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郡城即古閬中城耶”——閬中城址小考

“今郡城即古閬中城耶”——閬中城址小考


自閬中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以來,閬中古城的“唐宋格局,明清風貌”的城建特色,便得到了專家學者的肯定。如果單憑“唐宋格局,明清風貌”來反映閬中古城城址的歷史,未免有悖於閬中古城自古就城址於茲的固有歷史。為此,當有必要考察說明之。


“今郡城即古閬中城耶”——閬中城址小考

自公元前314年設置為秦巴郡閬中縣,最早見諸實物載記的是近年出土的“裡耶秦簡”。在其已公佈的編號為8-2191簡牘中,明確記載了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由閬中漕運到洞庭郡遷陵縣的史事。這就間接證實了秦閬中縣城當位臨嘉陵江邊的史實。

最早見諸典籍所載“閬中城”的,當是《太平御覽》卷四百四十ー・人事部八十二在“貞女"”下引“陳壽《益部耆舊傳》曰:…(東漢)中平五年(189年),黃巾餘類延益州,賊帥趙蕃據閬中城,拘迫衣冠,令人婦女為質…後賊類爭勢,攻閬中,(閬中三貞)義、姬、華……恐不免於據通,乃相與自沉水而沒死。”《華陽國志》卷一對之明載為“三人同時自沉於西漢水而沒死”。由此也可判知東漢時的閬中城依然位臨西漢水(陵江)邊的史實。

再從與閬中古城方位相關的記載來看:

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在首開的《地理志》卷八中記載:“閬中,彭道將池在南,彭道魚池在西南。”應該說,這裡的“南”與“西南”,當是以閬中城為座標的方位表述。彭道將池在前稱之為“彭池大澤”,在後稱之為“南池”,彭道魚池又謂之“郭池”。

唐・徐堅《初學記》卷八引“《益州記》曰:南池在閬中縣東南八里。”明・曹學佺《蜀中廣記》卷二十四引《四夷述》雲:郭池周約五十畝”。

“今郡城即古閬中城耶”——閬中城址小考

閬中盤龍山,最早見載於李膺《益州記》,《太平御覽》卷四十四引

《郡國志》曰:又有盤龍山,以山形如盤龍也”。《方輿勝覽》卷六十七在“閬州蟠龍山”雲:“在閬中縣東南三里,以形得名。”《太平御覽》卷一百七十一在“閬州”下引“《後魏典略》雲:此州古有隆城,堅固,因置隆州。尋又立盤龍郡(即改北巴西郡名),以郡中有盤龍山為名”。

而最引人關注的,當是位於中古城北偏東約4公里處沙溪鄉盤龍村頡家山腰“風谷洞”上摩崖鐫刻的《隗先生石室記》碑文(該碑文文考參見2014年《文物》)第八期,孫華教授《閬中石室觀》),該碑文刻於南朝劉宋永明七年(489年),其中“梁州巴西郡閬中縣東北有神山,名雲臺山”。“同義巴西蒲□□好靜者於北津為立道官”兩句,更是從方位上指示出了是時梁州巴西郡閬中縣城的位置所在。為明其史,當有釋讀之必要。

閬中雲台山,在歷史上最早稱之靈臺山,又叫天柱山。自東漢中張道陵在此修道佈道,設立雲臺山治並白日昇天後,雲臺山便享有了道教的“仙山”和“神山”的美名。

從方位上看,雲臺山從古至今就位於閬中古城的東北方向,自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復隆州漢昌縣名蒼溪縣,並移縣治於今蒼溪縣陵江鎮後,歷史上也便有了雲臺山在蒼溪縣城的東南方向的記載。《華陽國志》卷一記載“閬中縣,(巴西郡)郡治,有彭池大澤,名山靈臺,見《文緯書讖》”、《太平御覽》四十四引“《十道記》”曰:靈臺山,在閬中縣東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即漢張道陵昇真之所”。《大平寰宇記》卷八十八雲“靈臺山,一名天柱山,在蒼溪縣東南…又稱雲臺山”就是其歷史的反映。

沙溪風谷洞之“梁州巴西部閬中縣東北有神山,名雲臺山”,雖說閬中縣經歷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無數動亂,而遭受無數動亂的閬中縣城卻始終城址於斯,雲臺山位居“閬中縣東北”就是歷史的明證。


