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左手增資擴股,右手配售不良資產,這是銀行的一場“盛宴”

左手增資擴股,右手配售不良資產,這是銀行的一場“盛宴”

內容摘要近日濟南農商行定增的同時搭售不良資產,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此次的不良資產處置路線對於大家來說可謂清奇。這兩年對於銀行的發展而言,一方面要求做到資產出清,提高資產質量、降不良;另一方面卻是當下市場債券違約、貸款逾期等現實環境的壓力。那麼銀行是如何處置這些不良的資產,來提高資產質量呢?就在銀行在大力著手拋掉手中的不良資產的時候,資本市場上卻有一批人緊盯著銀行的這塊燙手山芋,不良資產中到底藏著什麼賺錢的秘密?


01

銀行不良資壓力沉重

左手增資擴股,右手配售不良資產,這是銀行的一場“盛宴”

不良資產一直以來都是困擾銀行的難題,處置辦法也是層出不窮。

證監會官網近日披露的濟南農村商業銀行(下稱“濟南農商行”)的定向發行說明書(申報稿)顯示,該行擬定向增發7.14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4.29億元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濟南農商行明確提出獲得入股資格的一個條件—“在認購股份前,須承諾每股另行出資0.9元用於購買不良資產。”該行坦承,“有效化解歷史包袱”也是此次定向發行主要目的之一。

無獨有偶,河北淶水農商行近期的定增,同樣對發行對象提出了認購不良資產的要求。這從側面說明,銀行面對不良資產的壓力,迫切需要儘快處置其不良資產。

對於不良資產這個詞,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不管是企業、基金、銀行等,在經營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些不良資產。對於銀行而言,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借款逾期的資產就是不良資產。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借貸等金融業務的日益增多,不良資產的處置便成了銀行經營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國銀行的風控體系在1998年以前,是“一逾兩呆”的體制,就是“逾期”,“呆滯”,“呆賬”,在98年以後,就把資產分為了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其中後三類為不良資產。據相關機構預測,我國不良資產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近3萬億,其中銀行佔大部分。

2018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萬億元,逼近2003年的歷史高位,不良率增至1.89%,也創下了2009年金融危機後的新高。根據《2018年我國不良資產白皮書》統計,各銀行總共轉讓債權2214次,轉讓戶數超3萬戶,累計轉讓債權逾4500億元。分月來看,由於銀行考核時點的因素以及轉讓公開時點的滯後,1月和7月銀行對外轉讓債權的次數明顯升高,轉讓金額明顯放量。從全年看,除上述兩個月份,其他月份轉讓金額波動較為平緩,平均每個月銀行出讓320億左右。

共統計的220家銀行發生了2214次出讓記錄,其中工商銀行次數最多,為320次,其次為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及青島農商行,分別為208次、139次、117次。這說明大銀行在處置不良資產上更加的迅速。而在上述4500億的不良資產轉讓中,單單工行一家,就轉讓了1128億。

從不良率看,五大行及外資行的不良率較低,農商行及城商行則處於較高水平,與此同時,比較債權轉讓總額/不良貸款餘額的轉讓比率,股份制銀行的轉讓比率高達40%,風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五大行由於不良率本身不高,轉讓比率處在中等水平,農商行及城商行轉讓比率較低,風險積壓,未來形勢不樂觀。


02

銀行處置不良資產幾大路徑

左手增資擴股,右手配售不良資產,這是銀行的一場“盛宴”

1、四大AMC

華融資管、長城資管、信達資管、東方資管。這四大資管公司是1999年由國務院設立,專門處理國有銀行不良資產,四家資管公司對接四家國有銀行:分別是農行、建行、工行、中行。

主要通過“債轉股”的方式,資管公司動用資金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銀行對企業的債權轉為資管公司對企業的股權,資管公司也就成為了企業的股東,獲得股權分紅,通過這類程序,讓這些企業有了資金後走出泥潭,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最後通過轉讓、重組或上市收回原來的入股資金。就這樣,銀行的不良資產得到了解決,那些陷入泥潭的企業也逐漸擺脫困境,正常生產經營。

雖然說四大資管公司專門是接盤各大銀行的不良資產的,可畢竟天下沒虧本的買賣。銀行一般在拋掉不良資產時都是打折大甩賣,而四大資管公司接盤的其實一般都是些優質的資產。

這個大多數人可能很難理解,打個比方:農行按比例將不良資產打包,一類佔比10%,二類佔比30%,三類佔比30%,四類佔比30%,也就是說優質的債權佔比最少。假設這個資產包值10億,兩折出售給長城資管,也就是長城資管花2億拿到了這個資產包,把裡面優質的、近幾年的自己消化處理掉,年代久遠的不好處理的高價賣給某些地方資管公司。低價買進,高價賣出,還有收回的企業本息,無論如何,資管公司最後都是賺的,而且利潤不是一般的豐厚。說不良資產處置是一個暴利行業,一點不為過。

