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作為馬其頓和希臘聯軍的統帥,攻滅波斯,征服埃及和印度,建立起一個北到多瑙河,西達亞得里亞海、地中海和尼羅河,東越印度河,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強大帝國,創造了古代征戰史上前無古人的戰爭奇蹟。
戰略決策是戰略指揮活動的核心內容和關鍵環節。其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甚至關係到民族和國家的生死存亡,意義十分重大。亞歷山大在一系列征戰過程中,如何把握這個核心和關鍵的呢?
著眼於更大更長遠的戰略利益作出決策
亞歷山大東征波斯時,針對波斯帝國具有廣袤的領土、充足的兵源和巨大的財富等優勢,特別是其掌握著一支當時作戰能力遠超自己海軍的實際,在格拉尼庫斯戰役之後,他毅然決策揮師向南攻入呂底亞的薩迪斯(Sardis),再進入以弗所(Ephesus),隨後轉向愛琴海的東部海岸,攻佔卡里亞、呂西亞和龐費里亞。佔領薩迪斯,是因為它是呂底亞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佔領以弗所是為了使這些希臘人的城邦都恢復舊有的民主政府,在情感上更親近希臘和馬其頓,從而鞏固自己的大後方。在伊蘇斯戰役之後,按常理,亞歷山大本應該去追殲波斯軍隊殘部,甚至直接向波斯政權的中心巴比倫挺進。但他在權衡利弊得失之後,認為目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應該是儘快剝奪波斯軍隊的海上優勢,這才是更大更長遠的戰略利益。於是,他直接揮師南下去奪取敘利亞、腓尼基和巴勒斯坦等波斯海軍重要的港口基地。
一方面,只要這些港口基地被佔領,其海軍艦船就會失去依託,海上優勢自然隨之喪失殆盡,進而使己方基本掌握整個愛琴海的制海權。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敵人海軍艦隊的兵源發生困難,因為他們的兵員大部分都是從這些地方招募而來的。反過來講,如果亞歷山大不佔領這些海港基地,那麼波斯海軍就會繼續以強大的實力存在,無疑對自己的後方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由於己方的海軍根本不具備消滅波斯海軍的能力,所以只能藉助陸軍的優勢來彌補海軍的不足,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強大的陸軍佔領和摧毀其港口基地。
在攻下提爾、加沙後,亞歷山大隨之佔領了埃及。埃及是波斯帝國的屬地,在經濟上對波斯幫助極大。亞歷山大還在尼羅河口,建立了一座新城,即亞歷山大城,作為自己的海外基地,對其後遠征的物資補給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建立了一個穩固的後方。亞歷山大這一系列的戰略決策,可謂眼光獨到,高瞻遠矚。
為營造良好的戰略環境合理作出決策
亞歷山大在進入埃及之後,為了獲得埃及上層權貴的合作和底層人民的支持,決定對他們採取與攻下提爾、加沙後完全不同的政策,即親善政策。這樣做不但能為他本人樹立一個“解放者”的形象,而且也能為他日後的征戰營造良好的戰略環境,同時也能建立一個穩定的後方補給基地,可以說該決策是非常英明的。
另外,在管理埃及時,亞歷山大還把地方民政與軍事控制完全分開,前者繼續交給當地統治者去管理,因為他們更熟悉當地的事務、文化和傳統等因素,也不容易給自己貼上外來入侵者的標籤;後者則交給選定的馬其頓軍人去負責,可以達到全面掌控埃及的目的,還能用最少的人力成本穩定後方基地。這些合理決策的先例,為以後在廣袤的佔領區全面實施類似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可謂一舉多得。在希達斯佩斯河戰役中,亞歷山大對印度國王波魯斯的英勇作戰行為非常欽佩,所以,戰後仍然讓其統治和管理國家。這既是對波魯斯的肯定,也是亞歷山大為營造和諧穩定的後方環境,在戰略上作出的合理決策。
除此之外,亞歷山大還採取了很多融洽希臘人與非希臘人之間關係的舉措。公元前324年春天,他回到蘇薩(Susa)以後,接連舉行了兩次盛大的宴會。在第一次宴會上,他和自己的許多高級部屬,還有10000多名士兵,都和波斯本地女人結了婚。在第二次宴會上,他請了9000名客人,既有馬其頓人,也有波斯人,還有其他各民族的代表。這些人本來是戰場上的死對頭,現在卻坐在一席之上,共同為和平而祈禱。
據說,亞歷山大還和他們用同一個碗喝酒,完全不分彼此,拉近了希臘人與其他各民族人民之間的距離。亞歷山大還多次在不同場合發表演講,說馬其頓人和波斯人都是自己帝國中的公民,應該像一個大家庭中的夥伴一樣和平共處,萬眾一心。
此外,他還以神的名義向希臘各城邦發出訓令,要求他們允許在外當僱傭兵謀生的士兵攜帶家眷回到希臘生活。這些舉措從根本上消除了征服者與被征服者之間的巨大鴻溝,促進了希臘人與非希臘人之間的高度融合,也營造了和諧穩定的內部戰略環境,對後續的管理、統治和作戰都十分有利。
基於事件性質的差異性靈活作出決策
在亞歷山大繼位後短暫的統治時間內,不論是內部,還是外部均發生過多起叛亂事件。但他卻採用了一系列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他超常的決策藝術。
