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 中國西部的文化歷史走廊


河西走廊  中國西部的文化歷史走廊


河西走廊  中國西部的文化歷史走廊


河西走廊  中國西部的文化歷史走廊


河西走廊  中國西部的文化歷史走廊


河西走廊  中國西部的文化歷史走廊


河西走廊  中國西部的文化歷史走廊


河西走廊  中國西部的文化歷史走廊


河西走廊  中國西部的文化歷史走廊

河西走廊

地理名詞

河西走廊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因位於黃河以西,又稱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甘肅經濟發達地區,其中,張掖,酒泉、嘉峪關、金昌地區高新科技較為發達。河西走廊擁有2個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歷史底蘊豐富,為絲綢之路主要通道。中國甘肅省西北部狹長高平地,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又因在甘肅境內,也稱甘肅走廊。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百餘公里,海拔1,500公尺左右。大部分為山前傾斜平原。在整個走廊地區,以祁連山冰雪融水所灌溉的綠洲農業較盛。走廊自古就是溝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絲綢之路就從這裡經過。陳運和詩《絲路化詩》稱之為“連續,絲路是一個個苦的日子延伸,絲路像一程程甜的歷史 吹起,絲路如一支支豎的簫 奏響,絲路似一段段橫的笛 抒發中原對西域的情感交流 表達西域致中原的崇高敬意 途經數千年的變革 荒漠驛道至今縈繞仍不止 翻閱上萬篇的故事 河西走廊駝鈴餘音傳天際 古詩般的絲路 絲路般的古詩 ”。甘肅省人均收入、人均GDP前四強分別為河西走廊的嘉峪關、酒泉、金昌,張掖。敦煌莫高窟和陽關均位於走廊西部,蘭新鐵路、蘭新客運專線也由此通過。

現狀

河西走廊

被稱為“西北糧倉”的河西走廊,位於甘肅省西北部,自古就

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戰略要地,是著名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水草豐美,物產豐富,是靠祁連山積雪和冰川的融水滋養、灌溉而“造就”。一旦祁連山出現問題,對於本來就危機四伏的河西走廊生態無疑是雪上加霜。

2008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甘肅的人大代表安國鋒和政協委員郝樹聲,在互不知情的情況下,不約而同地提出以“加強祁連山生態保護”為主題的提案,提到作為整個河西走廊“母親山”的祁連山,最近幾年出現了嚴重的雪線上移、冰川退縮、草原退化、林木減少等現象。

2007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溫家寶總理談了他惦記甘肅的事情:民勤治沙,敦煌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祁連山冰川保護,黑河、石羊河沙化鹽鹼化治理。而這四件事情都與河西走廊生態環境有關。

在河西走廊東部,巴丹吉林和騰格裡沙漠有合攏趨勢,給楔子一樣鑲嵌其中的民勤綠洲帶來巨大壓力;在西邊,庫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逼近敦煌。有專家斷言,倘若任由形勢惡化,河西走廊生態環境有可能在50年內全面惡化。

河西走廊的生態危機

長約1200公里的河西走廊,處處可見戈壁荒漠。曾經富饒的絲綢之路黃金

段,被生態問題折磨得苦不堪言。

東西兩頭,河西走廊都面臨著十分嚴重的生態問題。在走廊東部,民勤縣東西北三面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包圍。因為缺水,民勤湖區已有50萬畝天然灌木林枯萎、死亡, 有30萬畝農田棄耕,部分已風蝕為沙漠。全縣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積佔94.5%,其生態之嚴峻,引起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關注。

在走廊西頭,敦煌的最後一道綠色屏障——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6萬公頃區域中僅存的11.35萬公頃溼地,因水資源匱乏逐年萎縮,庫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這塊溼地逼近。

有專家指出,祁連山生態問題的嚴峻性,充分證明河西走廊生態危機已全面升級,呈現全面圍堵的局面,已成為河西走廊發展的最大瓶頸。

由東至西,河西走廊境內分別是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甘肅省氣象局的最新資料表明,三大流域均存在較為嚴重的生態退化問題,這主要表現在植被複蓋度和永久性雪蓋面積的減少,部分地區生態問題激化。

範圍

武威南城門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

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因位於黃河以西,又稱河西走廊。地域上包括甘肅省的河西五市:武威(古稱涼州)、張掖(甘州)、金昌、酒泉(肅州)以及嘉峪關。

