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31輛農村客車投入營運

民和31輛農村客車投入營運

啟動儀式上待發的“村村通”客車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11月11日,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交通運輸部門舉行“村村通”客運車輛投放儀式,將新購置的31輛“村村通”客運車輛正式投放農村市場運營,打通了民和縣偏遠貧困地區群眾安全出行“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民和縣加大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鄉、通村交通道路得到顯著改善,結束了山區群眾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泥土路歷史。全縣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民和縣交通運輸部門先後投資8.3億元,大力實施交通扶貧基礎設施項目,特別是投資5.23億元實施的村級道路硬化工程,完成村道硬化里程3647.14公里,全縣312個行政村及易地搬遷行政村實現通(瀝青)水泥路目標,行政村道路通暢率達到100%。

為進一步改善民和縣農村客運的薄弱環節,早日實現“城鄉客運一體化、農村交通公交化”目標,民和縣交通運輸局把滿足群眾安全、經濟、便捷出行的需求作為加快發展農村客運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整合利用非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6703萬元,自籌資金2136萬元,先後購置了128臺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輛,11臺7座和14臺5座純電動客車,綜合考慮全縣312個行政村實際情況和需求特徵,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利用行政村客運公示牌告知群眾出行方式。

“村村通”客車首次駛入民和縣李二堡鎮松山村時,年逾八旬的郭生正老人感慨地說:“黨和政府的政策對我們老百姓實話好,不僅把土路修成了水泥路,還第一次看到了村裡通了拉人的‘小班車’,這給我們老百姓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目前,民和縣共有客運車輛210輛,其中農村客運班線16輛、公交車194輛,通過客運班線運輸方式解決29個行政村、城鄉公交解決143個行政村、城市公交解決48個行政村群眾的安全出行問題,區域經營運輸、預約響應運輸和定製運輸相結合的方式解決92個行政村群眾的安全出行問題。目前,全縣22個鄉鎮312個行政村全部通客車,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