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為何那麼黑?道理不簡單

黑夜為何那麼黑?道理不簡單

“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是某位詩人說的。

“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仰望星空!”,這是某位偉人說的。

在牛頓的時代,認為宇宙是恆定的,星星是無限的,宇宙是無限的,會發光的恆星在宇宙中大體是均衡分佈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是這樣,黑夜就根本不會黑,甚至跟白天一樣亮。

就單顆恆星來說,它對地球的照度跟這顆恆星與地球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而以地球為球心的球殼分佈的恆星數量卻是與地球的距離的平方成正比。這樣一來一去,在所有恆星對地球的照度的積分就不是收斂的。也就是說地球應該被照得跟白晝一樣。

這樣看來。牛頓對宇宙的認識肯定是錯誤的。但也有人說:由於星雲吸收了部分恆星的光芒,因此,黑夜才這麼黑。

要知道,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星雲吸收了能量就必將釋放能量,所以天空還是亮的。

也有人說,恆星是按某種分形在太空中排列的,這樣前面一顆星星剛好擋住後面一顆星星,如此,黑夜就這麼黑了。

可是這個奇葩了,如果這樣難道宇宙是某種智慧生物創造的麼?

所以,這必須推翻牛頓的宇宙觀。

首先,宇宙不是恆定不變的,宇宙是有年齡的。現代物理學家認為宇宙正在膨脹,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30億年。為何黑夜這麼黑,這是因為宇宙很大,跟地球很遠很遠的恆星的光芒在這130億年裡還沒有走到地球呢。這些光線還在抵達地球的遙遠旅途中。於是黑夜看起來這麼黑。

正因為宇宙在膨脹,離宇宙中心越遠的地方宇宙膨脹的速度越快,甚至遠遠超過光速。這樣靠近宇宙邊緣的恆星向宇宙內部發出的光線就趕不上在此處宇宙膨脹的速度。這樣我們就永遠看不到這些恆星了。

還有,由於宇宙膨脹,這些恆星都在遠離我們。距離越遠,遠離我們的速度就越快,這些恆星射向地球的光線就會出現紅移。也就是說這些光線的頻率會變低,以致變成紅外線或者其它頻率更低的光線,我們的眼睛無法感應出來。

黑夜為何那麼黑?大家現在能理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