城市化率最高城市:嘉峪關

工業最發達的城市:金昌

面積最大的地方:酒泉(佔全省42%)

人口最多城市:武威

張掖農民人均純收入:10124元

氣候最好的城市:張掖。

嘉峪關:西北最大的鋼城,酒鋼集團是西北第一鋼鐵公司。

金昌:鎳都,世界第二大鎳礦,鈷產量世界第二,鎳產量亞洲第一,銅產量全國第三北方第一,化工硫酸產量西北第一,稀貴鉑族金屬全國第一

酒泉:玉門油田,中核404,衛星發射基地,亞洲最大空軍基地,甘肅名片敦煌,甘肅最大的風機發電。

武威:河西第一農業大市,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出產地,人參果,制種玉米,葡萄酒名不虛傳。那裡的小吃特別多,那裡的麵皮子特別好吃。

張掖:河西小江南,氣候好,風景秀麗,丹霞地,河西最不缺水的地方。

河西走廊在甘肅經濟發達,甘肅省人均收入、人均GDP前四分別為嘉峪關、酒泉。金昌。張掖。

嘉峪關市人均GDP位於全國第六位,超過23000元。

由來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東西長約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以及石油工業的搖籃——玉門市。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漢唐時的“絲綢之路”經這裡通向中亞、西亞,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條黃金通道,不僅是昔日的古戰場,也是甘肅著名的糧倉,過烏鞘嶺,再過古浪峽到西涼(武威郡)那就是一馬平川(地勢平坦幅員遼闊的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爭之地,這就是河西走廊與金城蘭州以南地區的本質區別。

河西走廊又稱甘肅走廊,其南為海拔四、五千米的祁連山脈。其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組成,西寬東窄,由柴達木盆地至酒泉之間為最寬,約300公里。祁連山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團結1峰海拔為6,305米,這基本上接近了青藏高原大多數山峰的高度。祁連山北側和南側分別以大起大落的明顯斷裂由高山一下降至平原,北坡與河西走廊的相對高度在2,000米以上,而南坡與柴達木盆地間僅1,000多米。在祁連山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有著豐厚的永久積雪和史前冰川覆蓋,這些積雪和冰川在每年特定的季節融化,為這一地區大量的綠洲和耕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

北側則為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北山),絕大多數山峰海拔在2,000-2,500米之間,個別高峰達到了3,600米。這裡山地地形起伏,逐漸趨於平緩,可以算準平原。河西走廊介於祁連山與馬鬃山(北山)之間的狹長平地,因其位於黃河以西,故得名。

西漢初期,河西走廊是匈奴人遊牧的地方。通西域有功的漢武帝使者張騫第一次西去是在公元前139年,他就在這裡被匈奴截住,軟禁了十年,娶妻生子。他壯志未酬誓不休,終於逃離西去,完成了使命,但在歸中原途中,又在這一帶被匈奴截留,一年多後,才回到長安,可見,通西域必須經過河西走廊。

張騫第二次去西域在公元前119年,這次行走比較順利。因為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兩次鏖戰河西走廊,將匈奴驅趕出去,咽喉之道得以暢通無阻。

景點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始建於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一朵有1600餘年歷史的曠世奇葩。至今仍有保存完整的洞窟492個,裡面珍藏著歷史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還有唐宋木結構建築五座。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築、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榆林窟】俗稱"萬佛峽",是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現存41個洞窟, 共保存壁畫5650幅,彩塑272身,與莫高窟同一時期。其中,中唐25窟為其精華, 因這裡曾珍藏稀世珍寶象牙佛而聞名於世。

【海市蜃樓】是敦煌的又一奇觀,在晴朗炎熱的夏日, 敦煌的戈壁瀚海中常能看到神秘的蜃景。尤其是在敦煌至陽關、玉門關公路兩側,可以看到波濤澎湃的“海水”、高大的“山川”、整齊的“建築”、錯落有致的“城市”。這些景緻若隱若現,十分壯觀。

【敦煌古城】敦煌古城,又稱為"敦煌影視城,仿宋沙洲城"。佔地面積1.21萬平方米。是為中日合拍電影《敦煌》而仿照沙州古城和“清明上河圖”修建的人文景觀和影視拍攝基地。現已拍攝過《敦煌》、《封神榜》等20多部電影、電視片。

