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孟華:為敢改寫諸葛亮戶口的臨猗人點贊

梁孟華:為敢改寫諸葛亮戶口的臨猗人點贊

小時侯,父親常用一則謎語來檢測我們姊妹四人的智商:“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擺起八卦陣,單捉飛來將”……“蜘蛛”,自詡聰明的我常常是搶先猜中,一語中的!

於是,諸葛亮是南陽人自幼便深深地紮根於我的心中。

殊不料,近日來,一則關於三國人物諸葛亮出生在運城臨猗縣的新聞徹底亮瞎了我的雙眼,刷新了我的三觀!據說,山西臨猗縣天興村高調成立諸葛亮文化研究會,並舉辦諸葛亮誕辰1830週年紀念活動,言辭鑿鑿天興村就是諸葛亮的出生地。

梁孟華:為敢改寫諸葛亮戶口的臨猗人點贊

真是漲知識了!臨猗人捷足先登,我們芮城人落後了,其實諸葛亮應該是芮城的!

不僅如此,有官媒報道,臨猗天興村至今還保留著諸葛亮出生時的土窯洞。

對此我不由得瞠目結舌:一個土窯洞能保存1830年之久,我想即使是多智近妖的諸葛亮也破解不了這個歷史之謎吧?

梁孟華:為敢改寫諸葛亮戶口的臨猗人點贊

儘管已經立冬,行走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我,臉還是被這則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刷得通紅,摸著火辣辣的腮幫子,竟然有點不好意思:哎,真是臉皮薄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唐朝文學大家劉禹錫亦云: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面對臨猗人的振振有詞,輔之於某某專家唾星飛濺的論證,我不由得萬分困惑,嚴重懷疑自己傲以為驕的智商:到底是老師騙了我,還是聖人騙了我,怎麼轉來轉去,諸葛亮竟然轉成了河東老鄉?

梁孟華:為敢改寫諸葛亮戶口的臨猗人點贊

聖人解決不了的難題還是交給我們“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的神奇的臨猗人!在爭奪名人故里的大戰中,無所畏懼的臨猗人站在時代的大風口,一邊在古籍典本中翻找著,帶著答案找論據,一邊理直氣壯的向全國人民一再強調:諸葛亮真的是山西臨猗人!

面對勇於突破,敢於創新,思想解放的臨猗人,筆者不能不為之擊節叫好,拍案叫絕!僅憑几個傳說,一個已經看不見的武侯祠,就能輕而易舉地把諸葛亮戶口搬遷,籍貫更改,這豈不讓《三國志》作者陳壽打臉,《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臉綠……

其實,近年來,類似“諸葛亮故里”的歷史文化名人故里爭奪層出不窮,公眾早已司空見慣。從黃帝、炎帝、老子、孫子的故里被爭搶,再到三地共搶一個朱熹等,甚至連文學名著中虛構的人物也被推上風口,比如山東等多個地方就要爭做“孫悟空故里”。更有甚者,只要是歷史上有的,無論真假、好壞都要一爭到底,連《水滸傳》中惡名昭著的西門慶,竟然也能引起多地爭奪。

梁孟華:為敢改寫諸葛亮戶口的臨猗人點贊

有人戲曰:“伏羲東奔西走,黃帝四海為家,諸葛到處顯靈,女媧遍地開花,觀音菩薩選美,齊天大聖找不到家……”

還有人說,名人故里爭奪戰,是一種比拼臉皮,賽厚度的事,不論其最終目的是什麼,最後得勝的,通常會是臉皮厚實的一方。如果自己沒有事,可以當成是一場娛樂來看。對此,我不還樣認為,拋開家鄉情懷不說,如果我們臨猗此次把諸葛亮戶口改寫成功,豈不是省了我們這些窮書生多少車馬錢,抬腳動步就是景,又何必風塵僕僕去遠方?

如果說,諸葛亮這個不速之客在熱情的臨猗人簇擁下,羽扇綸巾款款而來,估計猗頓這個大常客該氣得哭著鼻子,攜著家資,逃之夭夭,去外地投資發展去了!

放著真正的臨猗人不去打造,不去宣傳造勢,不去搭臺唱戲,非要去搶迎一個估計是,或者是,也許是臨猗人的諸葛亮,我想,緣於一個名字,基於一個“利”字,無非諸葛亮的名聲更大更響而已!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聰明的臨猗人知道,名人諸葛亮的背後,擁有一個可供利用和開發的巨大資源,一旦開發利用好了,就是一本穩賺不賠的經濟賬。正如曾有學者所說:“名人故里之爭,其實是爭奪一個標誌性的、有吸引力的、具顯示度的文化旅遊資源,以此提升該地區在全國或者省市的知名度。有了影響力就會有客源,就可以吸引投資,帶來收入。”如果按照這個思維,繼續挖掘,能否把劉備張飛也挖掘過來,順手把曹操、孫權一干人等,甚止什麼秦皇漢武、唐祖宋宗做都可以拉來做為河東老鄉,這樣不僅本地旅遊經濟走勢可以改寫,就連華夏民族的發展走勢也由臨猗人民改寫!

故而,我們不能不對有如此勇氣、智慧和膽略的臨猗人致敬,不能不為在名人故里爭奪大戰中獨特的、神奇的臨猗人思維點贊!

梁孟華:為敢改寫諸葛亮戶口的臨猗人點贊

作者簡介:梁孟華,山西芮城人,“中國河之東”文化傳媒創始人,文學平臺主編,運城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資深媒體評論人,曾主持編寫《河之東文集》《河之東小作家優秀作文選》,“瀛航杯”“法律在我身邊”全國徵文大賽《法捍山河》一書,著有《大河之東是故鄉》散文集。其作品《一碗滾水泡饃歲月長》 《歸來兮,故鄉的魂魄》 《葉落唐詩起,風響宋詞來》 《揮手揖別故鄉的絕唱》 《雲長兄別來無恙》 等作品被《人民網》 《搜狐網》 《新華月報》 《山西日報》等刊物發表和廣泛轉載,特別是對山東教師楊守梅遭受不公平懲罰事件的時事評論一文閱讀量達到175餘萬,留言萬餘條,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為該教師的公正處理起到了積極的輿論引導和民意監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