這裡有個數據,看後你就知道有多賺錢。

截至2017年末,四大AMC之一的中國華融不良資產板塊實現收入689億元,在整個集團收入中佔比53.8%。

中國信達方面,2018年上半年,不良資產經營業務收入總金額246.9億元,同比增長40.3%,收入佔比為45.1%,不良資產經營業務稅前利潤佔比達到64%。

所以除了這四大資管公司外,也有很多的資產管理公司正在積極的參與其中來分一杯羹。

2、資產證券化

2018年10月15日,中債登公佈的信息顯示,杭州銀行將於10月22日起發行第一單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成為繼江蘇銀行、北京銀行之後,第三家發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城商行。

但目前只是起步階段,銀行業內人士對錶示,因不良資產證券化這種處置手段對專業性要求相對較高,不僅資產定價難度較高,對資產本身也有要求,需要在未來產生可預測的穩定現金流等因素,客觀上限制了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3、純通道模式

所謂“純通道”,就是銀行通過通道機構讓不良資產暫時出表,但實質風險並沒有實現完全轉移。

具體做法為:銀行先賣出不良資產包(債權),和買方簽訂回購協議或者通過收益互換收回不良資產的受益權。

扮演此類通道角色的買方,主要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企業(收購不良資產包換貸款利息優惠等)和其他資產管理類企業。

該類產品的具體交易結構為:A銀行通過設立券商定向資管計劃,對接其理財資金。B銀行向資產管理公司出售不良資產包,資管公司再將不良資產包的受益權受讓給券商定向資管計劃。也就是說,券商定向資管計劃的資金端是銀行理財資金,資產端是不良資產的受益權。

同時,B銀行和券商資管計劃簽訂收益互換協議,將不良資產的受益權收回,向券商定向資管計劃支付固定利息,也就是實際由B銀行支付理財資金的本息。

在該模式中,A、B銀行也可能是同一家銀行,即銀行用自家理財資金對接自家不良資產。

4、分級持有模式

即在通道模式的基礎上,設立分級結構化資管計劃,由不同資金認購優先級、中間級和劣後級。

以某大行的分級持有模式為例,該行理財資金認購30%的優先級,AMC認購50%的中間級和10%的次級,銀行自有資金認購10%的次級。

一般來說,在通道模式和分級持有模式中,銀行作為主導方,擁有資產包定價權,AMC更多扮演通道角色。AMC收取的管理費一般不超過資產包本金的千分之八,合資公司收費不超過千分之四。

以上便是目前銀行常用的處理不良資產的方式。隨著這一輪經濟週期中,各大銀行不斷加大對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不僅國內的資產管理公司積極參與,甚至引來了國外資本的爭奪,包括KKR、海岸基金、高盛資本、橡樹資本等都不同程度參與不良資產的收購與處置。

橡樹資本在2013年與中國信達成立了合資公司,從事不良資產投資業務。橡樹資本目前在大中華區的累計投資已超過60億美元。


03

銀行為什麼不自己處置不良資產

左手增資擴股,右手配售不良資產,這是銀行的一場“盛宴”

既然不良資產業務這麼值錢,為什麼銀行不自己處理,反而像燙手的山芋一樣急於出手掛牌轉讓呢?

其實銀行本身肯定是想處置這些不良資產的,因為貸款人在貸款時都是做了抵押等業務,而且在貸款時銀行也都對貸款人做了資質的審核、擔保等。很多的不良資產只是到期不良履約的貸款,但是並不代表其沒有變現、流通的價值。只要熬過一個還款的困難時期,很多的不良資產還是回報豐厚的。

可是銀行之所以不自己處置不良資產,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第一,盈利模式限制。

眾所周知,銀行最主要的盈利方式是賺取利差。因此需要大量的現金進行週轉,而不良資產則會佔用銀行的專項準備金,按照央行規定,對不良資產提取的專項準備金比例為:次級25%、可疑50%、損失100%。因此,持有不良資產,就減少了銀行手裡的現金流,將付出更高的流動成本,得不償失。

第二,時間限制。

財政部印發的《銀行抵債資產管理辦法》(財金[005]53號)規定,銀行抵債類資產的處置週期不動產、股權為兩年,動產為一年。因此,如果銀行自行處置,時間成本上,銀行也耗不起。比如,如果啟動拍賣程序,一旦流拍就會陷入麻煩。

第三,形象設定限制。

銀行非常注重自身形象的維護,直接追債討要欠款,不利於銀行的安全形象,同時銀行也缺乏專業的相關人員,對於很多債務的追索,銀行很難採取法律訴訟等強硬措施。

所以,我們看的雖然是一塊肥肉,但是銀行只能打折出售或者說讓資管公司來處理其不良資產。當然,除了銀行的不良資產被各大機構搶食以外,違約債市場也被資本紛紛爭奪。這些信用等級低於投資級別的債券,又被稱為“垃圾債券”、“投機級債券”,有的為了處理違約債券甚至2折甩手,這樣機構接盤後,債券後期完成兌付,少則大撈一筆,多則翻個5倍。

但是目前的不良資產市場,資本參與的深度和體量並不是很大,不過隨著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未來不良資產這個市場,絕對是各大資本搶奪的一個重要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