河西走廊[地理名詞]

【三危聖境】三危聖境以其神、奇、靈、峻而著稱,"危峰東峙"是敦煌"景"之一。三危山主峰與莫高窟隔(大泉)河相望,相傳西王母、 觀音菩薩、太上老君曾雲遊此山。至今仍然保留古建築"王母宮"、"觀音井"、"老君堂"等。特別是1600多年前,樂僧和尚雲遊此山,夕陽西下時萬道金光中出現了千萬尊佛的金身,便開鑿了莫高窟第一個洞窟。

【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因地處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現存石窟17個,與莫高窟同一時代,石窟的結構、彩塑、壁畫藝術風格等與莫高窟體系相近。在光輝燦爛的敦煌藝術中佔有重要位置。

【陽關國家級沙漠森林公園】 陽關國家級沙漠森林公園,位於陽關遺址西10公里處,由葡萄長廊、葡萄觀賞園、沙生植物園等組成。總面積16.65平方公里。是休閒娛樂的理想場所。 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月牙泉四面環沙而不被掩埋,經千年而不幹涸,實屬自然奇觀。

【張掖丹霞國際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為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張掖在方圓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帶,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讕,氣勢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紅色砂礫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這裡的丹霞地貌發育於距今約200萬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

張掖丹霞地貌奇觀形成於600萬年前,位於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面積約510多平方千米,僅次於中國最大的赤水丹霞。她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特別是窗欞式、宮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繽紛、面積之大冠絕全國。

河西走廊[地理名詞]

【玉門關雅丹魔鬼城】 玉門關雅丹魔鬼城,在距玉門關西90公里外,有一外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遇有風吹,鬼聲森森,夜行轉而不出,人們俗稱魔鬼城。其整體象一座中世紀的古城。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牆、有街道,有大樓、有廣場,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動、維妙維肖令世人瞠目。這些大自然的傑作,堪稱鬼斧神工,奇妙無窮。 [安西橋灣城]位於安西縣東85公里處。有“康熙夜夢橋灣城”、漢代長城烽燧、疏勒河九曲蜿環、雅丹地貌、大漠孤煙等人文自然景觀;館藏傳世文物象牙造像、人皮鼓、東千佛洞西夏壁畫臨摹品及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植物標本展覽廳等服務設施。

河西走廊[地理名詞]

【驪靬遺址】 驪靬遺址,地處祁連山者來河溝口,地勢險要,北與北武當山相峙,隘關狹道,為河西走廊“蜂腰”地帶,南出祁連山鸞鳥口,平羌口通青海門源縣,北越龍首山可達內蒙古阿右旗,實為古今走廊咽喉,軍事要衝。南部照面山屬天然涵養水源森林,屬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東大河林場管理,林區面積為10萬畝左右,者來河發源於其東溝、西溝、冰溝等山間,有煤、瑩石、硅石等礦藏。森林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是河西走廊著名的森林度假村。

1999年,驪靬故縣和驪靬降人再次引起了國際、國內有關方面的關注,海內外考察和研究驪靬故縣和驪靬人形成了一股強勁的浪潮,經十餘年不衰,且勢頭越來越熱,隨之形成了驪靬文化,現已成為國內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為古老的驪靬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河西走廊[地理名詞]

【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地跨甘青兩省、毗鄰三市(州)六縣,總面積329 .54萬畝。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馬場,中國官方(西漢)設立的中國第一個國有企業(國有企業鼻祖)。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自1949年9月建場以來,近50年一直歸屬軍隊管理,是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軍馬繁育基地,也是我軍最大的糧油肉生產基地。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也是理想的塞上影視場地。自《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紅色康拜因》,《長城》視片在此拍攝並播出後,山丹馬和軍馬場都名聲大振,成為重要的影視。

地位

河西走廊歷代均為中國東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漢唐以來,成為“絲綢之路”一部分。15世紀以後,漸次衰落。亦為溝通中國東部和新疆的幹道,為西北邊防重地。

古代絲綢之路在這裡通過,張騫出使西域,不繞路走,而非要經過當時匈奴所控制的河西走廊,原因就在河西走廊的特殊地理位置上。

西漢霍去病出涼州西擊匈奴,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官方的國有企業山丹軍馬場,打通古道,漢朝正式設立河西五郡,將其納入中國版圖。

