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混凝土公司实验员的一天太不容易...

近日,长沙某商砼站混凝土质量出现重大问题的情况闹得沸沸扬扬,泵车之家昨日也给大家详细报道了情况:特大新闻!商砼出重大质量事故!涉及100多个楼盘!51个项目在建!

在一线作业的泵工都知道,与混凝土质量息息相关的岗位有混凝土实验员,但是长沙此次混凝土重大事故,不可能是实验员一个岗位的原因,不过珊珊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实验员这个岗位。

真实!混凝土公司实验员的一天太不容易...

很多混凝土企业管理人员及其他部门人员都认为实验室人员太多,有些人甚至认为实验室人员都是闲人,整天无所事事,他们往往不了解实验室工作的特点和工作任务。很多混凝土企业老板及管理人员一再压缩实验室人员,遇到主管部门检查随便拉几个人员充当实验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真假。不知道有多少实验室压缩人员造成实验员身兼多职,匆忙应付工作,甚至个别企业实验室主任充当实验员、调料员使用。其实混凝土企业试验人员不是混日子的,一天到晚还是很辛苦的……

清晨,天刚蒙蒙亮,人们还沉睡在甜美的梦乡,混凝土搅拌站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泵车离开搅拌站,调度人员开始联系混凝土搅拌车司机、生产人员,混凝土技术人员忙碌一天的工作也自此开始。

真实!混凝土公司实验员的一天太不容易...

作为一名混凝土技术人员,起床洗漱后,就匆匆去生产部查看一天的生产任务单,了解各工地的开工时间。清晨是搅拌站新开工地最多的时间,也是混凝土技术人员最忙的时候,一般半个小时内会开3~5个工地,甚至更多。作为一名混凝土技术人员,首先要去料场看一下夜里来的原材料,虽然夜里已经验收,为了保证生产顺利还是要复验一下的,然后配合主机操作员输入配比、核实配比,防止出错。此外,清早也是原材料进场最多的时间段,在这一时间段,人员少,任务多,很多情况下,整个清晨都是在料场或主机上度过,很多时候忙的来不及吃饭。

真实!混凝土公司实验员的一天太不容易...

待混凝土生产正常后,混凝土技术人员便要对各工地出厂混凝土进行抽查取样,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同时对混凝土进行试块成型,对已成型硬化的试件进行编号、拆除、放养护室进行养护。混凝土技术人员还要将符合规定龄期的待检试块取出,放置在待检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一个清早就这样过去了,匆匆吃点早饭,还要和其他混凝土技术人员交代需要检查原材料情况。

真实!混凝土公司实验员的一天太不容易...

通常来说八点上班,七点半左右,试验室混凝土技术人员便全部到岗,检测待检的水泥、粉煤灰、矿粉、砂石骨料的技术指标,以便指导生产。试验员紧张地进行试验,将试验结果快速地以口头、书面等形式进行报告。混凝土技术人员到调度室及时了解各工地发货情况,供货速度,工地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待生产正常,混凝土技术人员还要及时去工地,实地查看工地施工情况,对工地不当施工行为进行劝说…,了解混凝土拌合物泵送前后的状态,及时调整配合比,保证工程质量。

越是恶劣天气越要去工地查看,恶劣天气下混凝土质量事故易发,难以控制,混凝土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性能配合施工单位施工。在工地,混凝土技术人员和建筑施工人员一样,站在遍布钢筋、模板的楼顶,头顶着烈日,夏季衣服干了湿、湿了干,冬季迎着寒凉的北风,在工地查看施工情况……工地施工不结束,混凝土技术人员就时时刻刻想着工地,牵挂着混凝土,跑完这个工地去那个工地。

混凝土技术人员的一天,是十分忙碌的一天,每天要面对施工单位的生产任务,

原材料进场检测,配合比调整,整天满脑子都是水泥、砂石和混凝土。每天听的最多的词汇是:验料、要料、泵送、堵泵…,劳累的是身体,疲惫的是精神,汗水和泪水一起流。

现在,很多搅拌站都存在混凝土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一人身兼数职,再加上混凝土作为商品的特殊性,出了问题不被理解,备受委屈。现今,在环保压力下,原材料五花八门,难以稳定,混凝土技术人员天天倍感压力,有苦难言,出厂的每一方混凝土不出现质量问题就是我们做大的心愿…

看看在混凝土企业的其他同事们也是如此,如从生产开始到结束的铲车司机,在料场与料仓间一铲一铲的运送;坚守在工地聚精会神的泵车操作手;来来去去的罐车司机;操作室的操作员等等,这里的每一个岗位都很辛苦。

对此珊珊采访了两位砼行人的看法:

①压缩实验室人员编制,是各个搅拌站老板最想做的事。莫说老板,就连别的岗位人员都觉得实验室的活稀松平常,有时候还跟众人唱反调。如果不是应付政策,数据要求等,老板们巴不得没有实验室的存在。这是个容易被理解,却不容易被谅解的存在;

②一天到晚,工地没堵泵啊、退料啊,风平浪静,要实验室干啥?一天到晚这个工地料不好,那个工地泵送困难,工地打电话投诉后,又会想要你们实验室干嘛的,做得好是应该的,正常的。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实验室首先的背锅。

作为混凝土技术人员,你感到心累吗?有什么想说的话?

作为泵工你有什么想对实验员说的话?请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