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立冬将至,早晚的温差越发大了,冬天眼瞅着就要来到。人类在冬季,会采用各种取暖神器,暖气、秋裤、暖宝宝。那或可爱、或威猛的野生动物们呢,它们在寒冷的冬季,如何应对低温和食物短缺这两大问题。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换个姿势走路吧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你知道吗?帝企鹅们会采用特别的走路方式,脚后跟着地,这样走起路来,它们的脚趾就不会接触到寒冷的冰了呢。如果你想试试这个动作,恐怕你会发现自己很难维持平衡,帝企鹅拥有楔形的尾巴,帮助它们保持稳定。它们还有一重保护机制,那就是因为血液不会流经尾部的羽毛,所以它们也不会流失热量。

提高血糖水平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一些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比如蜥蜴),具备一种你可能想象不到的能力,它们会自行调整自己体内的血糖水平,这样的话,在冬天,提高血糖水平,它们的血液就不会在寒冷的月份形成冰晶而刺穿血管。你也不用担心它们会因此得上“糖尿病”,因为随着温度升高,血糖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

泡温泉什么的最舒服了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日本猕猴”的话,肯定会对一群粉色脸蛋萌萌哒的雪猴们在天然SPA泡澡的场景印象深刻。这些温泉是雪猴们在冬天居家旅行的必备场所呢~

“抗冻”冬眠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科学家们发现,阿拉斯加树蛙等物种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冬眠”。它们的身体会在冬天“冻结”。这时,它们的所有生理功能(包括心脑功能)都会暂停,而体内的血糖防止它们的细胞结冰脱水。根据这些科学家所言,这些树蛙本质上来说算是死了——直到春天来临,温度回升,这些树蛙才会“复活”。

爱斯基摩人的小雪屋?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旅鼠等小动物会为自己制造“小雪屋”,利用隔绝的环境保持温度,也许它们是受了爱斯基摩人的启发吧。人类和动物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殊途同归。它们还会挖掘隧道,便于进出,这样的天敌无法动它们的的毫毛,冬天可以很舒服地生存下来呢。

抱团取暖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几百只帝企鹅一起嘎吱嘎吱地移动,它们知道抱团可以让它们一直暖暖的。于是……你就可以看到一大批穿着燕尾服的鸟就像挤地铁一样挤在一起慢慢地挪动。研究还发现,企鹅们并不是完全黏在一起,而只是轻微的接触到,这样的话,它们的羽毛就不会被压住了。

一直飞,不要停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对于某些鸟类,比如阿尔卑斯山雨燕来说,它们会一直朝温暖的地方飞行。一项研究发现,这些雨燕可以在不休息的情况下连续飞行6个月。飞行时,它们靠空气中的浮游生物(比如各种小虫子等)果腹,而且不睡觉(对于这一点,科学家们之中仍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它们肯定一直飞不用休息的啦!”,而另一部分科学家则觉得“胡说!怎么可能不休息!只不过它们会在滑翔的时候打盹什么的,然后拍翅膀的时候又醒过来了!”)。当它们回到开始飞行的位置时,它们就会在那里休息半年,为下个半年之旅养精蓄锐。

存贮脂肪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有一些动物会在夏天时吃的特别特别特别多,为将至的寒冬做好准备,存贮大量脂肪。比如说,有一种叫做脂尾倭狐猴的动物,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会在尾巴里面存贮很多的脂肪,甚至达到了它体重的40%那么多。

冷?我还是睡觉吧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不像其它冬眠的动物,南美黑熊有特殊的技巧在不影响体温的前提下减缓新陈代谢。在冬天美美地睡上温暖的一觉,还有什么比这更享受的呢?

偷点温度过来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有些爬行动物进化出了特殊的过冬技巧,比如说大蜥蜴,懂得一种叫做“窃温”的行为,可以从其它物种身上偷走它们的热量。一项研究发现,这些动物可以进入海鸟的巢穴,这样,当鸟在巢中的时候,它们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用鸟的体温温暖自己了。

有隔热毛皮,冰封万里也不怕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从家犬到野生狐狸,很多动物都通过长出厚毛来隔热。相比科罗拉多麋鹿必须刮掉或者舔掉它们冬天的长毛,隔热毛皮更容易在回暖的时候摆脱。

懒懒的什么都不想做 还是打盹吧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与长期的冬眠相比,打盹每次持续的时间并没有那么久,但是会经常发生。在冬天,一些鸟类会每天睡很久很久,以降低心率和新陈代谢速率存活下去。

发抖

「科普小课堂」动物过冬有妙招

像人类一样,有些小动物也会通过发抖来保持温暖。而且这项技术也不是恒温动物的专利,蜜蜂这种冷血动物也会通过颤抖它们的肌肉并保持翅膀不动的方法来发抖取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