東漢的董卓、韓遂是西涼太守,後來赫赫有名的馬氏家族(馬援及其後裔)在西涼起家,大家耳熟能詳的西涼馬超就是出生在河西走廊的涼州,還有威震華夏的西涼鐵騎都來自這裡。

唐代詩人李白有詩:“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其中的“天山”即指祁連山。河西走廊就位於祁連山腳下,它的興衰存亡完全依賴與祁連山的雪水。而祁連山正處在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之間,位於青藏高原北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如此之高,如果張騫要繞路南行,豈非要九死一生地去翻越它?這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不切實際的。

民族

民族有漢、蒙古、藏、裕固、哈薩克、回、滿等。以漢族為主,主要在綠洲區從事農業。藏族、裕固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則從事牧業。

地質

河西走廊屬於祁連山地槽邊緣拗陷帶。喜馬拉雅運動時,祁連山大幅度隆升,走廊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來的洪積、沖積物。自南而北,依次出現南山北麓坡積帶、洪積帶、洪積沖積帶、衝

積帶和北山南麓坡積帶。走廊地勢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沿河沖積平原形成武威、張掖、酒泉等大片綠洲。其餘廣大地區以風力作用和乾燥剝蝕作用為主,戈壁和沙漠廣泛分佈,尤以嘉峪關以西戈壁面積廣大,綠洲面積更小.

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圍,由山區河流搬運下來的物質堆積于山前,形成相互毗連的山前傾斜平原。在較大的河流下游,還分佈著沖積平原。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引水灌溉條件好,便於開發利用,是河西走廊綠洲主要的分佈地區。

河西走廊氣候乾旱,許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連山冰雪融水豐富,灌溉農業發達。

以黑山、寬台山和大黃山為界將走廊分隔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內流水系,均發源於祁連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補給,冬季普遍結冰。各河出山後,大部分滲入戈壁灘形成潛流,或被綠洲利用灌溉,僅較大河流下游注入終端湖。

嘉峪關

①石羊河水系。位於走廊東段,南面祁連山前山地區為黃土梁峁地貌及山麓洪積沖積扇,北部以沙礫荒漠為主,並有剝蝕石質山地和殘丘。東部為騰格裡沙漠,中部是武威盆地

②黑河水系。東西介於大黃山和嘉峪關之間。大部分為礫質荒漠和沙礫質荒漠,北緣多沙丘分佈。唯張掖、臨澤、高臺之間及酒泉一帶形成大面積綠洲,是河西重要農業區。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稱。

③疏勒河水系。位於走廊西端。南有阿爾金山東段、祁連山西段的高山,山前有一列近東西走向的剝蝕石質低山(即三危山、截山和蘑菇台山等);北有馬鬃山。中部走廊為疏勒河中游綠洲和黨河下游的敦煌綠洲,疏勒河下游則為鹽鹼灘。綠洲外圍有面積較廣的戈壁,間有沙丘分佈。

氣候

河西走廊的石窟

河西走廊冬春二季常形成寒潮天氣。夏季降水的主要來源是侵入本區的夏季風。氣候乾燥、冷熱變化劇烈,風大沙多。自東而西年降水量漸少,乾燥度漸大。如武威年降水量158.4毫米,敦煌36.8毫米;酒泉以東干燥度為4~8,以西為8~24。降水年際變化大。夏季降水佔全年總量50

~60%,春季15~25%,秋季10~25%,冬季3~16%。雲量少,日照時數增加,多數地區為3000小時,西部的敦煌高達3336小時。年均溫5.8~9.3℃,但絕對最高溫可達42.8℃,絕對最低溫為-29.3℃,二者較差超過72.1℃。晝夜溫差平均15℃左右,一天可有四季。民勤年沙暴日50天以上,而安西8級以上大風的風日一年有80天,有“風庫”之稱。走廊風向多變。武威、民勤一帶以西北風為主;嘉峪關以西的玉門、安西、敦煌等地,以東北風和東風為主。

氣候 河西走廊的氣候屬大陸性乾旱氣候,儘管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但發展農業的其它氣候條件仍非常優越。

