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鞋迷”學生將愛好做成生意,月銷售額達數十萬元

武漢一“鞋迷”學生將愛好做成生意,借力電商發展球鞋護理產品,月銷售額達數十萬元

武漢一“鞋迷”學生將愛好做成生意,月銷售額達數十萬元

正在工作的王巖生創業團隊

楚天都市報見習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楊麗蘋

昨日,在武漢學院馬化騰教學眾創空間403辦公室,隔著門就能聽到敲擊鍵盤的噠噠聲、線上溝通工具的滴滴聲以及快遞單打印機工作的呲呲聲……幾十平米的房間,8個人的團隊,正在奮戰雙十一,他們是武漢學院學生王巖生創業團隊。王巖生很喜愛球鞋,最終將球鞋護理產品做成一個生意,月銷售萬筆,銷售額數十萬。

瞄準球鞋護理產品

11月11日下午,王巖生和團隊成員正在洪山區白沙洲的倉庫發貨,發貨的產品有球鞋底邊去黃清洗劑、納米防水噴霧劑、AJ鞋盾鞋撐等。截至下午6點,已發出500多單,訂單數量在不斷增長中。

王巖生是自己的第一個客戶,“我從高中開始就喜歡收藏球鞋,上大學後,買的鞋子越來越多,護理成了我最頭痛的問題。因此我萌生了做護理產品的想法。”

發現商機後,王巖生馬上行動起來。他走訪身邊收藏鞋子的朋友,發現球鞋護理是“鞋迷”都在頭疼的難題。隨後,王巖生又對市場進行調查,發現市面上專業的球鞋護理產品十分缺乏。

通過一系列的調研工作,王巖生把目光鎖定在了球鞋護理產品。“一開始團隊是因為個人興趣做這件事情,但是把興趣做成生意很不容易。工作起來是沒有“週末”這個概念,尤其是王巖生,他更辛苦。除了春節快遞停運幾天,我們幾乎是全年無休。”團隊成員張盛華說到。

拿學費賺得第一桶金

萬事開頭難,啟動資金是王巖生最大的難題。“創業是不敢跟父母說,啟動資金是最大的難題。我跟朋友就拿著學費進行創業,1人5000元,就1萬的啟動資金。”王巖生回憶到。

王巖生和朋友拿著1萬元,從網絡渠道找到代工廠,“小心翼翼”地下單生產了100多個產品。但是產品意外的火爆,2天的時間全部售罄。“市場反響給了我們很大的自信,在第一次回本之後,團隊‘趁熱打鐵’繼續做起了這個生意。”王巖生說到。

王巖生團隊首先找到代工廠,解決了上游生產問題,接著註冊了鞋類護理產品的商標,打上品牌的標識售賣產品,由於王巖生之前從事過球鞋代理銷售,積累一定的客戶資源,產品銷量十分可觀。2016年8月,團隊在淘寶平臺開首家店鋪,目前其已經擁有5家淘寶店鋪,2家淘寶店鋪顧客口碑評分4.9分。現在已經實現月銷萬筆,銷售額數十萬。

與此同時,王巖生帶著團隊參加各類球鞋展覽活動,通過展會傳播產品。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產品,通過社交平臺分享產品,通過社交平臺,其產品已經“出海”,銷往東南亞地區。

武漢一“鞋迷”學生將愛好做成生意,月銷售額達數十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