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涼涼了?定位為什麼會定死?

定位涼涼了?定位為什麼會定死?

定位涼涼了?定位為什麼會定死?

作者/李興

隨著當今營銷生態的變化,品牌呈現出全新的形態,基於一些網紅品牌的快速崛起,很多人說,定位已經不行了,這是真的嗎?

從商業邏輯上來分析,隨著傳播媒介的去中心化和碎片化,消費者接觸信息的渠道已經去中心化、碎片化,繁雜多樣的觸點,更需要定位來整合這些內容和渠道,否則營銷會找不著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定位不是涼涼了,而是更重要了。

定位涼涼了?定位為什麼會定死?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用一些新品牌的案例來黑定位?這是因為:

原因1:被社交傳播的風頭蓋過了。

定位涼涼了?定位為什麼會定死?

新晉的網紅品牌,通過華麗麗的社交營銷、內容營銷、話題營銷很快火了起來,看到這裡大家就會說:你看你看,這貨沒定位吧,不也做起來了!

親,還早呢,你可以天馬行空的把一個品牌做熱,但是萬里長征只是第一步,以後的內涵沉澱、品牌保鮮,如果沒有清晰的定位,還是靠話題上位火力亂開,是沒法持續的,畢竟人的審美是會疲勞的。你看雕爺牛腩、錘子手機、叫個鴨子現在銷聲匿跡了。

社交電商的病毒式裂變,可以一時在傳播層面蓋住定位的風頭,但是戰略層面的定位,是不能缺失的。

原因2:不是定位不行了,而是定位的方式變了。

定位涼涼了?定位為什麼會定死?

定位從本質上來說,是建立一種心智點,在消費者大腦中建立識別和關聯。

傳統品牌的定位,往往是從功能層面來建立心智點的,比如:不上火、鮮榨、靜音等,這看似才是定位真正的樣子。

然而隨著當今競爭的加劇,幾乎所有的功能點估計都有品牌佔據了,這種定位就變得很難了。

其實,定位不一定是本來的那個樣子,只要是建立心智點都可以,這也是為什麼當代一些新的定位,看起來不像定位。

定位涼涼了?定位為什麼會定死?

比如說某個IP、某個人格化形象,還有像自然堂那種定位“喜馬拉雅源頭”的,還有像小罐茶這種“小罐包裝和喝法”定位的,還有像蔦屋書店這種生活方式定位的,甚至像瑞紅這種全賣紅顏色珠寶的品牌,以及喪茶這種“不務正業”定位“喪文化”的,這些都可以建立鮮明心智點,為我們呈現了品牌定位的多樣思路。

可是因為他們看起來不像傳統定位,所以被人說沒有定位。

原因3:不是定位沒用,而是沒有“做”出來

定位涼涼了?定位為什麼會定死?

過去是賣方市場,定位很簡單,只要搶先佔據一個概念,通過中心化的電視媒體宣傳出來就有效果。

但如今,由於競爭飽和,心智資源開發太多,消費者大腦中的心智空間幾乎佔滿,哪怕尋找空隙都很難,這個時候,很考驗定位的功力,而且定位不光要像以前那樣“說”出來,還要真正“做”出來,不光要進入消費者大腦,還要在產品、傳播、促銷等層面呈現和予以支撐。

而且,品牌定位不光要玩出來,具體玩法也完全不同了。過去廣譜的“代言人+電視+互聯網廣告+終端地推”的玩法已然太low,網紅種草、短視頻、vlog、同好活動、快閃、跨界、社交創意內容、交互體驗、主題市集、IP化、段子語錄、多態店、插畫動漫、表情包等新的玩法層出不窮,而且還是碎片化的,這些都需要品牌營銷人及時去刷新眼界。

為什麼一些定位會定死品牌?

定位涼涼了?定位為什麼會定死?

這個不是定位的錯,而是定位不科學列舉兩種情況:

1.沒有踩準品類發展的節奏。

成熟大品類的小品類分化明顯,定位卻太大太寬泛、不清晰,沒法凸顯差異化,沒有意義。

另外一種,新興小品類還沒有成熟,卻要定位的很細分,市場盤子本來就小,還定位狹窄,不定死才怪。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沒有踩準品類分化節奏,最好成熟大品類細分定位;未成熟新品類寬一點定位並佔據最有利的概念、圖謀做頭部品牌。

2.沒有把握好核心的消費趨勢。

比如說葡萄酒市場,隨著禁止三公消費、市場下沉和酒類大眾化的趨勢,現在定位高端葡萄酒並不是一個科學的選擇。

3.定位沒有落地,或者說落地時沒有清晰的執行,品牌不統一,這就跟沒有定位一樣。

可是覆盤時,卻被誤認為是定位定死了。

深知精準營銷創始人CEO 蔣軍

頭條加入蔣軍老師社群新零售實戰全攻略圈子,即可洞見趨勢、即刻掌握方法。

提供互聯網精準營銷策劃,品牌超級IP構建,場景化產品策劃,互聯網商業模式設計,社群營銷運營,資源導入及項目落地,急功急利做品牌,快速實現銷售轉化裂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