目——空心手工掛麵製作技藝為題材的首部數字電影。提起空心掛麵,一定會想到《舌尖上的中國》,傳統的製作技藝讓“張爺爺空心掛麵”名揚天下。不同於紀錄片的形式,電影《一把掛麵》是一部改編的故事片。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影片留給觀眾的最強烈印象,無疑應該是藝術表達方面的鮮明特色。陝北高原濃郁的地域和鄉土氣息撲面而來,觀眾彷彿走進了那一片高天厚土。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畫面場景壯闊,溝壑縱橫的山樑,濁流滾滾的黃河,古樸簡陋的窯洞,四季風光的變化,都得到既開闊大氣又細膩入微的表現。

影片中原汁原味的吳堡方言,貫穿影片始終的多首陝北民歌和陝北說書,開工儀式上的祭酒、敬天、敬地等儀式,都有效地烘托出了地域文化、民間信仰和本土藝術的氛圍。

影視劇中的陝西——第二期

影片的敘事風格樸素而平實,用一種和當地原生態的山川自然、古樸生活方式相一致的節奏,將深切的人文情懷給予了詩意濃郁的表達。

陝西元素:陝北民歌,陝北說書,民間信仰,陝北方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