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從數字狂歡到“新消費”盛宴

雙11,從數字狂歡到“新消費”盛宴

  商業領域的奧林匹克——天貓雙11今年再創奇蹟。11月11日24時,隨著最終數字的定格,2019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最終定格在2684億元人民幣。(11月12日中國新聞網)

  今天的雙11,與其說是數字的狂歡,不如說是創新的盛宴。這些年,紅包、預售、購物津貼不再新鮮,辛苦“蓋樓”、抽空“砍價”,偶爾“砸蛋”、天天“養樹”……算法在精進、技術在賦能,就連樓下大媽都知道,“只買對的、不買惠的”。換句話說,如果今年的雙11紀錄依然讓世人豔羨,一定不只是全球商家給足了消費者優惠的折扣。

  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新變化,悄然出現在今年的雙11舞臺:比如過去兩年,淘寶天貓的月度活躍用戶增長了2.26億,年度活躍消費者增長了2.08億,新增用戶中超過70%來自下沉市場;又比如2019年天貓雙11預售首日,1.7萬品牌開啟直播,引導成交同比增長超15倍,多款品牌單品通過直播引導預售成交破億。像買菜一樣買車,像點外賣一樣買傢俱……新商品供給壯大、新品牌爆發、新人群加入,這是中國電商雙11盆滿缽滿之外最大的亮點。而這些“新意”,對應的是創新能力的提升、消費質量的迭代、下沉市場的勃興。

  雙11當然不是完美的。當年,“革線下的命”的擔憂甚囂塵上,實體與虛擬之辯也爭論了許多年。不過,11年之後,陰謀論與懷疑論煙消雲散,平臺經濟成為滾滾向前的大勢所趨。不久前,市場監管總局明確表示,將按照鼓勵創新的原則,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背後的道理,其實也不復雜:最近,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繼續鞏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5%。其中,服務消費、網絡零售和進口消費等成為消費領域的新亮點。消費,已當仁不讓地經連續5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說得再直白一些,大概沒有什麼比“買買買”,更能直觀兌現民眾對美好生活的物質期待了。

  這個雙11,我們記住了小鎮青年的消費軌跡,我們看到了圈層消費的“謎之圖賞”:比如根據數據,95後以一己之力買走了天貓雙11的半數盲盒,雖然70後和80後都不知道盲盒是什麼;而以50後為代表的銀髮族集體最愛買的東西也是令人迷惑,全是看不懂的五金用品……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發現新的消費者,提供新的供給端,產生新的商業行為,深刻重構“人、貨、場”……一切的一切,讓人感受到數字經濟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扛鼎之力。

  雙11,“新消費”春江水暖;而自由創新的市場,永遠值得我們敬畏。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