“今郡城即古閬中城耶”——閬中城址小考

再就“同義巴西蒲□□好靜者於北津為立道宮”句而言,今謂之風谷洞石室觀的“道宮”,本就位於今閬中古城之北。所謂“北津”者,當是閬中古城之北的沙溪渡口。

有關閬中“北津”的記載,雖然北宋《元豐九域志》卷八在“閬中縣”下記載“八鄉、東郭、南津、西津、北津四鎮”,但這一“北津”的記載,卻比之晚了近六百年。

有關閬中“北津”的形成,當又與從閬中地分析出的蒼溪縣有關。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析分巴西郡治閬中縣北境置郡屬蒼溪縣和歧愜縣。就是對當時的蒼溪縣而言,縣治初治今蒼溪縣西的亭子鄉;

南北朝劉宋永初年間(420—422年),因巴西郡屬漢昌縣為僚所據,遂在蒼溪縣境僑置起了同郡屬的漢昌縣,縣治今蒼溪縣西南禪林鄉青山觀;

劉宋元嘉八年(431年),又將巴西郡屬蒼溪縣省入同郡僑置的漢昌縣,並將治所移治於今蒼溪縣西白橋鎮;直到隋朝開皇十八年(598年),在將漢昌縣複名蒼溪縣的同時,才又將縣治移治於今天的蒼溪縣城。

在其間的三百多年間,這最初的蒼溪縣和漢昌縣,因其縣治所居,當必然形成了今蒼溪縣陵江以西,由亭子鄉——白橋鎮——禪林鄉——八廟鎮——閬中澗溪口——沙溪渡到閬中古城的一條州郡縣官道。沙溪渡口也成為了當時的北津官渡,繼而發展成為了北津鎮。

由此可知,南朝劉宋永明七年的《隗先生石室記》所書刻的“閬中縣東北有神山”和“於北津為立道宮”,可為閬中古城址於斯的力證。

再從閬中古城自古以來獨有的山水城格局的記載來看:

唐太子李賢注《後漢書》孝安帝紀・第五載注:“東漢(孝安帝延光三年,124年)六月庚午,閬中山崩。閬中,縣,屬巴郡,臨閬中水,因以為名。今隆州縣也。”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逸文卷一在“閬中縣”下記載:“閬中縣,閬水纖曲,經縣三面,縣居其中,以此為名。”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十五・州郡五

在“閬中郡”下記載:“閬州(今理閬中縣)…大唐為崇州,先天中改為閬州或為閬中郡(今郡城即古閬中城,名曰高城,前臨閬水,郤據連岡)。領縣九。”“閬中(漢舊縣,有靈山、天柱山)”。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志第二十ー・地理四在“閬州閬中”下記載:“閬水迂曲,經郡三面,故日閬中。”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卷四十四・地部九在“閬山”下引“閬山”,《圖經》曰:閬山四合於郡,故曰閬中。按《名山志》雲:閬山多仙聖遊集焉。”

以上幾則相關的較早載記,雖然試圖以山以水來釋“閬中”一名的由來,然而實際上卻道出了閬中自古有城以來獨有的山水城和諧交融的特色——“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一一從而也昭示出了閬中古城自古就城址於斯的既有歷史。

另外,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六月,鎮守閬中的巴西太守張飛被害,安葬閬中。唐代晚期的閬州刺史崔善在《巴西郡守張侯祠記》

中說:“自侯之死,迄今五百餘年,土宇幾更,慕田如故。”

北宋中期“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在《桓侯廟記》中說:“(閬)州(署)之東有張侯之家,至今千有餘年,而廟祀不廢。”

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卷六十七在“閬中閬苑”下記:“唐時魯王靈夔、滕王元嬰以衙宇卑陋,遂修飾宏大之,擬於宮苑,是謂之隆苑,其後以明皇諱,改日閬苑。”


“今郡城即古閬中城耶”——閬中城址小考

由上可知,作為紀念和祭祀的閬中張恆侯祠雖然在歷史上代有培修,但作為張飛的墓冢卻始終“墓田如故”,因此,張飛墓可為閬中古城城址於斯的標誌和見證。再說唐初鎮守閬中的魯王和滕王相繼宏建起的“隆苑”,它亦是因原有的“衙宇卑陋”而予以的宏建,由此亦可證唐之前的“宇”早就存在於斯了。

綜合以上可查知最早的相關載記,它們從不同的層面反映了閬中唐代以前州郡縣城城址的基本情況。這不僅是閬中自有城以來就城址於此的歷史證明,而且也是不容置疑的固有的歷史實情。這個實情就是唐《通典》所說的“今郡城即古閬中城”,也就是北宋《元豐九域志》所說的“閬中古城,本張儀城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