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等痴情,二十年栽下百萬棵莞香樹

1998年,清溪人劉東曉在當地鐵場村承包了千畝山林,準備開發果園旅遊項目。正式開發前的某一天,劉東曉來到了園區,剛好遇上工人們在煉山。煉山在當時是開發山林的一種普遍做法,就是把山上的雜樹全都砍伐掉之後,再通過人為控制的火燒來清理林地,這樣才好種上荔枝、龍眼這些果樹。

"你們有沒有聞到什麼香味?""是啊,好香啊!"山下的工人一邊忙活一邊討論著。從上午煉山開始,山中就一直瀰漫著一股清香,聞著讓人感覺特別的舒服通暢。

何等痴情,二十年栽下百萬棵莞香樹

沉香樹

香氣撲鼻,劉東曉一聞便大喊道:"這是沉香的香氣!"說罷他立刻組織工人們上山滅火,一探究竟。

這土沉香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莞香。莞香是一種珍貴的沉香,因為東莞的氣候和環境非常適宜白木香樹種植,當地香樹所結出的沉香香氣獨特,品質尤佳,是一種藥效奇佳的名貴中藥材,在歷史上一直作為珍貴的貢品進貢皇室,它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貿易商品,享譽四海,後世便以產地入名,是為"莞香"。也正是因為莞香珍貴,需索無度,白木香樹在清末之後經歷了長期的濫砍濫伐,莞香幾近絕跡,所以到了20世紀90年代,人們都是隻聞莞香其名而不知其為何物。

何等痴情,二十年栽下百萬棵莞香樹

莞香(沉香樹)

說起來也十分巧合,劉東曉家裡的一位長輩當過香農,劉東曉小時候就曾跟著這位長輩一起到山上採香。野生莞香並不多見,每回為尋得好香要花好長時間在路上長輩就跟劉東曉講莞香的故事和採香的經歷,採得莞香後還會教他如何理香。長輩自己也收藏了一些莞香,偶爾他會拿在手上搓熱品聞,心情好的時候還會拿小刀磨出細屑點燃,莞香香氣清甜溫潤,持久不散,沁人心脾,給劉東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即使時隔數十年,他還是能一下子就分辨出這久違又獨特的香氣。

言歸正傳。自煉山那日起,劉東曉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走遍了整座山林發現這深山裡還有上百株野生白木香樹,看上去應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了,但在工人進場之前,這些樹都被砍掉隨意扔在山裡,只剩下一個個粗壯的樹樁殘留在土地上,頑強地吐出一枝枝細芽。看著這景況,劉東曉非常心痛、由於莞香文化衰微,大多數人對莞香一無所知,東莞當地還有多少白木香樹遭到胡亂砍伐?想到這裡,劉東曉當即做出一個決定,他要重新種植這些珍貴的白木香樹。

何等痴情,二十年栽下百萬棵莞香樹

白木香樹

因為經歷了砍伐和火燒,山上白木香樹水分和養分嚴重流失,垂垂將盡。劉東曉帶領著工人們將白木香樹移植到適宜生長的環境中,他也直接住進了園區幾乎是日夜守著這些白木香樹,隨時觀察它們的生長狀態,為它們補充生長所需的成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歷幾年如一日的悉心養護,這一百多株香樹真的活過來了,樹樁上重新長出了枝幹並日益壯實,樹葉青綠而有光澤,花朵嬌小精緻,果實狀如葫蘆掛枝累累,果實成熟裂開後種子似鷹喙垂吊,春去秋來,輪迴交替,形成一道道獨特的風景。

看到這百餘棵重新煥發生機的白木香樹,劉東曉欣喜不已,但他認為這遠遠不夠。他希望莞香能重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在當時東莞的白木香樹種植並不多,於是他決定,擱置果樹種植和果園開發計劃,收集園內白木香樹的種子,在園內的土地都種上白木香樹。

