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遜“十四點原則”,催生二戰之前德國復仇情緒和英法綏靖政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同盟國陣營為一方、以協約國陣營為另一方,雙方對峙了4年之久。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共計造成1000多萬人喪生、2000多萬人受傷,給人類文明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然後一戰結束僅僅20年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卻再度點燃二戰歐洲戰場的戰火。

威爾遜“十四點原則”,催生二戰之前德國復仇情緒和英法綏靖政策

在經歷了一戰的沉重失敗以後,德國為何還要挑起二戰的烽煙?或者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火,真的是由德國一家點燃的嗎?要想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需要回到一戰後期去釐清另一端塵封已久的歷史。

1918年是一戰的最後一年,這年的1月東線戰場出現了重大改變,十月革命直接促使俄國退出了協約國陣營,這為德軍集中精力對付西線軍隊創造了一個相對穩固的戰略後方。然而德國的想法並不成熟,想要在西線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此前一年的1917年,美國已經對德宣戰並派兵遠赴歐洲。

威爾遜“十四點原則”,催生二戰之前德國復仇情緒和英法綏靖政策

在這樣一個戰爭大背景之下,美國時任總統威爾遜發表了著名的“十四點原則”演說。頗為奇異的是,如若這些原則能夠被給予真正落實,獲利最大的恰恰是主要戰敗國德國,對於英、法反倒不利。譬如演說雖然要求同盟國放棄戰爭入侵所的領土,甚至德國還要額外吐出普法戰爭所得果實(即阿爾薩斯和洛林)。然而如若將視野放的廣為廣闊一些,我們會發現控制著最廣大海外殖民地的英法兩國將利益侵害。

一戰以前,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就不多,遠遠不如英法,因而也不具備資本高貿易壁壘和原材料壟斷,更別提這些少量的殖民地早已在戰爭中被敵軍所佔領。但是依據威爾遜演說的第3條,要求“取消一切經濟壁壘,建立貿易平等的條件”,這其實讓德國的收穫遠遠超出了它的損失。

威爾遜“十四點原則”,催生二戰之前德國復仇情緒和英法綏靖政策

不僅僅是貿易原則,在威爾遜的演說中,民族自決原則對英、法的衝擊更大。作為老牌殖民大國,英、法和奧匈、沙俄等國將遭受大量少數族裔獨立的衝擊,屆時在德國東邊的廣闊區域將會出現一大批新興小國,德國必然能夠憑藉自身的地理位置條件和經濟實力施加影響,重新確立在歐洲的大國地位。所以,當威爾遜拋出“十四條原則”以後,不僅德國人覺得不可思議,就連英、法兩國同樣認為這不過是美國高潮的宣傳手段和道德表演。

對於英法來說,打贏戰爭才是最為緊要的事務,因此為了維護協約國陣營統一戰線,它們充分利用了威爾遜的和平演說,將其作為瓦解德軍士氣的輿論武器。不過在威爾遜自己看來,這些原則顯然並非宣傳站的子彈,而是建設戰後新秩序的磚瓦。他期盼建立一個由美國主導的,秉承平等、和平原則的新的國際體系。人們並不清楚,威爾遜拋出這些主張的根本動機是什麼,究竟是為了將美式理想主義傳播到全世界,還是為了攪亂歐洲以為自己牟利。但是它所產生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因為德國人最終接受了它。

威爾遜“十四點原則”,催生二戰之前德國復仇情緒和英法綏靖政策

1918年8月8日,英國遠征軍在西線戰場發起了亞眠攻勢,德軍遭受重創。此戰之後,德軍士氣一落千丈、眾多盟友相繼宣佈投降,於是德國匆忙向英、法、美展開聯絡,表達了停戰意向。德國的停戰要求是有條件的,即必須建立在威爾遜“十四條和平原則”的基礎之上。如此以來,協約國方面,尤其是法國人顯得無比尷尬和不滿。4年的戰爭中,德軍一直在法國境內肆虐,而當英法等國部隊終於開始要進行反擊的時候,德國居然要求有條件投降。更重要的是,德國人的這些要求都是協約國自己曾提出的,德國只不過是表達了贊同而已。

戰爭後期,德國發動了一次不流血的政變趕走了威廉二世皇帝,德意志第二帝國搖身一變成為了憲政民主的魏瑪共和國,學起了多黨制的美國憲政體制。威爾遜演說原則中的第4條認為各國均需裁撤軍備,這對於戰場上頻頻失利的德國來說,自然是雙手贊成。除了美國和德國之外,眾多一戰中衝奧匈、奧斯曼、沙俄治下分離出來的新興民族國家,以及亞非拉許多殖民地民族和遠在東方的中國,許多知識分子都對威爾遜精神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大家對巴黎和會的期盼遠遠超出此前各類大國會議,英法等國在道德層面被束縛住了。

