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决战中途岛》中第一个场景,出现了一帮美国人在日本公园里捕捉野禽的场面,几乎使我以为走错了放映室。

但由此揭开《决战中途岛》的独特视点,却显示出这部电影的一种创新意义。

仔细地回望一下《决战中途岛》对汗牛充栋的原始素材的选取,会发现这部电影的一些与众不同的取向。

拍摄于今天的《决战中途岛》,自然可以依托以假乱真的电影特效,满足于观众日益苛刻的对视觉感官的刺激,但如果没有电影精神内质的加盟,没有对历史事实的最新成果的撷取,那么,这样拍出来电影不值得推敲,也无法触动观众的心灵。

《决战中途岛》片长两个小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战斗场面是层层叠加地往上累积,给人一种“打打打”的持续升温,而夹杂在其中的文戏部分恰到好处地成为火爆场面的一种平稳、舒缓过度,值得回味的恰恰是这些文戏部分里体现出的电影编导的选择性眼光。

我们不妨看看电影在体现电影观与最新研究历史成果时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一是电影的决策线,选择了情报人员的角度。

二是电影的视觉线,选择了普通士兵的角度。

三是电影的情感线,选择了军人妻子的角度。

下面详述如下:

一是电影的决策线,选择了情报人员的角度。

电影的第一个场景,表现了偷袭珍珠港四年前在日本的一段风平浪静的时刻。

为什么选择这个节点展开电影的最源头叙述?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这里恰恰可以看出《决战中途岛》对这一题材的核心把握。

因为“中途岛之战”里的一个重要的制胜原因,是美军对情报的充分掌握。

所以,《决战中途岛》在确定整个电影的故事交锋面的时候,没有表现高层领导的斗智斗勇,而是直接将情报员莱顿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角存在,来提拎起“中途岛之战”的核心叙事链条。

由此可以看出《决战中途岛》在立意方面的别出心裁之处,也决定了这部电影的整体风格。

这就是电影无意于表现整个战役的来龙去脉,无意去交待战争中的智力较量,因为实际上,通过一部电影来了解战争的真相,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过往的战争影片,往往通过沙盘、图示、地图等等辅助性工具,力求让观众了解战争的全貌,但观众并不买账,因为观众进影院不是来接受战役史教育的。与其这样,不如抛开对本来就讲述不清的战役史介绍,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人物来复现历史的主线。

《决战中途岛》里第一幕就出现了1937年在日本的莱顿,电影像十九世纪经典小说一样,从一个平凡的场景起笔,展开了对历史的还原。莱顿是在1929年被美国海军送到日本学习的,这一段史实被电影用来勾连起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另一方的日本的动向,把中途岛之战的敌方重要幕后人物山本五十六推上前台。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莱特出现的意义,是这么一个小人物,却串起了美国与日本之间对应的人物线,使得山本五十六的存在,并不是与美国线索完全割断的,而是与美国对手有着割不断、剪不掉的联系。

电影的叙事线可以说看起来漫不经心,但却折射出编导的殚精竭虑的考量。

之后,莱特的视角,在电影里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包括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的出现,也是通过莱特的角度来推举出来的。

而尼米兹在《决战中途岛》里并不居于角色的中心地位,决策层的决策判断,在《决战中途岛》里几乎没有作出充分的提及。尤其是“中途岛之战”战役的美方思路,电影里几乎没有作出详细的介绍,更没有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动态化的展演。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由此可见,《决战中途岛》抛开了“司令部真实”的对战役的介绍,而是通过一个情报人员莱顿的感同身受,来折射出战争的决策走向。

正是莱特身负情报官员的职责,使得这一场战争中美军一方能够捕捉到日本发动战争的关键性讯息。他对这场战争的预测能精准到五分钟、五公里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电影抓住这一人物,抛弃了“司令部分析”的冗长判断,可以说,反映了这部的电影理念创意上的一种独到性。

二是电影的视觉线,选择了普通士兵的角度。

莱顿身为太平洋舰队的情报官员,由他带出了日方战争决策层山本五十六、美方决策层尼米兹的存在,而《决战中途岛》里战争亲历的一个层面,则是由一线军人迪克·贝斯特来完成的。

迪克·贝斯特的角色,承担了电影里的视效环节,因为电影里的视效,基本是依托贝斯特的存在而衍生出来的。

一个士兵的视角能否反映一场战争的本质?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因为在表现战争的影片中,必然会尽力压制单个士兵的出现空间,毕竟一个普通士兵,是难以完成对一场战争的表现重任的。但《决战中途岛》恰恰通过一个士兵的视角来展现战争场景,折射出这部电影的独到的战争观。

这就是涉及到“中途岛之战”至今依然争论不休的为何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中途岛之战”是一场海洋战争,不存在陆地的掠夺与争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海战的胜利,是无法从实物的土地获取来评判的。

