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人文:杜上化重修灵丘觉山寺的故事

大同人文:杜上化重修灵丘觉山寺的故事

杜上化,字子诚,大同市灵丘上寨人,清末举人,辛亥志士,信仰佛教,乐于助人。1908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山西咨议局议长,1911年任山西国民议会议长,孙中山先生称:“为山西一日不可少之人物。”灵丘觉山寺。傍山依水,地势险要。创建于北魏,明朝被毁。当今的觉山寺原来是清末的一个放羊娃名叫龙成的重修。就说这个放羊娃,如何能修起这样一座庄穆而又宏大的寺院呢?这里有一段互借“神力”和“人力”的传说。

传说这放羊娃,从小生活在觉山寺院附近,经常有机会在寺院废墟中觅古寻踪,看碑读文。加上附近村里老僧人的讲解传教和他家几代对佛教的信仰,从小便立下了重整觉山寺的壮志。到了青年时候,龙成血气方刚,聪明过人,才学奇特,皈依了佛门,。便托人与杜上化取得了联系,龙成要借杜上化的威望和才学来整修觉山寺。

大同人文:杜上化重修灵丘觉山寺的故事

而杜上化从小也信奉佛教,对佛门僧学更是无不精通,因此,涉步佛门就异常尊重。加上他也想借佛门的“神力”来保佑实现自己的意愿,便和龙成结拜成兄弟,互借其力;龙成要借杜上化的“人力”,而杜上化则要借其“神力”。在杜上化钱、财、人、力的帮助下,龙成更加心诚志坚。

龙成派他的二徒弟祥裕化缘至绥远,为求得众人出力相助,用刀子将膀骨头穿空,然后将铁绳穿过,两端托板挂铃,又将铁绳缠腰锁好,手中摇铃,上身赤体,迈着四方步,光看脚,行走在绥远街头。很多人为其建寺的精神所感动,便奋力相助。有些好事的人,为了考验他是否真心诚意,将刚刚出炉的炭火渣子,倒在街头,看上去还有火星子。裕祥并不绕道而行,却是从火上踏步而过,终于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大同人文:杜上化重修灵丘觉山寺的故事

靠着杜上化的财力相助和龙成和尚的真心诚意,觉山寺院终于筹备齐全,动工开建。这里还有一则小笑话,由于动工人员太多,做的饭一下子满足不了大家的饮食,总要轮番而吃。故而,一开饭,人们就得将伙房团团围住,有时还会发生乱抢乱吃的事。

为了让大家按次序吃饭,每天开饭前,龙成总要用手玩一点戏法吸引大家前去观看。一次,他事先没有准备好戏法儿,眼看着一大群人又要涌集伙房,便急中生智,将二拇指塞进油瓶内,拔出就用火点着,一下子把所有的人都吸引了过去,人们看他手指着了火,又惊又怕,龙成却说:“觉山祖僧怪我们吃饭不讲次序,特惩罚我这个领头人。谁若以后再去拥挤抢饭,就要点谁的指头,大家要引以为戒”。从此以后,再未出现吃饭拥挤的情况…觉山寺院,在杜上化“人力”的帮助下,终于开典建成。他还为寺院写了碑文(尚存)、后来,杜上化到省城做了官,人们说那是靠佛门“神力”帮的忙。

大同人文:杜上化重修灵丘觉山寺的故事

张梦章: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大同作家协会会员 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