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鹤岗又开始大范围吸引外来人

最近两天浏览新闻,发现鹤岗的新闻再次出现报端,记得之前跟大家说过,但凡短时间内新闻大面积报道一件事,我一定会认为在背后有推动的动力和意图藏于其后。而至少到现在,在写这篇文章和写完这篇文章,我都觉得我有可能理解不了这背后的意图,但还是让我们来回顾下新闻吧。


说的是一个舟山的海员,自幼家庭变故很多,缺少家的温暖,成年后更是经历了多次工作变动,现在的工作是更缺少家庭温暖,漂泊无依的海员。所以,对于家,更加期待。而以他现在的储蓄和收入,在南方很难拥有一个家。所以,他将目光瞥准了曾经因为5万一套房而上热点的东北鹤岗这座小城。这是整个故事线。而我在看新闻的时候,特别好奇的一点,就是为何又有大篇幅去介绍他是怎样从舟山到达鹤岗的。让我们来看看。

“李海在火车上坐了两天两夜。从浙江舟山坐大巴到宁波火车东站,花198元买上一张到天津的硬座票。“咔达咔达”,绿皮火车一路向北跑着,窗外的景色颜色在他的眼中慢慢退却。

经过20多个城市后,时间已经过了23个小时。车站上喊起了“狗不理包子”的叫卖声,李海下车买了几个包子后,又匆匆登上了去往佳木斯的绿皮火车。

这段行程,又是24个小时。再坐上一个多小时的大巴,一个陌生却又跟他的余生捆绑在一起的城市——鹤岗到了。

四五个月后,当李海自述的《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的文章在全国爆红时,另一个网名叫“流浪的老哥”的人,跟着他的脚步,从拉萨坐了28小时的火车到西安,再从西安花300元钱飞到哈尔滨,最后转火车到鹤岗,整整两天两夜的行程,又用一天的时间在同一个小区花3万元买下了一套47.34平方米的房子。


比较让我拿捏玩味的一点是在于地点的选择,交通方式的选择。舟山很南的一个岛了,西藏拉萨也是很靠边境的地方了,而鹤岗,在东北很北了,但凡有点地理知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样的地点间隔,应该算是跨越全境了,而对于有些想付出行动但苦于距离较远的人来说,这样的长途跋涉,花费的交通费用可能500都达不到。另外,新闻中还有一点,就是这个舟山海员估计都不会再回舟山,因为他的工作在北方海港也能找到。拉萨的那位,仍然可以回拉萨工作,但却在东北拥有了自己的一个家。那么对于距离没有这么远,交通费用预算更充足,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没有那么尽如人意的你呢?


让我们再看下面着重描述的点:

鹤岗其实并不是李海首选安家的地方,他最近几年的工作是跑船,海上半年,休息半年,去了很多地方,比如甘肃玉门、云南边境等等,他的主要目的,是去找低价的房子。

“不管好坏,还是得买套房。人人都想有个安稳地方可以住,向往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总算有个像样的家了。”他发现,鹤岗的生活环境不比舟山差,有山有水,空气好,治安也好,冬天还有暖气,很舒服。唯一不好的是,这里的自来水蛮混浊,除了洗澡,喝的只能用超市的纯净水。

不管是谁,贫穷还是富贵,流浪还是打拼,每个人的心里,都想要有一个家,都想要一个房本本上写着自己的名字。

很快,有人跟着李海的脚步,跑到鹤岗买了房子。

前天,李海建的“四海为家”微信群里的网友“流浪的老哥”,在群里发了鹤岗房权证,说自己花3万元买了一套47.34平方米的房子,“房子刚刚过户”。

房本本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对我来说,中国之大,在哪里安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网友曹丰泽说,谈不上隐居,只能算是活明白了吧,想清楚了自己活着是图个啥。5万元钱不多,大家都有5万元。鹤岗是个地级市,市区几十万人口,环境设施齐全,基本生活和娱乐活动都有保障。这种小城其实很多。不仅东北有,内地许多城镇都有的,环境也不见得比鹤岗差。

网友昌平吴亦凡回答说,假设有一天,你还不起每月上万的房贷,或受够了一线城市工具人的身份,此时你不要绝望。你要记得有这样一个边境小城,她之于你就像穆念慈之于杨康,她永远为你敞开大门,她就是鹤岗。终有一天,你会厌倦与同龄人无休止的攀比,那时心力交瘁的你,必然踏上也必须踏上驶往鹤岗的列车。

网友妄明回答说,鹤岗是个好地方,不过大家也别急着赶往鹤岗。不用担心鹤岗的房子被买走,或是再次被炒起来。鹤岗只是一个开始,前两年,大家都要往大城市涌,你看现在,仅仅几年过去,多少人开始退往二线、三线城市。一切的城市都会回归鹤岗,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


写到现在,思考到现在,居然有点懂这篇新闻的意图所在了。也足见未来房市的分化意图。鼓励人员下沉到三四线,特别是已经出现边缘崩塌的地方,其实,我觉得应该继续聚焦一二线,二八定律同样存在于房市,但区域的边缘塌陷,会将恐慌蔓延,这样的选择也是无法的事。也足见现阶段房市的尴尬所在。

我不知你有看懂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