所以,“中途岛之战”结束之后,日方隐瞒消息,对日本老百姓声称取得了一场大捷,就是因为海上战场,没有实物性的获取,完全取决于各方的自我指认。日军在这场战争中,折损了全部参战的四艘航母,而美国参战的两艘航母只损失了一艘,但是,如果日方不说,根本无人知道在海上还发生过这么一场大战。

正是因为海战展开的场地是在沧海茫茫的大海之上,所以,对方方位的确定至关重要。一支舰队正如沧海一粟,由此凸显了美军情报部门的重要。这一点在《决战中途岛》里得到了体现,但是问题是,有了情报,并不能意味着美军就能绝对制胜。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对这一场战争的研究随着更多资料的披露,有了更多的深入。无论是日方研究者还是美国的研究者,都对日本发起中途岛之战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山本五十六在发起“中途岛”之战的时候,就缺乏明确的动机。

日方发起“中途岛之战”有两个矛盾的动机,一是攻占中途岛,将为日本获取一块不沉的航母,可以把战线推向美国本土。一个是寻找美国的主力舰队,也就是剩余的还能开动的两艘航母。

但是,这两个动机,在山本五十六指挥联合舰队开进太平洋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确认。

所以,日本舰队,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般,在汪洋一片的太平洋上,尤如游行一样,高标旗帜,到处寻找美国太平洋舰队藏身何处,但是却两眼抹黑,不知敌人身在何处。

这也是通常的“中途岛之战”里经常表现的那个“决定生死成败的五分钟”中隐含的尴尬。

在1976年版的《中途岛之战》中,以较多的篇幅,表现了南云优柔寡断,在决策轰炸中途岛还是攻击美国航母时的犹豫不决。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南云的计划中,本来是想展开对中途岛的第二波攻击,飞机上挂的是用于陆上攻击的炸弹,但是,突然发现了美军的航母位置,这意味着当前的攻击使命必须转向,对付航母的水雷自然要换到轰炸机上,就这么换弹的五分钟,成了日本航母上最为脆弱的时刻,然而恰恰在这样的脆弱的时机,美军轰炸机来了。

这就是流传甚广的导致日本中途岛战败的黑色五分钟。

这一说法,来自于因生病而在“赤城号”上养病的日本海军中佐渊田美津雄所著的《中途岛海战》。他当时因患阑尾炎而动了手术,术后发热,只能成为战争中的旁观者。在1976年版的《中途岛之战》中,南云在启航时特意提到他,说两员重要的参谋助手因病而未能助一臂之力(另一个是源田,先期是感冒未能参战,后来康复后复出),可见南云对他的看重。

但在2005年由美国学者所著的《断剑——中途岛海战尚不为人知的真相》(学林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中,却认为渊田美津雄这一“黑色五分钟”导致日本在中途岛之战失利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在这本书的作者序言中,就对这“命运五分钟”进行了驳斥。在所有的历史课本中,都这样描写,如果不是美军飞机突然而至,发动袭击,日本航母上整装待发的飞机便能够一飞冲天,发动对美国的决定性的必杀手段,好像这五分钟,就是因为日本慢了一拍,才致使美军飞机抢占了先机,夺取了制胜权。书中认为:“当时的日本的攻击机尚未准备好起飞,根本无力发动对敌反应。”

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什么黑色五分钟。当美机突然飞到日本航母上的时候,日本一方并没有有备无患,与美军的主动性相差的远不是区区五分钟。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但通过这一事实,可以看出,南云在选择炸弹与水雷上的犹豫,恰恰显示出日本人发动中途岛一役的无所适从,折射出的是本质上的日本人在进行这一场战争时的动机混乱。

所以,日本研究学者在重新探讨了中途岛之战的日本人攻略计划之后,对这一场日本人长驱直入太平洋中心地带、近乎是耀武扬威炫耀之举表示不可理解。

这种战术不明的战争动机,决定了中途岛之战,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败方已定的战争。

1976年版《中途岛之战》里按照旧有的说法,表现了日本航母上日军杂乱无章地更换炸弹与导弹的场景,这一段镜头,实际上是剪辑自1968年日本拍摄的《山本五十六》中的场景。

而在《决战中途岛》里,却对这一段场景采取了模糊化的表现,并没有强调这个混乱的五分钟是导致美军胜出的关键。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由此,可以看出,《决战中途岛》在它的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还是接受了最近的历史研究成果,并且融入了那些看起来不经意的镜像表现中。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中途岛之战”中美军的决胜因素呢?为了探讨《决战中途岛》中隐性的战争观体现,我们再摘录一段《断剑》中对此的解析——

该书认为:“美军的辉煌胜利实际上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海军航空兵中数位非常卓越的飞行队长、中途岛陆基航空队的无畏牺牲、部分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飞行员高超的个人技战术。”