威爾遜“十四點原則”,催生二戰之前德國復仇情緒和英法綏靖政策

然而要想讓戰勝國英、法在取得一系列艱苦戰鬥的勝利之後,反而要拋棄原本就屬於自己的利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為了兼顧理想原則和現實利害,戰勝國們只能在搭建道德主義架構的同時,暗地繼續維繫現實利益。巴黎和會的本質就是在英法的主導下,一邊安撫意大利、日本等國,另一方面又對蘇俄、美國和德國極盡防範之能事。這導致的最直接後果就是,作為戰後凡爾賽體系下的秩序核心,國際聯盟一度將德國和蘇聯排斥在外,美國更是自己國會否決了協議。

面對強大的全球輿論浪潮,凡爾賽體系勢必需要披上道德的外衣,以彰顯戰勝國的優越性,“十四點原則”不可避免的被拿來使用。然而英、法領導人雖然口頭贊同民族自決主張,卻對德意志的民族自決處處限制,以至於歐洲其他民族都紛紛組合到了一起建立眾多新興國家,德意志人卻被分割各國疆域之中,其中最為直白的就是對德國和奧地利合併的限制。奧地利本是德意志邦國中的一員,曾與普魯士爭奪德意志老大的位置,但卻因普奧戰爭失敗普魯士被排擠出去。一戰結束以後,按照民族自決原則,德意志國家奧地利理應被併入德國,但英法要求德奧合併必須獲得國聯全部成員國的一致同意,但法國毫無疑問會投反對票,實際上就堵死了兩國合併的通道。

威爾遜“十四點原則”,催生二戰之前德國復仇情緒和英法綏靖政策

至於威爾遜提出的不割地、不賠款原則更像是水中月、鏡中花,迎接德國的是嚴厲的各地、賠款、軍備發展限制等。這些其實符合傳統大國外交的規律,如果戰爭獲得了勝利完全不對戰敗國進行懲戒,顯然是有悖人類活動基本法則的。不過在全球都對威爾遜精神充滿期待,對戰後新秩序寄予豐厚想象時,凡爾賽體系就會讓人覺得英、法理虧,對德國的同情之感也就越來越深了。

事實上,伴隨著威爾遜“十四點原則”的提出,以及英法在巴黎和會上的表裡不一,一方面戰後德國的東邊誕生了一系列弱小的新興獨立國家,另一方面也讓德國獲得了英法美內部理想主義者的同情,為國家的崛起開創了有利條件。如果德國能夠洞悉這一點,並且加以利用,就能促使德國將巴黎和會上短期的損失變成長期收益,更何況一戰並未對德國原本的工業能力、教育體系等傷筋動骨,完全可以憑藉外部有利環境快速恢復元氣。然而戰略體系、地緣眼光恰恰是德國一直以來所缺失的,即便會時不時出現一兩位出類拔萃的、諸如俾斯麥和老毛奇這樣的戰略天才,卻還是不足以讓這個國家站在宏觀長遠的視角找到一條致勝之路。

威爾遜“十四點原則”,催生二戰之前德國復仇情緒和英法綏靖政策

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德國上下都存在遭受“欺騙”的感覺。由於一戰後期德國在戰場上的形勢並未糜爛到不得不投降的地步,並且協約國也接受了按照“十四點原則”有條件的停戰,卻最終還是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割地、賠款、軍備限制等處罰,德國人存在很強烈的復仇情緒。作為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不可避免的成為德國想要推翻的直接目標。後來等希特勒派兵進駐萊茵區、完成德奧合併、對捷克蘇臺德地區提出領土,無一不是在衝擊凡爾賽體系架構,而英法等國卻因理虧、厭戰和對德同情,並未做出有力回應,只是期盼德國獲得一定利益之後能及時收手。

英法對德國的綏靖政策造成直接影響並不是希特勒的心滿意足,而是讓其看到了這兩個老牌國家的軟弱和怯懦,進一步刺激了德國擴張的慾望,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威爾遜“十四點原則”,催生二戰之前德國復仇情緒和英法綏靖政策

綜上所述,一戰後期威爾遜在演說中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的倡議,贏得了全球輿論的讚揚,德國在戰場落入下風之後匆忙宣佈接受以“十四點原則”為前提的停戰。然而英法等戰勝國披著道德優越的外衣,卻在現實利益的誘惑下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懲處,讓德國人感到遭受欺騙,而歐美社會則普遍瀰漫著對德國的同情。德國在這要的環境之下,憑藉本就雄厚的經濟和教育實力重新發展起來,並在德國狹隘政治和歐美綏靖政策的共同刺激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