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卖出51万瓶!原来“协和维E乳”就是真的

随着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网红“种草”、网红带货成了新型的营销方式。很多产品通过明星、网红主播的安利,成为“网红产品”受到大众推崇。

最近,一款名为“协和维生素E乳”的护肤品因被多位网红推荐而销售激增,在一周时间里与这款化妆品相关的浏览量增长337.3万,带动全网销量高达51万,流量顶峰时有超过100个主播同时做推广。

一周卖出51万瓶!原来“协和维E乳”就是真的

而此时,一篇名为《7天卖出51万瓶的“协和”维E乳,居然没有一瓶来自“协和”》的文章,却将这款产品推上风口浪尖。北京协和医院相关人员否认出过“协和维E乳”产品,引发网友热议。舆论一方面怀疑这款产品是不是“三无”产品,一方面好奇,到底是谁“蹭”了谁的热度?

随后,在北京协和医院明确表示并不生产维生素E乳,只有硅霜和硅E乳后,“协和维E乳”所属企业苏州市协和药业有限公司及其代理律师郑重声明:

1 、苏州协和药业有限公司持有“协和”商标以及包括协和维E乳在内的多种产品,“协和”不等同于“协和医院”,苏州协和也无意借协和医院之名推销维E乳。

2 、苏州协和生产的维E乳并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

3 、对于网络及媒体对协和维E乳有失偏颇的报道,苏州协和药业有限公司将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一周卖出51万瓶!原来“协和维E乳”就是真的

声明中,苏州协和药业有限公司称,“协和维E乳”由他们生产和销售,产品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的老专家研发。

在这场争议中,“协和”二字究竟属于谁,是舆论最大的疑惑点。由于北京协和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的巨大知名度,在消费者的潜意识里,只要注有“协和”医院字样的产品,肯定属于协和医院生产或者商标授权。

而事实上,“协和”并非北京协和医院专属的商标,即使“北京协和医院”注册成为商标,也不能妨碍其他地区注册某地的协和医院;而“协和”这个名称更不构成驰名商标。

而据了解,“协和维E乳“之所以用“协和”命名商品,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它的研发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于1954年创建于北京,原名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1984年迁到南京现址,拥有近百种自主研制的自制剂。除协和维E乳外,老专家们还研发了“维E乳”、“硅油乳”等一系列产品。

而苏州市协和药业有限公司,它的前身正是成立于1989年的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苏州吴县保健日化联营厂。由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又称“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所以当时工厂也一直使用“协和”作为相关产品的商标。

为了维护“协和”商标的合法权益,“苏州协和”曾在2005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4年多次进行知识产权的维护,最终均得到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商标局、商评委的确认。

一周卖出51万瓶!原来“协和维E乳”就是真的

至此,“协和维E”的来龙去脉已经梳理清楚,由苏州协和药业研制的维E乳的确合法持有“协和”商标。

同时,无论是北京协和医院还是苏州协和,两家均有权威背书,在产品质量上均可放心使用。尽管“协和”字样导致了公众的误解,但根据商标侵权的判定规则,研发单位的标注不应当构成商标侵权,也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面对复杂的消费环境,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更要提升法律意识和版权意识。从自身体验出发,提高对产品的品鉴能力,不要一时跟风,踏进消费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