从这一个结论,就可以理解,《决战中途岛》里为什么要将迪克·贝斯特作为电影的第一主角的原因。

因为,从这一角度,足可以解释“中途岛之战”能够制胜的根本要素。

对迪克·贝斯特的第一主角身份的确定,也就理解了整个电影为什么要从珍珠港事件开始电影的缘起(当然因为照顾到莱顿的角色存在,电影的时间线更拉长到1937年)。

而《决战中途岛》涉及到的历史事实,都与迪克·贝斯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我们看看电影里表述的事件:

第一个是珍珠港事件。

电影里表现了一名美军军官,在军舰上攫取了日机轰炸的第一视角,并且展现了在危机突降过程中,这名美军军官临危不乱,指挥惊慌失措的士兵,逃离到另一艘军舰上,而他自己还勇敢地操弄起舰载高射炮,迎战张牙舞爪的日本军机。这一名军官是迪克·贝斯特的好友,后来迪克·贝斯特回到基地,电影里不惜大量的篇幅,描写迪克·贝斯特来到医院,查访战友踪迹。这并非闲笔,其实正是通过战友的死亡,来满血迪克·贝斯特的复仇之焰,接下来,才能解释为什么迪克·贝斯特征战沙场,一往无前,而且还激励打退堂鼓的助手,一次次地冲锋陷阵,取得最终的“中途岛之战”的胜利。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段落中,影片里还加入了莱顿的视角。这样,影片里的两个男主角的视角,分别通过间接与直接的切入,呈现了珍珠港事件现场的亲历感与旁观感。

第二个是1942年2月1日的进攻马绍尔群岛的攻坚战。

为什么电影里要表现这个战役?因为这场战役是二战中美军航母编队首次大规模进攻行动,也反映了里迪克·贝斯特亲历的一次进攻行动,这可以说是日后《决战中途岛》里发动对日本攻击的预演,电影用以反映迪克·贝斯特也是在不断成长,提升着自己的技术,不然无法解释在中途岛之战中他能够击中日舰要害。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第三个是东京轰炸。

注意电影里始终抱守着迪克·贝斯特的第一视角,杜立特轰炸东京的战机的突然出现,是通过迪克·贝斯特的眼光观看到的。轰炸东京之役,迪克·贝斯特只能是旁观者,但通过这一史实的不厌其烦的复现,展现了美军的反击力量在逐渐延伸,将中途岛之战置于整个战争的动态中确定其存在的地位与用意,因此,这一段情节,与前面的马绍尔群岛之战的蜻蜓点水的介绍,并不是冗赘之笔,这些战役里体现出的是一样的美国士兵的精神,这也是中途岛之役里美军能够胜出的原因,而这种胜出,在之前的一笔带过的战役中已经作出了足够的铺垫与前导。电影里撷取出美国士兵的勇猛瞬间,才最终让中途岛之战的一击制敌具有说服力。

在这里我们再回顾一下在马绍尔群岛战役中,影片特意用了一名士兵在日机前来轰炸的时候,跳入机舱,用机上的火炮迎战下冲的日机,这一段情节也是为整个电影确定的英勇士兵主题而服务的。

第四个是珊瑚海战役。时间发生在1942年5月8日。

《决战中途岛》并没有交待这场战役的全过程,影片里只是用字幕交待了这个战役的结果,银幕上是“约克城”号航母遭受重创,硝烟缭绕,一片狼籍。为什么要交待这个结果?因为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有美司令米尼兹来到修理厂,要求立即修好“约克城”号,这才有了当匆匆修复的“约克城号”出现在士兵们面前的时候,士兵们露出的惊喜之色。

正是“约克城号”参与到中途岛之战,才使美军的捉襟见肘的战术棋子中凑合成了两艘航母,稍可抗衡日军庞大的四艘航母组成的战队。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因此,《决战中途岛》里表现的多起战事,反映了美军反击力度的逐渐加大,士兵勇敢精神的一如既往,战斗技术的历练成熟,这样,《决战中途岛》里的最后一战才水到渠成,让人信服。

从这个意义上讲,《决战中途岛》对“中途岛之战”之前的战役的铺垫,选取的内容,都是突出了士兵英勇这一个角度,以此来阐述士兵为什么有着强烈的复仇动力,为什么能够勇往直前,为什么能视死如归,包括迪克·贝斯特在开始的时候,高空俯冲时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后来在实战中得到了呼应般的对照,可见,电影里的战争事件元素虽然呈散点式的呈现,但有一个完整而具有因果逻辑的内在链条一直贯穿其中,成为电影里的一种强大的说服力的后盾支撑。