當地雲量稀少,日照時間較長,全年日照可達2550小時~3500小時,光照資源豐富,對農作物的生長髮育十分有利。因地處中緯度地帶,且海拔較高,熱量不足、但作物生長季節氣溫偏高,加之氣溫日變化大,有利於農作物的物質積累,特別適於瓜果糖份的積累。

土壤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耕地主要分佈在山前平原上。沖積扇上部組成物質

以礫石為主,夾有粗砂,很少利用;沖積扇中部和下部組成物質以沙土為主,多闢為耕地。沖積平原土質較細,組成物質以亞砂土、亞粘土為主,也是開耕的主要區域。在長期耕作灌溉條件下形成厚達1米、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力高的土層,為發展農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走廊西部分佈棕色荒漠土,中部為灰棕荒漠土,走廊東部則為灰漠土、淡棕鈣土和灰鈣土,淡棕鈣土分佈在接近荒漠南緣的草原化荒漠地帶;灰鈣土分佈在祁連山山前黃土丘陵、洪積沖積扇階地與平原綠洲。灰棕荒漠土帶的西端以石膏灰棕荒漠土為主,東端以普通灰棕荒漠土和松沙質原始灰棕荒漠土為主,東北部原始灰棕荒漠土和灰棕荒漠土型松沙土佔顯著地位。鹽漬土類廣泛分佈於低窪地區,自東向西,面積逐漸擴大。草甸土分佈面積則自東向西縮小。

地帶性植被主要由超旱生灌木、半灌木荒漠和超旱生半喬木荒漠組成。東部荒漠植被具有明顯的草原化特徵,形成較獨特的草原化荒漠類型,如珍珠豬毛菜群系、貓頭刺群系,除常見的荒漠種紅砂、合頭草、尖葉鹽爪爪等,還伴生有不同程度的草原成分,主要有沙生針茅、短花針茅、戈壁針茅、無芒隱子草、中亞細柄茅、多根蔥、蒙古蔥等。西部廣佈礫質戈壁和乾燥剝蝕石質殘丘,生態環境更加嚴酷。礫質戈壁分佈有典型的荒漠植被,如紅砂、膜果麻黃、泡泡刺、木霸王、裸果木等群落類型。流動沙丘常見有沙拐棗、籽高、沙米、沙芥等。固定沙丘常見有多枝檉柳、齒葉白刺、白刺等。疏勒河中、下游和北大河中游有少量胡楊和尖果沙棗林。湖盆低地,鹽化潛水補給的隱域生境,分佈有細葉鹽爪爪、有鹽爪爪、鹽角草鹽漠。河流沖積平原上分佈有蘆葦、芨芨草、甘草、駱駝刺、花花柴、苦豆子、馬藺、拂子茅等組成的鹽生草甸。

為防止風沙和乾熱風侵襲,綠洲地區,採用鑽天楊、青楊、新疆楊、沙棗等,營造防風林帶,效果顯著。

農業

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歷史悠久,是甘肅省最重要農業區,是我國西北內陸著名的灌溉農業區。它是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它提供了全省2/3以上的商品糧、幾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啤酒大麥和。平地綠洲區主要種植春小麥、大麥、糜子、穀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馬鈴薯。油料作物主要為胡麻。瓜類有西瓜、仔瓜和白蘭瓜,果樹以棗、梨、蘋果為主。山前地區以夏雜糧為主,主要種植青稞、黑麥、蠶豆、豌豆、馬鈴薯和油菜。河西畜牧業發達,如山丹馬營灘自古即為著名軍馬場。

礦產

河西走廊礦產資源豐富,區內有玉門石油、山丹煤田、九條嶺煤礦、金昌鎳礦及鏡鐵山鐵礦等多處大型礦點,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儲量十分豐富。鏡鐵山礦探明儲量就達6億噸,佔全省的90%以上。金昌鎳和鉑族金屬產量分別佔全國總量的85%和90%以上。這裡日光照強,也是季風口,光伏發電和風能發電的潛力巨大。日前,“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劉光鼎院士在題為《中國油氣資源二次創業》的專題報告上指出,我國油氣資源的出路在於二次創業,要在目前出油的新生代沉積盆地下面再探出油氣資源來.他還提出,河西走廊是個“聚寶盆”,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油氣儲量也很豐富,亟待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