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井陉关还有这么多传说!井陉关、故关、土门关知多少?

原来井陉关还有这么多说

题诗独上井陉关

平生慷慨悲歌士,

今日驱车燕赵间。

无限苍茫怀古意,

题诗独上井陉关。

  从这首谭嗣同25岁那年由兰州去京师途经井陉关所赋的诗看,他似乎真的登上了井陉关,但我觉得此不过是作者为表达自己对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敬仰之心,而借景述情罢了。

  井陉虽是“瞰下如临井,凭高似建瓴(顾炎武·井陉)”,但其间盘旋着的穿越太行山的隘道,如咽喉勾通着冀晋陕,被《吕氏春秋》、《淮南子》称为天下九塞之一,更被历代列为关乎天下安危的“重险”。战事起,以死相争,大有取得井陉就取得天下之意,这一点历代众多诗人的诗作就表述到了极至,当“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王昌龄·《少年行》)”时,“捧诏巡汧陇,飞书护井陉(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当“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时,“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当得知争得的“土门壁甚坚, 杏园度亦难”时,“纵死时犹宽(杜甫·《垂老别》)”;当得知“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时,渴望着“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当看到“马声萧萧阵堂堂,直跨井陉登太行”时,“壼浆箪食满道傍,刍粟岂复烦车箱(陆游·《观运粮图》)”。诗间“井陉”两字,如龙睛,直点了国人失得井陉的忧虑、欢欣。战事平,坚守之,也不无拥有井陉就拥有天下太平之意,对这一点王阮可谓一语中的,其曰:“古者立国,必有所恃,谋国之要,必负其所恃之地,秦有函谷,蜀有剑阁,魏有成皋,赵有井陉……(《宋史·王阮》)”。

原来井陉关还有这么多传说!井陉关、故关、土门关知多少?

  欲固守,自需置关戍守。井陉官道纵横百里,其间关之置废自随京都变迁而置废,因其起着保卫京都的作用。井陉作为京都边塞时,西进之口的戍守就显得举足轻重,由此设置了土门关;井陉作为诸侯国都的外围防线时、北京的外围防线时,东进之口的戍守自然成为了首要,由此设置了故关,提升了固关的防守能力。这只是我的推断,事实上故关、土门关何时置关戍守,很难确定,从《魏书·地理志》所载“孝昌六年复故名上艾(今平定县)……有井陉关、苇泽关”和《唐书·地理志》所记:“镇州获鹿有井陉关,又名土门关”看,只能说西、东两口分别于北魏、唐时就已置关戍守,至于《魏书》中所载的井陉关与故关是不是同一关,《明史·地理志》是确定的,其载称“又东有故关,即井陉关也”。

  故关、土门关尽管在不同的时期占据着不同的战略地位,但战略家在固守井陉这一天下重险时,我想不会孤注一掷的,这大概就是在官道间最为险要的白石岭设置“白皮关”的原因吧。“白石岭……古名‘白皮关’,士人呼为‘东天门’(《井陉县志料》)”。庚子井陉之役可谓是固守井陉的典型战例,指挥者先是固守白皮关数月,后退守固关,此战虽以失败告终,但其的失败并非败在其固守的战略,而是败在朝庭的大政方针上。对井陉的固守历代不仅重视“井陉三关”的固守,而且对于由晋而进入井陉的间道的黄龙口、驴桥口、险隘口、神堂口、达滴岩口、武功口、杨庄口“俱有兵守(雍正·《井陉县志》)”,以求固若金汤。

  天下之关上千,“名不副实”的恐怕只有井陉关,史典中记载一个关的方位最让人找不着北的恐怕也只有井陉关,《明史》称故关为井陉关,《唐书》称井陉关又名土门关,《辞海》释关在“在今河北井陉北井陉山上”,就是“仆尝过井陉县(今天威军是也)”的南宋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院事的吕颐浩还觉得“真定府西至获鹿县七十里,又九十里至井陉县,县东近十里井陉口(《燕魏杂记》)”。故关为井陉关也好,井陉关又名土门关也罢,故关的正名是故关,土门关的正名也只是土门关,其又名不过是借井陉重险之光而显其关之重要罢了。不过,尽管这两个关均不在井陉境内,一个在山西平定,一个在河北鹿泉,但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固守井陉。

井陉关不在井陉县区域,因何被称之为井陉关?其实井陉关曾经就在井陉县境内,《隋书●地理志●井陉县》载:“后齐废石邑,以置井陉。开皇六年复设石邑县,分置井陉”,《隋书.地理志.石邑县》所载更明确:“旧县,后齐改曰井陉,开皇六年又改为石邑”,可见,后齐时的土门在井陉境内。而故关与土门关一样,隋“义宁元年置井陉郡,又析置苇泽县”(《新唐书●地理志》),苇泽县(在今山西平定县内),本从井陉析置,故关自在井陉境内。关在井陉境内,名其井陉关再自然不过。后虽随区划之变,关址已不在井陉县境内,但井陉做为天下重险之地未变,设关之目的依然是御守井陉,通俗地或习惯性沿用原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