所以,《决战中途岛》看下来,虽然它的战争细节交代不够清楚,但是整个来说,还是具有酣畅淋漓的气韵,通贯了整个影片,令电影一气呵成,无可置喙。

当然,要表现“中途岛之战”的战术设置,通过一部电影来表现,实在难以说得清。就是1976年版的《中途岛之战》也没有讲清,这主要是因为电影是一种堆摞起的实时场景片段,它擅长表现的是一个空间的完整面貌,但是这些空间的相对位置,在电影里却是表述不清的。所以电影不得不通过图示的办法,把平面图影,拉入到电影时空里,以弥补电影的对平面展开时间线的天生乏力。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通观“中途岛之战”,我们不妨用一个通俗的形象说法,开战之前,日本一方就像一群狼群,膘肥体壮,自恃无敌,在无垠的太平洋上唯我独尊,傲视群雄,寻找美方主力,准备一决雌雄。日方拥有航母四艘,而美方硬凑出了二艘,根本难挡日军的横扫六合的强大声势,当然不能正面与日军交锋,唯一的办法,就是躲其锋芒,藏身侧面,窥探时机,待日本群狼麻痹大意之时,斜里杀出,以“奇”取胜。实际上,美军正是这样,它将两艘航母藏在中途岛的东北角,待日军出击时,聚其力量,倾巢而出,侧翼攻击,以不可思议的战果,先将三艘航母逐一击沉,最后一艘航母在最终发起的一击中,将其摧毁。可以看出,这背后的不可思议也因此凸显,那就是日军寻找美军主力进行决战,但是,又没有必胜的把握,美军实际上已经暴露出了自己的藏身之所,但是日方却无力把握胜券,这正反映出日本发起中途岛一战的败因早就在发起之时就已经埋伏下来了。

三是电影的情感线,选择了军人妻子的角度。

《决战中途岛》里只有两个人物,交待了家庭生活,而这两个人,恰恰是电影选择的主线人物,一个是莱顿,一个是迪克·贝斯特。

莱顿的妻子出现不多,电影里表现莱顿苦思冥想战略决策的时候,妻子先是劝莱顿不要太操劳,摘下了他的眼镜,但是明白了莱顿夜以继日的原因之后,她继续支持丈夫的工作。后来莱顿向米尼兹谈及对妻子亏欠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打算用余生来补偿她。”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而迪克·贝斯特的家庭生活表现甚多,他有一个咄咄逼人的妻子,在与丈夫同事说话时,直言不讳对功名的渴望,让迪克·贝斯特的同事大惊失色。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并不是柔情似水的妻子,却无私地站在迪克·贝斯特身后,也构成了电影里的一个完整的带有美国象征的家庭模板。虽然影片里表现迪克·贝斯特的时候,着重突出了他的一点正经都没有的顽主个性,但是他在家庭里身为一个温情脉脉的丈夫、舔犊情深的父亲的形象,电影还是不吝镜头,给予了全力展现。在迪克·贝斯特妻子与孩子身上,其实电影里将其作为一个美国家庭标配版的设置,努力从情感线上,将人性化的设定加注到电影里的从事着杀戮事业的士兵身上。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因此,电影里的适可而止的美国士兵的家庭生活并不是电影里的闲笔,如果忽略掉这一部分,那么士兵的人性部分就无法达到彰显,从家庭维度奇兵突袭的人物塑造也注定无法获得观众的共鸣。

其实,我们看一看日本拍摄的同一题材影片中,对自己一方也是通过亲情、人性的部分,来展现自己在情感上并不是一个失败者。1968年日本拍摄的《山本五十六》里,表现了一名日本飞行兵在回到家乡时,对心仪女孩文质彬彬,体贴有加,丝毫看不到一个士兵依靠杀戮而存在的暴戾性。这部电影尤其奇怪的是,影片的主人公山本五十六从头到尾都忧心忡忡,一方面他反对与美国开战,另一方面,他拼命地寻找美国主力,拼死一搏,而他的所有的动机,在影片里都落脚到他逼美国与日本和平相处,也就是说,他的战争目的,是让美国赋予日本以和平,好像是美国把战争加在日本头上,山本的一生使命就是让美国回到永远正确的和平的轨道上来。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在构思上的煞费苦心。

而在2011版《山本五十六》中,电影特意表现了山本五十六与一家小酒馆里的小女孩的互动关系,表现了山本身上的人性成份。

《决战中途岛》:体现最新历史观与电影观的一次成功尝试

可见,《决战中途岛》里涉及到的无论是日方还是美方,在他们拍摄的电影中,都意图在人性的链条上,表现势不两立的双方人物都最是具有人性光彩的。

《决战中途岛》如果有什么缺陷的地方,就是故事线索与人物关系交待的速度太快,让人目不暇接,缺乏了从容与明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电影情节上的支离破碎。尽管如此,《决战中途岛》仍是一部值得我们学习与欣赏的战争影片。

个人感到,《决战中途岛》是一部值得二刷的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