身邊很多人對他這個做法表示不解,好好的果園不做了,去種這不知道何時才有回報的白木香樹,再說當時海南已經種植了不少香樹,為什麼不直接從海南採購苗木回來種植,非得從零開始呢?對此,劉東曉的回答是,園內的白木香樹樹齡都超過一百年,是非常難得的純本土品種,只有用他們的種子在園內種植,才能保留這最純正的本土香樹品種,結出最純正的莞香。身邊的人聽了之後,都不由自主地說劉東曉是名副其實的"莞香痴"。

憑著這份執著,劉東曉開始了白木香樹種子的播種和培育。剛開始的時候,白木香樹的成活率很低,劉東曉就借閱了很多植物學相關的書籍進行學習,還會站在園裡觀察白木香樹的生長特性,有時候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工人們見狀都笑稱:"東哥這是在和香樹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呢。"

就這樣不斷增加種植,不斷調查學習,結合他原本的植物種植經驗,劉東曉一步步排除各種不適宜白木香樹種植的因素,園內的白木香樹越來越多,成活率也越來越高。到2006年的時候,劉東曉在園內已經種植了超過30萬株白木香樹並全部成活,劉東曉"莞香痴"的故事漸漸傳開了,而他也將這片園區命名為"莞香園",併成立了東莞市莞香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經營理念是"傳承千年莞香文化,踐行非凡莞香理念"。

何等痴情,二十年栽下百萬棵莞香樹

如果說認識莞香是親緣,發現莞香是偶然,那對於後來的劉東曉來說,保護莞香是責任,研究莞香是動力,傳承莞香是使命。他希望把莞香和白木香樹的研究往更高、更開闊的方向發展。於是,他開始向國家、省、市部門和相關學術單位申請開展莞香研究項目,吸引了南昌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等專家教授前來莞香園實地研究。整個莞香研究項目中,莞香結香是最重要的命題。莞香成因十分複雜,並且從樹木生長到自然結香需要漫長的時間。傳統的結香方法是由香農主動在白木香樹上砍鑿出多道傷口,讓樹脂不斷分泌積累併發生反應,待莞香結成後,香農再從白木香樹上把莞香鑿取出來。到了現代,很多人為了加快莞香結香,會通過注射化學藥劑的方式,刺激香樹受傷加快樹脂分泌,但通過這種方式結出的莞香既不適宜薰香,也不符合藥用標準。

何等痴情,二十年栽下百萬棵莞香樹

劉東曉首先就排除化學結香方式的研究,"如果只為提高莞香產量而不顧使用者的健康和感受,豈不破壞了千年莞香的美名!"最終,劉東曉和科研團隊決定以生物結香為課題進行研究。但幾年下來的科研成果並不理想,與傳統結香方式的產量差距不大,這也成為科研團隊結束課題離開莞香園的一個遺憾。對於科研團隊這也許只是課題之一,但對劉東曉來說,這是終生的事業。他默默給自己定下了時間,在自己人生60歲到來之前,也就是三年內必須攻克這個難題。

何等痴情,二十年栽下百萬棵莞香樹

東莞市莞香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劉東曉董事長

到2016年,劉東曉在莞香園已經種植超過100萬株白木香樹。有一天,劉東曉鑿開了其中一棵實驗生物結香的白木香樹,清晰的通體油線呈現在他眼前,同期實驗的其他白木香樹也成功實現了通體結香。頓時,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像小孩子一樣歡呼起來。這意味著,單棵白木香樹的結香效率可以提高30倍!並且,經過東莞市藥檢所和藥廠的相關檢驗,這批莞香完全符合中國藥典的要求,還不含有化學香精!

這成功的背後,是劉東曉一處又一處揮灑在莞香園的汗水,是他一次又一次不怕失敗再接再厲的實驗調試,是他一天又一天廢寢忘食的研究總結。而他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重振莞香,讓過去稀少珍貴只能供皇室貴族使用的莞香,從此走進尋常百姓家。

從1998年到今天,劉東曉已經在莞香上付出了人生的黃金20年。"莞香製作技藝"已經申報成為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劉東曉是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20年收穫碩果累累,20年故事書寫不盡。莞香發展之路漫漫,而鬢髮已斑白的劉東曉說:"這條莞香路,我還能再走二十年!"

劉東曉不僅僅是莞香痴,更是莞香的守護神。

何等痴情,二十年栽下百萬棵莞香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