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騎射到衝擊:中國早期騎兵的演變03

面對步兵方陣,騎兵裝備最先的革新就是鎧甲(騎手鎧甲和馬鎧)的出現。

在面對同為騎兵的敵人時,馬鎧的作用很小甚至會幫倒忙——雙方均為騎兵作戰時,箭矢的密度是比較低的,而且因為攻擊方也處在高速的運動中,命中率自然也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騎兵交戰中最重要的就是機動力和視野能力,騎手鎧甲+馬鎧的重量會大幅度降低移動速度,讓戰馬更容易疲勞(想象一下當年歐洲重騎兵被蒙古輕騎騎射放風箏的慘狀),而且頭盔也會影響騎手的視野(例如歐洲重騎兵的視野幾乎就是一條線),悶熱的全身鎧甲非常容易造成騎手在戰場中脫水昏迷,造成騎手的持續作戰能力直線下降。

從騎射到衝擊:中國早期騎兵的演變03

但是在面對步兵方陣時,情況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衝擊騎兵接近步兵方陣時,先是會遭受從天而降的箭雨、長矛,緊接著是向前的密集長矛方陣隊列,這時候鎧甲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而且相對於騎兵的機動力,步兵方陣可以看作是靜止的,機動力降低和視野的縮減也就成了可以接受的選線。再加上物理衝量是和質量成正比的,裝備重鎧的衝擊騎兵在增強防禦力的同時也增強了殺傷力。

鎧甲出現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騎兵戰術指揮的變化。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出現了一大批擅長親帥騎兵衝鋒的名將,相比之下之前似乎很少有主帥親自衝鋒和敵人肉搏的主帥,原因在於以步兵為主力的戰爭中,主帥的任務主要是用鼓聲、旗語、鳴金等方式來指揮步兵方陣前進的方向和作戰的方式,以此保持己方陣型的穩固,自然沒有必要跑到作戰第一線去(也不差你一個人)。

而衝擊騎兵的作戰方式決定了主帥必須親臨一線。騎兵在高速移動中無法用傳統的指揮方法統帥(時間來不及),解決的方法就是所有騎兵通過對主帥旗幟的定位跟隨,實現騎兵部隊的統一行動。

這也就讓帶頭衝鋒主帥的危險大大提升,所謂“斬將奪旗”,主帥一旦身亡受傷或者旗幟被敵人砍斷,都會對整體騎兵部隊的士氣產生重大的打擊,考慮到主帥的人身安全和可能產生的不良連鎖反應(兵敗如山倒),重鎧和馬鎧也就成了必要的選擇。

從騎射到衝擊:中國早期騎兵的演變03

在技術上鎧甲本身沒有任何的困難。重甲在戰國時代的步兵就已經普及,比如魏武卒就是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重甲步兵,而馬鎧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在戰車系統中(湖北省隨州市戰國時期曾侯乙墓中就出土了馬鎧),所以只要簡單移植就可以應用於衝擊騎兵。

說完了防具,再說說武器。

衝擊騎兵武器的變化主要在於由長戟變成了長矛,也就是說徹底捨棄了揮砍而專注於刺殺部分,這種選擇的主要原因在於騎兵在馬背上揮砍的力量與在地面上區別不大,但是馬匹衝鋒帶來的衝量和慣性卻遠遠大於徒步衝刺。另一個原因就是長戟的援(橫著出來的那一條戈刃)在長戟尖端刺入對方身體的時候和傷口成垂直角度,即降低了對鎧甲的穿透力同時也對攻擊方的騎手產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力,在沒有馬鐙的時代很容易造成武器脫手,甚至把騎手從馬背上頂下來。

從騎射到衝擊:中國早期騎兵的演變03

長矛在三國時代已經成了衝擊騎兵最主要的武器,比如在白馬之戰中關二爺就是策馬直衝顏良,將其刺死(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所以“斬顏良”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刺顏良”。

雖然防具和武器都有所改進,但是衝擊騎兵最核心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那就是如何讓騎手和馬匹的更加緊密的固定在一起。

人們一開始想的是從馬鞍上下功夫,所以馬鞍從西漢末期開始就越來越高,結果增高的馬鞍帶來一個極具黑色幽默的結果,那就是騎手需要一個能踩住的地方才能騎上馬背,這個中間的蹬具就成了馬鐙的雛形,最後這個為了服務馬鞍的蹬具反而取代了馬鞍最重要的作用,馬鞍也就變得越來越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