在遠征開始前,亞歷山大正忙於處理北疆地區事務時,有謠言說亞歷山大及其軍隊已葬送在依利里亞的荒野中,於是底比斯趁機包圍卡德米亞(Cadmea),雅典也趁勢派兵去協助底比斯人。出乎底比斯人意料之外的是,亞歷山大並沒有死,其軍隊戰鬥力也仍然強大,且已經開進到了翁齊斯塔斯(Onchestus)。隨後,亞歷山大順勢以極快的速度前進至底比斯城外,運用奇襲戰法攻下其中一個城門,殺入城內,6000多名底比斯人慘遭屠殺,接著該城又被夷為平地,其土地被同盟國中的其他成員瓜分殆盡。可見亞歷山大對底比斯人的反叛行為懲罰極為嚴厲,但對雅典人進行的反馬其頓活動,卻從來沒有這樣嚴厲懲罰過。相反,對他們還往往禮遇有加,格外優待。因為他認為,處理盟國之間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要讓其懾服於自己的權威,臣服於自己的統治,達到戰略震懾的效果才是真正的目的。不懲罰雅典,是由於雅典是希臘文明的代表,團結了它就等於穩住了整個希臘世界,而且他也不希望雅典投向更為強大的波斯帝國懷抱。
在公元前324年,亞歷山大回到蘇薩以後,作出了一個合乎常識和人性的決策,讓所有服滿了兵役年限的老兵,都回到希臘去。但這一做法引起了馬其頓人的不滿,認為亞歷山大故意偏袒波斯人,而排擠他們。不久,隨著這種不滿的情緒快速蔓延,幾乎引起了全軍的叛亂,只有輕步兵禁衛軍例外。軍人要求回家去,並且說請亞歷山大與他的父親阿蒙神去打仗好了。亞歷山大把叛變的首領予以拘押,使叛軍不敢有進一步的動作。接著宣佈解散他的部隊,並開始建立一支新的波斯軍隊。這個驚人的決策,使叛亂於無形之中灰飛煙滅,隨後他又耐心地做好系列安撫工作,最終妥善處理好了這次叛亂事件。這種區分實際情況,靈活決策問題的方式方法,反映出亞歷山大具有始終站在全局高度,依據事件的不同情況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戰略思維,也表現出了一個高明的戰略指揮員所應具有的寬廣胸懷和靈活手段。
依照軍情的輕重緩急慎重作出決策
在高加米拉戰役的後半段,帕米尼奧發現自己指揮的左翼可能馬上就會被波斯軍隊擊潰,萬分著急,不得不派出信使向亞歷山大要求救援。當信使趕上亞歷山大之時,波斯軍隊此時正被撕得四分五裂,達到戰役的高潮時刻。此時,亞歷山大面臨四種選擇:一是擊潰波斯軍隊的中心,隨後追擊大流士三世;二是向右轉,支援被圍困的側翼;三是向左轉,去解救帕米尼奧;四是先擊潰波斯軍隊的中心,暫時不去追趕大流士三世,而去解救帕米尼奧。亞歷山大透過右翼漫天飛舞的沙塵很快得出,波斯軍隊左翼拜蘇指揮的軍隊正搖搖欲墜,無須立即右轉支援。如果他對此還有絲毫懷疑的話,那麼米尼達斯帶著疲憊但喜氣洋洋的騎兵與亞歷山大會合時,他的疑慮就自動消失了。因此,亞歷山大判斷自己的右翼很安全,無須右轉。
亞歷山大通過帕米尼奧的信使得知,自己軍隊的左翼還在與波斯軍隊酣戰,暫時應該能抵擋一陣子,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故現在也無須立即左轉。現在的當務之急,應該是首先擊敗波斯大軍的中心。因為其中心一旦被擊潰,大流士三世為了活命,一定會選擇溜之大吉,其軍心士氣隨之就會嚴重受損,在自己新一輪的重擊之下,勢必迅速瓦解,從而加快結束戰爭的進程,取得速勝。因為主帥臨陣逃跑,乃戰爭的大忌。因此,擺在亞歷山大面前的,就只有第四種選擇,即先擊敗波斯軍隊的中心,然後再左轉,去解救帕米尼奧。解救成功後,亞歷山大知道勝局已成定勢,此時要做的就是擴大戰果。於是再次率領友伴騎兵調頭,馬不停蹄地追擊大流士,直到深夜才停歇下來。亞歷山大這次區分輕重緩急的成功決策,充分展示了他對戰場細節的觀察和對戰局走勢的把控非常精準,更顯示出他在風雲莫測的戰場臨危不亂的統帥風采。
在有利於發揮己方優勢的基礎上科學作出決策
在格拉斯庫斯戰役和伊蘇斯戰役後,亞歷山大並不急於殲滅波斯大軍,而是優先考慮摧毀波斯海軍的港口基地。與波斯軍隊相比,海軍是自己的劣勢,而陸軍是自己的優勢。他對這種優劣差異瞭然於胸,相信通過陸軍的作戰行動能彌補海軍作戰能力的不足,進而取得愛琴海的制海權,為後續東進作戰建立穩固的後方。
在高加米拉戰役前夜,當大流士三世剛發出午夜的歸營號時,亞歷山大立即命令自己的軍隊入營休息,養精蓄銳。而此時,帕米尼奧卻走進國王亞歷山大的帳篷內,向他建議作一次夜間的偷襲,亞歷山大斷然拒絕考慮這麼做。其實他早已對第二天的會戰拿定了主意,對排兵佈陣、戰略戰術的運用已經在頭腦中進行了演練。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認識到:一是大流士三世很可能已有防備,偷襲行動不一定就能達不到預期的目的;二是偷襲行為也不是君子所為,他要用光明正大的作戰行動打敗大流士三世;三是他認識到夜間作戰行動對自己來講,實在是困難太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陌生地域發起夜戰行動,根本不能發揮自己方陣的作戰威力。從戰後情況看,他這兩次行動可以說是建立在知彼知己基礎上的科學決策,充分揚長避短,發揮己方的作戰優勢。
閱讀更多 止戈軍是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