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嘉峪關歷史

明朝初年,大破元軍的徵虜將軍馮勝從酒泉騎馬向西40裡,涉水過“九眼泉”登上嘉峪塬勒馬四顧,見南面祁連山斜刺長空,西面戈壁如海,北面黑山威嚴,東面清泉綠洲,而嘉峪塬彷彿河西走廊這條連通東西的大河的中流砥柱。

嘉峪關市,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於是上表朱元璋稱嘉峪塬“此咽喉要地,令關踞其中,當固若金湯”,於公元1372年建關城於嘉峪山西塬,關以山名,始稱嘉峪關。

嘉峪關市,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經過100餘年的4次大規模擴建,1495年兵備道李端澄主持修建關樓,11年後又建東西兩座城樓。城樓修好了,卻依然是孤城一座,番兵在而後的十幾年裡兩度圍困攻破嘉峪關,或是乾脆繞過它去劫掠附近地區。

嘉峪關市,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1539年,明嘉慶十八年尚書翟鑾巡視西北,看到孤苦伶仃的嘉峪關,上書皇帝懇請加固關城修繕邊牆,並修建斷開戈壁連接南北山巒的一百餘里的城牆與長城相連,至此嘉峪關才成了今天這座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市,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林則徐被貶新疆途經此關,曾寫下詩句:長城飲馬寒霄月,古戍盤雕大漠風。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雄關。1837年清朝左宗棠駐肅州時曾修整關牆和關樓,並親筆寫下“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

嘉峪關市,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可惜1931年西北軍伐馬仲英把關樓拆了,那塊名匾也從此下落不明。現在的關樓和仿製的匾是1988年按原樣重建。

嘉峪關市,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嘉峪關市

嘉峪關市區是為了適應酒泉鋼鐵廠發展於1965年興建的,規模並不大,城市中軸線走向為西北、東南。嘉峪關現已成為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嘉峪關市,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地處“絲綢之路”黃金段,嘉峪關市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嘉峪關關城是古絲綢之路上蜚聲中外的咽喉要衝,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素來設防,有“邊陲鎖鑰”、“天下第一雄關”之稱。

嘉峪關市,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還有勢如奔蟒的懸壁長城、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第一墩、博大精深的長城博物館、中外馳名的魏晉墓地下畫廊、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晶瑩光潔的“七一”冰川、氣勢磅礴的“中華龍林”、驚濤轟鳴的討賴河大峽谷、碧波盪漾的迎賓湖、東湖旅遊園區、水草豐茂的新城草湖牧野風光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旅遊勝地。

嘉峪關市,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2016年11月,嘉峪關市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17年8月,嘉峪關市與北京市西城區舉行友好區市協議簽約儀式,雙方正式締結為友好區市。

嘉峪關市,河西走廊新興的旅遊城市

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